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村,隶属
广东省梅州市
兴宁市
新陂镇,地处新陂镇西面,四面环山,一河出村,东接福庆,南连茅塘和福
兴大塘村,西与五华华城接壤,北与乐仙相邻。
历史沿革
据传古时候该村原名仙坑,明朝年间,曾姓落居后改名曾坑。约明永乐15年(1417年)陈姓陈伦公落居后,子孙昌盛,曾家逐渐搬迁到叶塘等地,解放后,人民翻身作主,以客家话谐音将“曾坑”改名为“先声”,一直延用。
行政区划
以鸡仔桥为中心点,分为上村、下村。上村包括君子塘、陶窝、高曲、冇塘、横坑、上山、楼下,象形、湖洋排;下村包括排上、湖祗唇、榄祗树下、仓丰围、中道亭、榴塘、鹿角塘等,共有33个自然村、屋,截止至2005年底,共有人口2938人。有陈、彭、戴、王、黄、罗、吴等7个姓氏居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处新陂镇西面,四面环山,一河出村,东接福庆,南连茅塘和福兴大塘村,西与五华华城接壤,北与乐仙相邻。
地形地貌
先声村属纯山区村,海拔326.7米的全镇最高山峰观音山位于村内,其余山峰海拔200米左右,山峰较为平缓连绵。
水文
先声村中一小河古称仙坑河,今称曾坑河贯通全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先声村山多田少,山地约1.4万亩,山坑水田等约1000亩。
林地资源
1980年以来国家重视山林绿化、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了山林管理,宣传并实施农村改燃工作,先声村已实现山青林茂,绿化覆盖面积达80%以上。
矿产资源
先声村内鹿角塘石资源丰富,有镇办采石场一个。
水力资源
自1956年建成曾坑水库、1971年春修建了响水寨水库后共可蓄水200多万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05年底,先声村共有人口2938人。有陈、彭、戴、王、黄、罗、吴等7个姓氏居住。
经济
粮食作物:以种水稻为主,粮食亩产1000多斤左右。
经济作物:蚕豆、雪豆、小麦、花生、黄豆、甘蔗、木薯等
村民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搞好家庭副业,养猪、牛、羊、鸡、鸭等。
改革开放前,先声村以种水稻为主,冬种蚕豆、雪豆、小麦、可一年三熟,旱輋地种花生、黄豆、甘蔗、木薯等。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土地下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科学种田,大面积采用杂优品种塑盘育种,科学施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粮食亩产上升至1000多斤,其它作物也同步增产。
改革开放后村中先后开设了十多间商货店,经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物品,全村共有400多人出外打工,其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
2005年人均收入达3480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1995年以来,先声村共设立了三个老人协会,全村老人在空余时间有了休闲活动场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
教育事业
解放前村童依旧俗读氏族学校,村中有宗道学校,德星学校,松轩学校等,解放后,宗道学校改为全村统一的完全小学,名为先声小学。上村、鹿角塘、仓丰围都设了初小班方便附近儿童入学,改革开放后,由政府拔款和乡贤捐助70多万元,建成全新的校舍和球场,全村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住房事业
解放初,大多数村民住的是传统的土木结构砖瓦房,既破且烂。解放后有所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全村90%的人家都建了新的红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式楼房。
基础设施
古时候全村是山径,坎坷、泥泞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鸡仔桥是独木桥,解放前改建成木架平板桥,解放初期改建成石墩石板宽一米的石桥,山路也改成宽2-3米的泥沙路。改革开放后,国道205线经过该村,村中大部分道路都铺筑了5米宽的水泥路。鸡仔桥也改建成6米宽的钢筋水泥桥。
名人乡贤
陈若梅清末秀才
陈绍根原英德市副市长
彭耀新梅江区区委书记
彭伟雄兴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局长
陈海权原怀集县委副书记
陈锦祥五华县公路局副局长
陈金城原兴宁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达坤原兴城镇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