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2013年1月29日通过国务院批准。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工作,是贯彻《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荒漠化防治与防沙治沙要求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公约、提升国家形象、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双增”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
方针宗旨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从我国国情、沙情出发,系统总结了“十一五”防沙治沙工作,科学分析了我国沙化土地现状、面临形势和发展机遇与潜力,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遵循自然规律,明确地提出了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建设重点、主要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科学依据,是保证治沙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出,我国防沙治沙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总体布局
在总体布局上,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个类型区,即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黄淮海平原湿润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和南方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15个类型亚区,分别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主攻方向和防治措施。
建设内容
建设重点
在建设重点上,突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和推进综合示范区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确定封禁保护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封禁设施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和妥善安置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确定了包括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流动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区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以及沙区农村新能源建设在内的综合治理内容,并提出了防沙治沙重点工程。
三是发展特色沙产业,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区域。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出了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意义作用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五大类型区、15个类型亚区,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主要建设方向和防治措施,确定 “防”、“治”、“用”、“示”的建设内容与重点。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拟通过两阶段共十年时间的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到规划期末的2020年,防沙治沙工作将得到大力推进,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其获批与顺利实施,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沙区农民增收和绿化国土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