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丙寅年),
铁木真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军事
奴隶制的
蒙古汗国。蒙古贵族采取先征服西南诸番,而后形成南北夹攻
南宋的战略。为此,他们先征服大理。
简介
南宋末年,
成吉思汗统一
蒙古后,蒙古族铁骑又征服了
亚洲和
欧洲的广大地区及宋朝
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天险成了灭亡南宋的最大障碍。于是蒙古军采取了迂回包抄,南征大理的战略。而渡过
丽江金沙江天险便成了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元跨革囊”其实就是一种革囊渡江的手段,当时元军正是在纳西族人的帮助下制成了大量革囊。渡江的时候,元兵身上各绑一革囊,数人为一小组扶着一竹筏,竹筏上承载着军械物件(忽必烈等大官自然也会在竹筏上),在绳索的牵引下就此渡过了金沙江(《盐源县志》:“数夷人各跨一囊,以长绳牵之”)。
元宪宗三年(1253),元世祖忽必烈率十万铁骑从
四川木里、
盐源一带进入丽江宁蒗永宁,驻跸日月和,(光绪《永兆直隶厅志》载:“厅属永宁界,有地名日月和,元世祖驻跸处)。元军在丽江当地曾建筑一桥,取名为“开基桥”,意为开基帝业。
元军在丽江永宁稍事休整后,翻越瓦哈山(大药山)直下金沙江边,到达现云南丽江
宁蒗县拉伯乡拉伯行政村(拉卡喜里),面对滔滔江流,蒙古军凭借革囊和羊皮筏,
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对岸的丽江县
奉科乡,丽江
纳西族土酋率众迎降,元军随即顺利翻过太子关(原名雪山关门),进入今丽江
宝山乡果乐村,再翻越鸣音直下到丽江大具坝,然后挥师进驻丽江坝。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处。
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军随后也在
中甸县境内金沙江边渡江到丽江县巨甸、塔城一带。丽江巨甸原名“九赕”,元初改为“巨津”,意为大渡口。如今,云南丽江地区境内尚存众多与丽江“元跨革囊”事件有关的地名和遗址。
位置
史书记载,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大军进攻大理,他率领中路军经四川西南,在
泸沽湖附近休整后,翻越瓦哈山(今大药山),在今宁蒗县境内用革囊横渡天堑金沙江。忽必烈的另外两支队伍,一支在梓里渡金沙江进入丽江,另一支从永胜跨越金沙江经鹤庆进攻大理,孙冉翁以“元跨革囊”四个字概括了十万大军轰轰烈烈、气势磅礴、横渡金沙江之壮举。
历史背景
灭亡大理国,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战例。昆明大观楼长联以“元跨革囊”四个字,概括了这一千里奔袭、出奇制胜的军事奇迹。
大理国300年的历史,从未对外用兵。当时面对宋、
辽、
金、
西夏与蒙古之间的争斗,大理国一直置身事外,不予理会。然而,蒙古的战略——“斡腹之举”,却将大理国牵入了战争之中。
斡腹之举
所谓“斡腹之举”,就是先出奇兵灭大理,然后再由大理派一支军队,对南宋腹地发动攻击,南北夹击,一举而灭南宋。这个策略看起来简单,其实,蒙古对大理用兵,也是颇费周折。据考证,蒙古对大理国用兵,前后三次,方才取得胜利。最早是在蒙古成吉思汗时。一次成吉思汗向大臣郭宝玉询问取中原之策,宝玉回答说:应该先攻取
巴蜀、大理,然后藉其兵力,顺势灭掉
金国,再合围南宋。据有的文献资料记载,成吉思汗确曾派遣过一支部队进攻大理,军队到达金沙江边的
铁桥城而还。
文学作品
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
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经过
九禾战役
1244年,
窝阔台继承蒙古汗位,命征蜀蒙古军抽调精兵,攻取大理。据说当时调集的军队达20万之众。大军由川西过大渡河,越金沙江,直奔大理。大理国王
段祥兴命军将
高禾率部迎敌,在今丽江九禾一带,与蒙古军展开激战。
迎战蒙古军队的大理国将军高禾,又名高和、高泰和、高逾城和,是当时大理国相国高祥之弟,为大理国重臣。这场战争的战况,没有资料记载,不过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此次战事的激烈与重要:其一是战役结束后,大理国派专使段连柘赴南宋通报战况,南宋朝廷派使团专程来大理,到九禾吊唁阵亡将士;其二是大理国在九禾建佛塔,为战死沙场的将士超度。九禾塔现虽然已毁,但当年建塔用的砖,却仍有保留,砖上模印有“追为高逾城和及殉国……”等文字,说明此塔是专门为“九禾之战”的阵亡将士修筑的“超生塔”。
九禾战役中大理国与蒙古军都损失惨重,但蒙古军北还,不完全是军事因素,主要原因是窝阔台汗突然逝世,大军只好撤回。
而大理国方面,与高禾同时战死的高氏家族成员,还有高福善、高明胜、高明祥、高政运、高政志等,所以此次战役,对大理国震动很大。段氏意识到,要抗击蒙古军队,必须与南宋联合起来,便遣使四川,想与南宋共议御敌之策,却遭到拒绝。其结果是大理国在大渡河一带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区,而只好把防线收缩到金沙江一带。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九禾战役引起了南宋的高度重视,然而,大理国方面并未对来自北方的威胁产生警惕,军事上没有进行积极的布防,外交上也没有与周边,特别是没有与大渡河以南的各部族进行联络,更没有与南宋方面联合抗击蒙古军队的意图与行动。但据《元史类编·兀良合台传》说,“宪宗初立,大理方结好于宋,帝锐意图宋,乃遣皇帝忽必烈先进兵讨西南夷。”这就是说,大理国确曾有主动与南宋联合的举动,连蒙古宪宗皇帝都觉察到了。
再征大理
宋淳祜七年(公元1247年),蒙古军队再度南下,意在偷袭大理国,但受到四川宋军的阻击,未能到达大理国境。如果南宋能联合大理国,实现“联滇保蜀”的战略,则蒙古军队要灭大理,继而攻南宋,是非常困难的。不幸的是,
南诏与唐王朝之间的战略结盟,并没有在大理国与南宋之间再度出现。
蒙古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九月,忽必烈奉命率军10万,由
蒙古高原起程远征大理国。当年十二月,大军乘冬季封冻之机,越过
黄河,进入河湟之地。第二年春天,大军经过盐夏,四月出萧关,六月进驻
六盘山,八月抵达甘肃南部的临洮。
大军到达临洮后,忽必烈做了两件事,一是遣使赴凉州(今甘肃武威)召吐蕃萨迦派首领
八思巴,为大军过藏区作准备;二是派遣玉律术、王君侯、王鉴三人先行,招谕大理。前者应召而至,后者却因道路阻塞,无功而返。这说明蒙古军用兵,还是以谋略为上。在八思巴的协助下,蒙古大军顺利进入川西地区,九月,抵达忒剌,即今天四川西部松藩一带。
大理国在金沙江以北设有建昌、会川二府,这里是南诏时期东蛮所居之地,这里的部族,虽在大理国建昌、会川二府管理之下,但同时常常依附于宋王朝的黎州,一如南诏时期的东蛮,既归南诏,又倾向唐王朝的剑南西川节度。蒙古军队进至大渡河边后,忽必烈将大军分为三路:兀良合台率西路,抄合、也只烈率东路,忽必烈亲率中路,分别进攻大理国。
兀良合台所率西路军,由晏当路(今四川理塘、
稻城一带)南下,经川西藏区,进至今云南
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一带,在巨甸渡过金沙江。西路军在今丽江石鼓一带,被“空和寨”所阻。空和寨是大理国在金沙江边设置的军事要隘,沿江依山而筑,牢不可破。兀良合台亲自率军出战,经过七天的激战,才攻破寨门。
抄合、也只烈所率的东路军,沿川西平原南下,进入大理国建昌、会川二府辖地。此路大军的战略意图,是占领建昌、会川二府,过金沙江,进逼姚州,转而西进,与中路军、西路军会师,合围大理国都城
羊苴咩城。姚州即今云南姚安,这是由四川进入云南的传统通道之一。南诏大理国时期,姚州为仅次于“首邑之地”洱海周边地区的重要辖区。但东路军进入大理国建昌、会川二府后,遭遇顽强抵抗,后来虽兵临姚州城下,亦不能攻克城池,只好停下等待忽必烈中路大军的支援。
革囊渡河
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先到达满陀城(今四川
泸定),由于行军不便,蒙古军丢下粮草辎重,轻装渡过大渡河,在高山峡谷无人区之中,急行军二千余里,到达金沙江畔。据考证,忽必烈中路军的行军路线,是由大渡河而南,沿河谷南下,到达今丽江宁蒗县永宁镇金沙江北侧。么些族(
纳西族)首领
和字出降,为蒙古军引路。
蒙古军队虽来自大漠,不习水性,但出师之前,他们对大理国的山川地势有详细的了解,知道这里有大渡河、金沙江、洱海等河流湖泊,为渡河作好了准备。来到金沙江边,面对汹涌的江水,蒙古军士不用船只,使用北方人渡河惯用的“革囊”渡过了金沙江天险。
“革”者,“皮”也,“革囊”,顾名思义就是皮子做的气囊。中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两岸,普通百姓过河,都是乘革囊而过。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制作的方法,大概是将羊宰杀之后,用细管向羊皮中吹气,使皮肉之间产生气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会与羊肉分离。这时,割下羊头与四肢,然后将羊皮从头部向下撕拉,羊皮就会完整地剥落下来,然后只要将头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紧,就天衣无缝了。船工向皮囊中吹气,羊皮就膨胀为鼓鼓囊囊的革囊。这种革囊,人们可以藉之只身渡河,也可以用它承载木筏,同时让许多人飘浮过河。大致说来,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都采用这种“革囊渡江”的方式。
渡过金沙江之后,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由永宁南行,从今天的宁蒗县境内直驱丽江,到达大匮(今丽江大巨),进而攻击三赕(今丽江),么些族首领
麦良出降。蒙古军由三赕至谋统(今
鹤庆),高氏出降,邻近的善巨(今
永胜)高氏也投降了蒙古军队。至此,忽必烈所率的中路军沿途招降纳叛,把大渡河以南直到云南西北部的大理国辖地,都收归到自己的帐下。大理国西北的军事防御体系,大渡河、金沙江两道天险,以及无数的“蛮夷”部族所形成的缓冲区域,霎时间被“天兵”所破。段氏、高氏万万没有想到,蒙古军有如天降,一下子就出现在苍山洱海之间。
紧接着,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首先攻下邓川。这时,兀良合台所率的西路军,也抵达
龙首关外,两路大军合兵一处,乘势攻破龙首关,大理国“首邑之地”的北大门洞开。蒙古大军占领大嫠后,沿苍山山麓小道,很快直抵羊苴咩城下。
羊苴咩城
经南诏大理国近500年经营的羊苴咩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从战略上说,蒙古军并无十分把握攻占此城。回想唐朝天宝年间,唐军就曾攻至城下,最后却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蒙古军虽有兵临城下之优势,但忽必烈并不急于攻城,他认为如果能兵不血刃,订立城下之盟,那才是上善之策。于是忽必烈再次派遣玉律术、王君侯、王鉴三位特使入城,招谕大理国段氏出降。但大理国段氏、高氏君臣却颇为自信,他们杀了蒙古使臣,丝毫不理会忽必烈的招降。国王段兴智、相国高泰祥引兵出战,与蒙古军大战于羊苴咩城下。
面对坚固的城池和高昂的士气,蒙古军一时攻城难克,忽必烈决定再遣使臣招谕大理国君臣,劝其出降。“三返弗听”,大理国断然拒绝投降。
忽必烈命令蒙古勇士组成一支特别队伍,绕道
苍山西坡,由西向东翻越苍山。这支登山部队,十之八九死在苍山之上,但最终完成使命,存活下来的军士,在苍山上组成一支奇兵,军旗招展,鼓号齐鸣,由山顶直冲而下,突入城中。大理国君臣被这种“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气势所逼,弃城而逃,退守姚州、善阐。此次军事行动,是自南诏统一洱海地区以来,外部军事力量第一次攻入羊苴咩城,南诏大理国城防体系被蒙古铁骑踏破。
此后,蒙古军队乘胜追至姚州,与在那里久战不胜的东路军会合,攻克姚州城,俘获大理国相国高泰祥。再后蒙古军在兀良合台率领下,进军滇中,围攻善阐,攻城虽费时日,终究攻破城垣。大理国末代国王段兴智出奔至昆泽(
阳宗海)被擒,后降蒙古,被封为世袭
大理总管,段氏大理国至此灭亡。
结果
元军将被俘的段兴、
高兴智送到北方见蒙古汗蒙哥,段见到蒙哥即表示归顺。蒙哥任其为“大理总管”,让其回云南与元军共同治理云南。1260年忽必烈继位,1271年改国号为
大元,是为元世祖。1279年元灭南宋。元世祖忽必列对云南的统治比内地早18年。
蒙古军队虽获得大胜,但损失也是空前的:当年出师奔袭大理国的10万铁骑,仅存2万,损失了五分之四。至今,云南许多地方都还保留有为数众多的“鞑子坟”,据说就是当年蒙古阵亡将士的墓冢。
蒙古灭大理国之后,对云南实行了20年的军事管制。行省建立之前,蒙古先在大理立“元帅府”,总制大理国旧地,后改为“大理善阐都元帅府”,再后改为“云南诸路宣慰司”,下辖万户、千户、百户府。1274年,忽必烈在云南设立行省,任命
赛典赤为
平章政事,改万户、千户、百户府为路、府、州、县,云南从军事管制时期进入正常的行政管理阶段。云南行省建立时,将首府由大理迁至中庆(今昆明),结束了大理作为云南首府536年的历史。
大理国灭亡后,蒙古“斡腹之举”的战略意图实现,对南宋形成了夹击之势。公元1258年,当蒙古军三路进攻南宋时,大理国王段兴智的叔父
段福,率领“爨白军”,随蒙古军征战至鄂口(汉口)。后来,爨白军中的大部分军士,落籍于湖南西部长江流域的
桑植县一带,成为现今这些地方白族的先祖。
意义
元王朝虽然在云南建立行省,但为了限制行省的权力,又分封蒙古亲王镇守云南,划给他们管辖范围和领地,不受行省约束。大理国段氏则“世袭大理总管”,管辖大理、善阐、威楚、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并划定滇西为其辖地。云南形成了蒙古亲王、行省及段氏总管三家统治的格局。段氏总管时期,洱海地区仍较多地保留着大理国时期的传统。
“元跨革囊”,促进了忽必烈平大理国和元代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从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同时也促进了丽江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是丽江纳西族结束了长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实现了全民族的统一;二是统一后的纳西族首领得到了中央政权的任命,土司世袭制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