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科夫自由市(1815~~1846年):
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波兰人在克拉科夫建立的城邦共和国,1846年被奥地利帝国吞并。
历史沿革
克拉科夫建于700年前后,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0世纪前为维斯瓦族的城堡。1000年举行的著名格涅滋诺夫大会决定设克拉科夫主教区。
1320年弗拉迪斯拉夫统一波兰,并定都于此,成为连接日耳曼地区和斯拉夫的纽带。在以后的300年间迅速繁荣,成为当时欧洲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
1320~1609年为波兰、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国首都,在和俄罗斯、奥斯曼、瑞典、神圣罗马帝国经历过数百年的战争后衰落。
1795年波兰遭奥地利大公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瓜分,克拉科夫被并入奥地利大公国。
自由市建立
1809年,
拿破仑一世(NapoléonBonaparte)先后击败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在波兰中部建立华沙大公国(KsięstwoWarszawskie)。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华沙大公国出兵10万,数量之多仅次于法国。
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大公国被肢解,其原有土地分为三块,在其主要地区成立了波兰议会王国,由俄国沙皇兼领国王。其西部土地成为波兹南公国,受普鲁士管辖。
1815年
维也纳会议中,由于奥地利无法容忍俄罗斯势力向原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渗透,俄罗斯则对奥地利在东欧和巴尔干的扩张表示警惕。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自由市,受奥地利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双重独立保证。
复国运动中心
1829年5月24日于,
尼古拉一世华沙登基为波兰国王,但他拒绝宣誓遵守宪法,继续限制波兰王国的主权。
尼古拉斯的统治体现了官方
国家主义的思想——
东正教、专制主义和国家主义。在
波兰人看来,这些思想意味着俄罗斯要将他们同化,要让他们变得忠于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人。
尼古拉的统治也意味着波兰政治传统的终结。他废除民主政府,引入中央集权性质的行政机关,机关成员不经选举产生,而是受到沙皇任命。
尼古拉一世也尝试加强中央集权,合并波兰议会王国。这些行为招致了波兰人的不满与反抗。
1831年1月,瑟姆罢黜了沙皇的波兰国王身份,以对沙皇再三减少瑟姆宪法权利的行为作出回应。沙皇派兵进驻波兰,十一月起义爆发,结果失败。
1833-1846年间,波兰复国者为争取国家独立曾进行过多次尝试,但均告失败。这段时间,克拉科夫成为波兰复国者的活动中心。
复国运动
1845年,
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帝国、托斯卡纳公国等)对意大利的统治已经开始动摇,俄罗斯则陷入此起彼落的农奴起义中。
波兰各地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取得联系,确定于1846年2月22日在俄、普、奥3国占领区同时发动起义,并就成立波兰共和国民族政府达成了协议。
由于叛徒告密,普鲁士政府于1846年2月进行大逮捕,普占区的革命组织被摧残殆尽。
在波兰王国,俄国沙皇政府也破坏了波兰人在华沙的复国组织,只有克拉科夫的组织未受损害。
1846年2-3月,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人杨·提索夫斯基(Jan Tyssowski,1811-1857)及其他波兰复国者,在奥属加利西亚(Galicia)地区发起武装斗争。
克拉科夫起义
战争爆发后,奥地利认为克拉科夫是叛乱的策源地,在镇压起义的同时,向克拉科夫自由市派兵。
2月18日,奥地利军队开入克拉科夫。
2月20日,克拉科夫的革命民主派向奥军发动进攻,城郊工人和农民闻讯驰援,奥军败退。
2月22日,克拉科夫宣告成立波兰共和国,组成民族政府,发表了《告波兰人民书》,宣布废除劳役制和封建等级特权,进军加里西亚。奥地利则煽动加里西亚农民,进行阻击。
2月26日,在格多夫被奥军和受骗的加里西亚农民击败。
2月27日,领导人E.邓波夫斯基遭奥军伏击,中弹身亡。沙俄军队也乘机袭击。
3月4日,克拉科夫被奥俄军队占领。
战后
战败后,克拉科夫自由市被并入
奥地利帝国,被改组成为克拉科夫大公国,由奥地利皇帝兼任大公。1848年革命后,奥地利废除农奴制,将克拉科夫大公国并入加里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