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堡
丹麦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克伦堡城堡(丹麦语:Kronborg)位于丹麦西兰岛北端靠近赫尔辛格的地方,是北欧重要的文艺复兴建筑。克伦堡城堡是由丹麦国王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King Eric of Pomerania)于1420年代时所建造的。
建筑简介
克伦堡,是丹麦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位于哥本哈根北部30多公里的一个小半岛,隔着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松德海峡和赫尔辛堡遥遥相对。克伦堡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城堡之一,也是莎翁名剧《哈姆雷特》最早最著名的背景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光客。克伦堡宫,巍峨雄伟,气象森严,是丹麦最负盛名的宫廷建筑之一,是丹麦人民重要的民族象征,俗语“驶向克伦堡”的意思就是返回丹麦祖国。
历史沿革
克伦堡宫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于1577年1月24日正式命名而来的,但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20年代,那时克伦堡宫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弗雷德里克二世接受了当时欧洲贵族的思想影响枣认为财富代替军事成为权力的象征,从1574到1585年断断续续将克伦堡宫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成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增加了塔楼和尖屋顶,对整座宫殿进行了装修。克伦堡宫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变故。1629年,克伦堡宫几乎全部毁于一场大火。1631克里斯蒂安四世开始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克伦堡宫,但在内部增加了早期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宫殿种陈放着大量的古式家具、油画、挂毯、木雕。二层的国王居室里有一幅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的画像,是著名荷兰画家盖拉得的杰作。1658年,克伦堡宫遭到瑞典人轰击被侵占。瑞典人对克伦堡宫进行洗劫后很快离去,掠夺走大量的弗雷德里克二世留下的珍贵的艺术财富。1690年,克里斯蒂安五世在克伦堡修建了防御工事作为抵挡陆地进攻的要塞。从那时起,丹麦国王在克伦堡宫逗留时间越来越少,1785年克伦堡宫变成了驻军营地。1923年军队离开克伦堡后,克伦堡宫内的摆设一丝不苟地恢复到弗雷德里克二世和克里斯蒂安五世时期的原样。至今古堡内还存有古老的炮台和兵器
内部结构
克伦堡是构成丹麦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部分。从外部来看,皇室宫殿的庄重典雅和营地驻军的粗犷野蛮形成鲜明对比。克伦堡宫的内部装饰和摆设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盛行时期艺术、设计和皇室价值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生动阐述。
著名戏曲
莎翁名剧《哈姆雷特》的故事原是丹麦民间传说,以克伦堡作为故事发生地点,以后世界上有不少名演员以古堡庭院为演出背景出演《哈姆雷特》。古堡也就重莎翁的不朽名作而闻名于世。现在宫墙上面还嵌有纪念莎士比亚的石刻。
附近名胜
美人鱼青铜像
The Little Mermaid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恬静娴雅地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近观她神情忧郁,若有所思。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埃利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
这座铜像由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卡尔·雅可布森出资建造。有一次,雅可布森在皇家剧院观看首演的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后,忽发奇想,他要为美人鱼制作一座铜像。他感到安徒生的童话在艺术中已有芭蕾舞、音乐及油画等形式,惟独缺少一座雕像。于是雅可布森就同雕塑家埃利克森商量,希望埃利克森用雕刻艺术来表现美人鱼。雅可布森还为此邀请埃利克森观看了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埃利克森从芭蕾舞剧中获得灵感,并构思了铜像的形态。当时有种说法:芭蕾舞剧的女主角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是埃利克森雕塑美人鱼的模特。事实并非如此。埃利克森把他的妻子作为模特,铸成了这座美人鱼。
阿美琳堡王宫
阿美琳堡王宫位于哥本哈根市区东部欧尔松海峡之滨,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丹麦女王伉俪每年多半时光在这里度过。
十八世纪中叶,王宫位于克里斯钦堡内。在规划阿美琳堡宫所在地的城区时,菲特烈五世国王决定在这里建造一个新的中心。为此,他把这块地皮赠送给丹麦的四大贵族,要求他们必须在此各建一座外观完全相同的宫殿。该宫殿由最著名的建筑师尼古拉·伊格维(Nicolai Eigtved)设计,并要为国王塑制一座骑马铜像。经过紧张的施工,四座宫殿在1754年至1760年期间相继建成。根据设计,这四座宫殿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八边形广场。1768年请法国雕塑家萨利(Saly)制作的菲特烈五世国王的骑马铜像被安放在广场中央。当时,宝隆洋行还用对华贸易赚取的金钱,为铜像修建了围栏。后来,这四座宫殿曾几易其主,但一直由贵族居住。1794年克里斯钦堡被大火焚毁,王室决定移驾阿美琳堡四宫殿。自那以后,此处一直是王室的住所。现在,每当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住在王宫时,其所在的建筑物上便会升起丹麦国旗。
游人在此可以领略到私人房间的豪华、雅致、陈设及布置。 皇宫入口处有一些身着军服的皇家卫兵把守,他们来回威严的踱步及换班仪式时的场景,成为来此一游的游客们争相摄影的对象。
每天中午12点,在阿美林堡广场上聚集了许许多多人,他们大多是外国旅游者,在这里等着观看王家卫队的换岗仪式。守卫在王宫前的王家卫队土兵个个都是1.90米左右的个头。他们头戴熊皮帽,身穿古军装一一黑上衣(节日时穿红上衣)、金纽扣,蓝裤子、白条边、脚蹬大皮靴;身前交叉着白背带,身后挂着剑和匣(古时装子弹、弹药用),一个个活生生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洋铁 兵”。他们有时一动不动地持枪立正站在尖顶、八棱、红色的岗号前;有时肩扛枪、手交叉,眼看前方,脚走正步,两个卫兵面对面地或并排一起地从王宫大门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然后又180度转身往回走。每天中午12点,王家卫队的军乐队奏着乐,走在前头,后面跟着卫队士兵,从兵营整队来到王宫广场,把上午站岗的卫兵替换下来。他们的一举一动,威武雄壮,严肃认真,一处不苟,场面十分壮观、热闹。遇有重大节庆,卫兵们穿着盛装制服,加上骠骑兵团游行,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头带钢盔,盔顶上飘着长长的流苏,身上穿着黑色绣金制服,左肩披着红色绣金披肩,马蹄嗒嗒,军刀闪闪,威风凛凛,器宇轩昂,场面更加红火。王宫前,除了外国旅游者外,还常常夹杂着手持丹麦国旗的小学生,把整个王宫广场塞得水泄不通。
阿美林堡王宫成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王家卫队为丹麦的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哥本哈根兰多塔
兰多塔位于市中心,建于1642年,由国王基斯汀四世所建,目的是为了向人民普及天文学知识。兰多塔是一座园形砖瓦建筑物,又称“圆塔”。
它的特色之处是游客可以循著塔内全长687尺的旋转斜梯来到塔顶,在当时也是属于比较高的建筑了。 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天文台。
蒂沃丽花园
丽花园位于哥本哈根,建于1843年,迄今为止;来此参观的人数已达2.75亿人。蒂沃丽花园是哥本哈根市内极具神话色彩的旅游地、这里没有霓虹灯,塑料制品,只有音乐、旋转骑士以及身着艳丽服装的“蒂沃丽男童卫兵”。
此外,还有蒂沃丽博物馆及其数不清的餐馆点缀其间。蒂沃丽博物馆分为三层,陈列图片、照片、旋转动物玩具及其非常珍贵的纪念品。每逢周三的晚上,这里都有绚丽缤纷的烟火晚会。在4月底至9月中的日子里,或是11月底至 12月22日都是参观蒂沃丽花园的最佳时期。
罗森堡宫
堡宫:一个红色伸出许多尖顶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风格。17世纪,这个宫堡刚刚建成时,还在市郊,四周辟为皇家花园,当时是作为国王的夏宫,像北京的颐和园一样,只为皇室避暑用,后来成为皇家的珍宝陈列馆。皇家公园成了哥本哈根的罗森公园。
06年2月,克里斯钦安四世在哥本哈根东北面的城墙外购置了46块私人土地。他将这些土地联合起来建成了一个休闲花园(也就是后来的罗森堡宫花园)并在园中修建了一个亭子。这个两层楼高,顶部装有塔楼和旋顶的亭子于1607年建成。1613~1624年,这个亭子不断被扩建并增加了很多附属建筑。在北面的“冬屋(Winter Room)”中克里斯钦安四世悬挂了他从安特为普买来的75幅油画,该房间的布局至今未变。在“长厅(Long Hall)”中曾被放置了24幅克里斯钦安用来教育子孙的油画。
早期的罗森堡宫在1634年定型。丹麦皇家的建筑大师HansvanSteenwinckle在城堡的东面加建了一个塔楼。这个塔楼结构紧凑,四面封闭,布局合理;整个楼用的是荷兰在文艺复兴时期所惯用的红墙缀以灰色沙石的风格。整个城堡被一整条护城河围绕,北面的一座吊桥通向城堡的主入口,但通过城堡南面建在花园内的“绿桥”也可以离开城堡。
上述1634年建成的塔楼之外,城堡其他的建筑可能都是克里斯钦安四世设计的,并且很可能他监督了整个建筑的施工。罗森堡宫是他钟爱的住所并于1648年于此辞世。 1705-07年,弗雷得里克四世将“长厅”的装饰改变为现在人们看见的反映战争和政治主体的绘画穹顶。这次改变使“长厅”的装潢成为欧洲最美丽的巴洛克风格室内装潢之一。 1710年起,由于弗雷德里克宫的建成,罗森堡宫不再作为皇家住所。
1658年弗雷德里克三世时,罗森堡宫就被用于存放皇家的私人珍宝。这也是罗森堡宫现在的主要用途。 1833年弗雷德里克六世将城堡改为了博物馆并于1838年对外界开放。现在罗森堡宫由丹麦国家所有,陈列了大量的珍宝,包括丹麦皇冠珠宝和丹麦皇家收藏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31
目录
概述
建筑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