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拼音:wù、wū)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兀”最初与“
元”是同一个字,都是突出头部的人形,本义指人的头。后来为了突出“人”上之“首”,就在上面加了一横,成为“元”字,分化成了两个字。头是人体最高之处,所以“兀”有高耸突出的意思。
文字源流
容庚《
金文编》元字条收有图1(兀作父戊卣)一形,并引高景成云:“乃元字初文,与兀为一字。”从《金文编》知道,最早的元与兀是一个字。林义光《文源》亦说:“兀,盖与元同字。”图1实际上就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而突出强调其头部。它与甲骨文和金文的“人”字构形区别就在于突出代表头部的填实的圆点。
甲骨文表示人的头部的圆实点虚化为一横(图2、3)。至于后来,再在上加一横,特指其头部之所在(图4)。再加一横之后的字形4便成了“元”的基本结构,而没有多出一横的字形隶变后就成“兀”,于是与“元”分立为二字。元、兀二字本义相同,都指人头,属指事字。许慎不知“兀”“元”古本一字而将“兀”另立,且归属儿部,显然是不妥当的。
西周金文不见兀字,因为兀元为一字,不必使用兀字。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的侯马盟书、春秋吴王剑铭文已经出现兀字,可以认为是元字之省,仍然用为元字,古文字在东方六国文字里多用简省之形,兀元仍然不能区分为两个字。《说文》对兀字的解释,大概是两汉时人根据“兀”字的形体特点赋予的新的词义,汉代以后文献中元字的一些用法,都是根据这一新词义引申而来的,在用法上与元字完全不同了。因此,兀元二字到了汉代才从音义形上开始有所分工,成了两个字,两个词,但字形、字音上仍有联系。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儿部】五忽切(wù)
高①而上平也。从一②在人上。读若敻(xiòng)。茂陵③有兀桑里。
〖注释〗①高:《说文解字·长部》:“兀者,高远意也。”②从一:王筠《说文解字句渎》:“一在上,故日上平。”③茂陵:《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有茂陵县。”在今
陕西省兴平东北。
说文解字注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注:儿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儿上,高而平之意也。凡从兀声之字多取孤高之意。
“读若夐”注:夐今韵在四十四诤。古音在元寒部。今韵十月者,元之入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𧿁,其平声读如涓,在十四部。今音五忽切。
“茂陵有兀桑里”注:《地理志》《右扶风》有茂陵县。《郡国志》同。许多言乡言亭。此言里者,盖周秦旧名。
广韵
五忽切,入没疑 ‖兀声物2部(wù)
兀,高皃。又姓,后汉改乐安王元览为兀氏。五忽切。十六。
康熙字典
【子集下】【儿部】兀;部外笔画:1
《
唐韵》《
集韵》《
韵会》《正韵》并五忽切,音杌。《说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
又刖足曰兀。《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无趾,兀者也。
又柳宗元《晋问篇》:乘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汤突硉兀。注:危石也。
又兀兀,不动貌。韩愈《进学解》:常兀兀以穷年。
又《正韵》: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
又姓。《韵会》:后魏改乐安王元览为兀氏。
又《韵会》:或作掘。《庄子·齐物论》:掘若槁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