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米塑
湖南安仁人民用来庆祝节日或喜事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安仁元宵米塑是湖南安仁人民用来庆祝节日或喜事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做元宵米塑,俗称“琢鸡婆糕”,是千百年来,安仁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习俗。2012年,元宵米塑被列为湖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每年元宵节期间,安仁县无论城乡,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动手做米塑庆贺节日,主要表现用来祭祀始祖神农氏,供小孩娱乐,市场交易,小吃,收藏等;闲时,人们结婚嫁女、做寿、小孩子月满也要做元宵米塑祭祀诸神或作为礼品赠送亲邻好友以示庆贺。久而久之影响周边县市也形成这一习俗。
历史渊源
元宵米塑历史渊源久远。一是相传远古时期,安仁的祖辈们为纪念始祖炎帝神农发明农耕文明的圣德,在元宵节始发兴起;二是据《安仁县志》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俗称‘正月半’,是日,家家兴吃元宵,用米粉‘琢鸡婆’(将米粉特殊加工后,塑成各式各样的禽兽)供‘三宝老爷’,以祈六畜兴旺。”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由单一用来祭祀,变成用来市场交易,相亲、馈送亲朋好友,孩子娱乐,饮食的佳品。
主要内容
“元宵米塑”具有取材范围广、涵盖面宽,全民性、实用性、娱乐性、艺术性浑为一体,造型七分塑、三分彩的基本特征。做工工艺大众化,所用器具和原材料简单,各家各户都有,主要为优质晚稻籼米、糯米,食品颜料,石磨(现在改为机器粉碎),工作台、团箕、米筛、筷子、刀、剪、碗、锅、蒸笼等。
制作流程细而不繁:一是挑选上等晚稻籼米和一定比例糯米;二是将米碾成粉末再过筛;三是将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制成粉坯;四是将粉团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状;五是上色,又叫“画龙点睛”;六是用蒸笼或鼎锅蒸熟即成。可即时吃,冷却后加热,可蒸可油炸可火烤,味道好吃了,既可饱口福又可饱眼福。
传承价值
元宵米塑历经沧桑岁月,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身具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学价值等。对挖掘和研究传统工艺美术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参考价值。它孕育了安仁一代代艺术家,其中著名动物雕塑艺术家周轻鼎与国际陶艺大师周国桢、著名画家东方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的艺术起步都源于少时与其父母亲学琢鸡婆糕,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为节日增添了喜庆。
元宵米塑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情感。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至善至美艺术的追求。不愧是安仁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元宵米塑.华夏经纬网.
“元宵米塑”放异彩.安仁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7 11:41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