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
进入春季
入春,是指进入春季的意思。我国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作为春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春季,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天。“气温法”划分的春季,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以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上 升至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当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高于22℃时春季结束。
简介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始,春季以“立春”为起始。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至此,渐次复苏。进入春天,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景象。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以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只是进入春天的前奏。
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了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气温(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据此,候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上升至22℃以上春季结束。
气象
从气象角度来说,我国属季风气候区,春季是冬夏季风交替转换时期,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南方地区,春天里隔三岔五便有一股冷空气侵入,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阴雨天气。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多数仍少雨干旱。
相关
气温法标准
●气温判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10℃的日期作为春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需进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断。
●历史记录
从1981-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最早入春的城市正是“春城”昆明,常年2月初,这里就萌生春意,第二早为重庆,往往在2月完成冬春的转换。
而入春晚的省会级城市大多在东北、西北地区,普遍要等到4月中下旬,最晚的拉萨一般要等到4月26日才入春,比昆明晚将近3个月。
【2022年】
北京:2022年北京气象观测代表站观象台站入春时间为3月25日,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26日。
【2021年】
北京:根据前期实况,2021年3月24日-3月28日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大于10℃,据此查找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等于10℃的日期, 3月22日北京观象台站日平均气温大于10℃。因此,3月22日为北京2021年入春日,较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春时间(3月30日)提前8天。
2021年,郑州(3月9日)和西安(3月11日)入春时间较常年提前近20天。
天津:2021年3月9日,已达到了气候学上入春的标准。历史资料统计显示,天津市3月9日入春的还有2002年和2019年,均为历史最早;入春最晚的是1979年,为4月15日,平均入春时间在3月下旬,2021年入春时间偏早。
参考:
【2020年】
参考
季节养生
值得注意的是,初春正值冬春交替,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在享受春日暖阳的时候,也别忘了早晚出门适时增添衣物,做好“春捂”工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8 13:32
目录
概述
简介
气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