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鸊鷉(学名:Aechmophorus clarkii)是鸊鷉科、北美鸊鷉属鸟类,是一种
游禽。体长约74厘米,体重550-1830克。全身羽毛黑白相间,两性羽色相似,但雌性体型要小一些,喙更短更薄。头冠、颈背和后颈为黑色,与下颏、喉部、颈部和脸颊(包括眼圈)的纯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体侧浅灰色,下体和胸部白色。腿呈黄绿色。繁殖期成鸟颜色较暗淡,深色部分和白色部分之间的对比度较小。眼圈和眼睑呈灰色。
虹膜红色。喙橙黄色。
动物学史
克氏鸊鷉与
北美鸊鷉极为相似:它们具有相同的行为,包括精心的求偶展示,在同一范围内出现,具有相同的
迁徙行为,形态上几乎相似,最明显的是这种鸟的颜色略浅。这两个物种甚至可以成功杂交,从而产生中间体。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克氏鸊鷉是一种颜色较浅的变体(一种颜色较浅、白色较多的个体),就像许多鸟类一样。
1858年,乔治·纽博尔德·劳伦斯(George Newbold Lawrence)首次将浅色变体描述为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独立物种,即克氏鸊鷉。劳伦斯引用了三个标本作为他的新物种的代表,但没有引用具体的正模标本。在劳伦斯使用的三个标本中,两个是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较大的候鸟,而一个标本是来自奇瓦瓦州圣玛丽亚泻湖(Laguna Santa Maria)的一只较小的鸟。1961年,迪格南(Deignan)将最后一个标本指定为正模标本。
在发现该物种存在于北美鸊鷉的整个分布范围内,且行为相同后,这两个物种被归为同义,这种情况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都被鸟类学家所接受。
根据罗伯特·W·斯托勒(Robert W. Storer)1965年的说法,除了颜色较浅之外,这两个物种之间还有其他更细微的形态差异:北美鸊鷉的喙呈绿黄色,而克氏鸊鷉的喙为亮黄色,此外,克氏鸊鷉头顶的黑色延伸得较短,北美鸊鷉的黑色延伸到眼睛下方,鼻沟和裸露皮肤的细线从眼睛延伸到喙角,而克氏鸊鷉的黑色延伸得较短,在眼睛上方留下一条颜色较浅的细线。后续研究还表明,较浅色变体在该范围的南部比在北部更常见,根据迪克曼(Dickerman)1973年的研究,在墨西哥较常见,但根据尼禄(Nero 1962)和斯托勒(Storer 1965)的研究,在加拿大很少见。
Podiceps clarkiiAechmophorus clarkii
1979年的一项研究基于1970年代后期对求偶或筑巢的鸟类的观察,但指出两种不同颜色变种出现在一起或筑巢在一起的频率比人们预期的要低得多,如果配对是随机的,某种
生殖隔离机制将这两个类群分开。研究还发现,尽管这些鸟类栖息在同一片湿地和相同的栖息地,但种群分布并不是随机的,类群倾向于与自己的变种筑巢,尽管一种变种的频率比另一种要少得多,但群落大部分属于其中一种类型。研究区域的繁殖成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克氏鸊鷉最初出现的频率相当低,约为12%,但在三年内增长到两个分类群种群的三分之一。该研究使用冠的黑色来区分这两个分类群,但有人指出,加州冬季的一些鸊鷉似乎是深色变体,但冠的黑色延伸得较远——鼻沟发白,混淆了这一区别性特征。
1986年,迪克曼接受了这两个颜色变体之间存在分类学上的显著差异,将A. occidentalis ssp. ephemeralis类群描述为墨西哥南部较小的北美鸊鷉,将A. clarkii ssp. transitionalis类群描述为较大的北美迁徙克氏鸊鷉亚种,与北美鸊鷉指名亚种同域。根据这一观点,克氏鸊鷉的指名形式是来自墨西哥的体型较小、颜色较浅的鸊鷉。
到1992年,斯托勒和加里·L·努希特莱因(Gary L. Nuechterlein)(两人都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过鸊鷉)在《北美鸟类》一书中将美国和加拿大颜色较浅的变体识别为克氏鸊鷉,因此显然拒绝了迪克曼的物种概念和亚种分类,尽管他们没有明确说明这一点,而且因为这项工作没有将墨西哥列为北美的鸊鷉实际上并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因此,尚不清楚他们是否认为墨西哥的深色鸊鷉是克氏鸊鷉的变种,或者是北美鸊鷉的较小形式。
形态特征
克氏鸊鷉体长约74厘米,体重550-1830克。是一种体型较大的
鸊鷉,全身羽毛黑白相间,与其他种类的鸊鷉一样,克氏鸊鷉两性在羽毛方面相似。然而,雌性体型要小一些,喙更短更薄。在繁殖羽毛中,头冠、颈背和后颈为黑色,与下颏、喉部、颈部和脸颊(包括眼圈)的纯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上侧是板岩色的棕色,翅膀也是如此。翅膀的初级和次级飞羽上装饰有白色翼条,仅在飞行中可见。侧面浅灰色,下体和胸部白色。腿呈黄绿色。繁殖期成鸟颜色较暗淡,深色部分和白色部分之间的对比度较小。眼圈和眼睑呈灰色。
虹膜红色。喙橙黄色。未成熟的幼鸟,羽毛与成鸟的杂交种羽毛相似,但深色部分呈浅灰色。
近种区别
克氏鸊鷉与北美鸊鷉非常相似。这两个物种一直都被认为是同一物种,直到1985年才区分开来。此时,它们在遗传标准、羽毛和叫声方面被分开,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喙的颜色不同:克氏鸊鷉的喙是美丽的橙黄色,北美鸊鷉呈黄绿色。克氏鸊鷉体型略小。背面和侧面颜色较浅。繁殖羽毛中黑色的冠不延伸到眼睛,脸颊和外貌是白色的。在飞行中,白色翼条更加广泛。雏鸟的绒毛颜色较浅,几乎呈白色(头部白色,背部和颈后部呈浅灰色)。在亚成鸟中,两个物种的外貌和眼睛轮廓都变成灰色,最好依靠喙的颜色来区分它们。已经观察到这两个物种之间有活力且可育的杂交种。它们占纯种的1%到5%。
栖息环境
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在大型淡水湖中观察到,湖边有芦苇和其他水生植物(这是它筑巢所必需的)。冬天,人们也会在海边避风的海湾里发现它们。
生活习性
行为
常集群栖住。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米深。克氏鸊鷉直线飞行,翅膀快速拍动;脖子向前伸,腿从身体后面伸出。除了在夜间进行迁徙外,它们很少飞行。克氏鸊鷉的叫声是单音节的“kree-eek”或“kreeaa”类型的声音,比北美鸊鷉的叫声更高。
食性
克氏鸊鷉和它的表亲北美鸊鷉一样,由于其颈部的特殊结构,能够像苍鹭一样用矛刺鱼。在这两个物种共存的地区,克氏鸊鷉似乎会潜入更深的地方,离海岸更远的地方觅食。食物主要鱼,也吃
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草等。
分布范围
克氏鸊鷉季节性地出现在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分布范围南至墨西哥,北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萨斯喀彻温省。它们怕冷,只在夏季繁殖季节在美国中部和加拿大发现。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进行繁殖,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德克萨斯州,克氏鸊鷉往往喜欢较大的水域并聚集成大群。
该物种在墨西哥的分布范围向南分为两条带;一处从美国加利福尼亚边境沿太平洋海岸穿过下加利福尼亚,穿过墨西哥湾沿海岸到达南索诺拉州;另一处是海拔较高的内陆分布区,从得克萨斯州边境后面的大弯地区一直延伸到墨西哥中部的山区,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南部,从哈利斯科州到普埃布拉和瓦哈卡州北部,分布在那里突然中断。这两个分布区是曾经见过克氏鸊鷉的地方,它们只在墨西哥最北部沿美国边境的一条地带相遇,在南部它们并不相遇,而且相隔很远。大西洋沿岸完全没有克氏鸊鷉的踪影。
繁殖方式
交配
克氏鸊鷉四季皆群居。它经常与北美鸊鷉混居,但每个物种的比例因地点而异。2个物种之间的杂交占2个物种累计数量的1%至5%。它们具有生存力和繁殖力,这证明这两个物种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杂交似乎是由某些雄性北美鸊鷉在季节末期表现出来的主动而发生的,通常是年轻的,并且在其物种中找不到可用的伴侣。然后,它们就会屈服于与雌性克氏鸊鷉的交配。
克氏鸊鷉的求偶表演十分壮观,尤其是当两个伙伴并肩站在水面上,身体几乎垂直,并肩前进,同步在水面上行走的那一刻。
育雏
分布地区北部的产卵期为5-7月,南部地区的产卵期为5-10月。巢的建造和孵化与北美鸊鷉相似,由植物制成的漂浮巢,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由雌雄双方建造,每窝产卵2-7枚,白色,多为污物所染。雌雄共同承担轮流孵卵的任务。卵约孵25天而出雏。雏鸟早成性,全身密生白色的绒羽,能自由活动,一孵化就爬到父母之一的背上。后者轮流携带它们,而另一方则去钓鱼喂它们。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截至2016年,估计克氏鸊鷉的种群数量为11,000-21,000只,大约相当于7,300-14,000只成熟个体。
趋势解释:过去40年来,该物种在北美的数量出现小幅下降或统计上不显著的下降(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和A. clarkii的数据综合来自《繁殖鸟类调查》或《圣诞节鸟类计数》:Butcher和Niven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