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宣部、教育部确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宣部教育部于2015年10月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的一项工程。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9所高校。
建设目标
各地要重点建设一批教学科研皆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主要任务
推进统编教材编写使用,编写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辅学读本、教学指导资料和理论普及读物等教学系列用书,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不同对象,辐射本专科生、研究生各个层次,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相统一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提高专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广泛争取知名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支持,注重发挥辅导员队伍的联动作用,健全完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特聘教授等制度,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人才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倡导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强化问题意识和团队攻关,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扩大学科影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有效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体系。
健全完善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导向,优化评价机制,坚持评建结合,管理与服务并重,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师、教学等实际,构建有利于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
建强独立二级机构,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稳定经费投入渠道,强化高校党委责任,不断健全基本要求具体、责任分工明确、政策制度完善,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条件保障体系。
入选名单
首批名单
中宣部、教育部于2015年10月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重点建设一批教学科研皆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后,首批通过评审的9所高校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日已获官方披露。
2016年1月20日,中宣部、教育部在江苏南京召开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会议。教育部官网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会议通知除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外,还强调要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分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
经过认真评审和实地考察,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9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了7项重点建设内容,其中“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建设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条件保障体系”就明确提到:加强机构建设,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科学规范建设。
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建设一批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使之成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战斗堡垒。各地宣传、教育部门要整合资源,推动社会力量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批名单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此次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选,是继2016年1月中宣部、教育部确定首批9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后,确定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至此,全国共有21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批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1:35
目录
概述
建设目标
主要任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