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是中国人民银行在
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中的第一次尝试,其主要设计思想是要克服由于纸票据传递迟缓和清算流程过分烦琐造成的大量在途资金,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支付风险。
电子联行系统采用VSAT卫星通讯技术,在位于北京的全国总中心主站和各地人民银行分/
支行的小站之间传递支付指令。已有600个人民银行分/
支行联结入网,计划该系统将连结在全国的2000多家人民银行分/支行。该系统的设计可以处理跨行和行内、贷记和借记异地支付业务,但目前主要处理跨行贷记支付交易。1996年底,该系统每天处理30000笔支付,金额约为300亿元。
所有在人民银行分/
支行开设有账户的商业银行分行,以及人民银行各分/支行都可以参加电子联行系统,办理自己或代表其客户发出的支付指令。只是由于系统覆盖范围的限制,一些金融机构至今仍然无法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服务。人民银行拥有并运行这一系统。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是一个分散式处理系统,所有账务活动(账户的贷记和借记)都发生在人民银行分/
支行,即发报行和收报行,全国总中心主要作为报文信息交换站。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的设计是针对当时中国通讯设施的特殊情况,采用了VSAT卫星通讯技术,建立了人民银行专用的卫星通讯网,通过卫星通讯链路连结各分/支行卫星通讯小站的基于PC机的处理系统。
——汇出行(商业银行分/
支行)把支付指令提交到(手工或电子方式)当地发报行(人民银行分/支行)
根据《全国电子联行制度》,所有的资金转账指令必须在账户余额足以支付的情况下,才能被执行。在支付指令发送全国总中心之前,首先借记汇出行账户。如果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指令只好排队等待资金。所以,汇入行将不会面临任何信用或流动风险,它接到支付指令后便可以无条件地贷记收款人账户。
目前,
中国人民银行并不企图通过服务收费的方式回收全部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收费比较低,约每笔支付指令收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