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
汉语词语
兀坐是汉语词语,
基本解释
危坐,端坐
出处:冥然兀坐。——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直愣愣地,茫然地
出处:相对兀坐。---清.陈曾寿《天香》
引证解释
独自端坐。
唐 戴叔伦 《晖上人独坐亭》诗:“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
唐 黄滔 《启侯博士》:“ 蜀 璧端居, 管 牀兀坐,既佩兹謦欬,益励彼颛愚。”
宋 苏轼 《客住假寐》诗:“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 陈公 宝钥 , 闽 人,夜独坐,有女子搴帏入……笑云:‘清夜兀坐,得勿寂耶!’”
郁达夫 《采石矶》:“他也有一个人关上了房门,在那学使衙门东北边的 寿春园 西室里兀坐的时候。”
古文
兀坐①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②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参考资料
兀坐.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1 14:29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