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郎伟
古汉语词汇
“儿郎伟”,敦煌卷子中有一些以此为名的歌词,唐代和宋代一些作家作品中也有这种歌词。这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中外研究者意见有点儿差异,但是倾向有意义者多,换句话说,认为“儿郎”就是“年轻人”。我(编者注:指季羡林)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儿郎”只是音,而没有意义。我找了很多例子,处于“儿郎伟”地位的三个和声字,第二个字,同“郎”字一样都是来母字。
“们”缀的出现是近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本文从“们”缀的书写形式、来源和用法三个方面概括介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的基本情况,对其中某些问题或补充他人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们”缀大约产生于唐代,主要用在指人名词和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们”缀的出现是近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王力([1958]1980)就曾指出:“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形尾‘们’字的产生。”
近代汉语“们”缀的研究始于吕叔湘(1940),他的《释您,俺,咱,咱,附论们字》(1940)、《说“们”》(1949)、《近代汉语指代词》(1985)等对“们”缀的形式、来源、用法等进行了相当全面的研究,此后王力(1958)、太田辰夫(1958)、梅祖麟(1986)、蒋绍愚(1994)、江蓝生 (1995)、冯春田(1991、1997、2000)等也均有过讨论。下面我们从“们”缀的书写形式、来源及用法三方面对近代汉语“们”缀的研究情况作一概括介绍。
一、“们”缀的书写形式
1. 弭、弥、伟
吕叔湘(1985)指出:宋代始有“们”字,唐代文献中有“弭”、“伟”二字皆当“们”字用,“弭”、“伟”跟“们”大概有语源上的关系。
(1)我弭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因话录卷4谐戏附;唐语林卷6引作“弥”)
(2)今抛向南衙,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官职去。(嘉话录,广记卷260引)
此外,敦煌愿文作品如驱傩文、上梁文障车文中多见“儿郎伟”一语(高国藩1988、黄征1992)。
(3)儿郎伟,今夜旧岁未尽,明招(朝)便是新年。(P. 3270)
(4)儿郎伟,今因良时吉日,上梁雅合周旋。(P. 3302)
(5)儿郎伟,有酒如江,有肉如山。(论障车词法第八:P. 3909)
直至宋明时人作的上梁文,句首仍多用“儿郎伟”。对于“儿郎伟”,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儿郎伟”是和声助词,没有实义。如方以智《通雅·释诂》:“舆謣、邪许,举重唱呼也。”引时人何孟春说:“今人上梁之中称‘儿郎伟’即‘邪虎’类也。”但唐代“儿郎伟”不限于“举重唱呼”的场合,明人的说法大概靠不住。季羡林(1993)根据“儿郎伟”在语音上与敦煌《悉昙章》等歌辞中“现练现”、“向浪晃”等和声用字有共同特点——中间均为“来”母字,认为“儿郎伟”“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种声音,一种当作和声的声音”。黄笑山(2001)通过对悉昙章和声的语音结构的详细分析,则认为“儿郎伟”不属于上述三字和声的范畴。
另一种解释认为,“儿郎伟”即“儿郎们”,“伟”是“们”缀的方音记字。南宋楼钥云:“上梁文必言‘儿郎伟’,旧不晓其义。……在敕局时,见元丰(1078—1085)中获盗推赏,刑部例皆节元案,不改俗语。有陈棘云:‘我部领你懑厮逐去。’深州边吉云:‘我随你懑去。’‘懑’本音‘闷’,俗音‘门’,犹言‘辈’也。独秦州(今甘肃天水)李德一案云:‘自家伟不如今夜去。’云。余哑然笑曰:得之矣。所谓‘儿郎伟’者,犹言‘儿郎懑’,盖呼而告之,此关中方言也。”(攻媿集卷72)明王世贞也说:“宋时上梁文有‘儿郎伟’。‘伟’者,关中方言‘们’也,其语极俗。”(弇州四部稿卷160)证之以敦煌文献,这种解释是可以信从的。我们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4中发现另一例“自家伟”:
又言锡沁父子及族下有评泊言:汉家有力量时,自家伟投汉去;没力量时,倘父子一就取上将青唐城去。(叙1090年哲宗元佑五年六月事)
此例出自邈川(今青海乐都)西番之口,正可与《攻媿集》的记载相印证,足见“伟”字确为唐宋时“们”缀的西北方音记字。“伟”字本属云(喻三)母,据龚煌城(1981)对十二世纪汉夏对音材料的研究,当时西北方音喻母合口同微母合为一类,那么“伟”字有可能读似今西北方言的v-(今乐都话“伟”、“微”同读vii)。[1] 微母本来自明母,唐代多数方言里明、微二母尚未分化,因此西北方音中说成vii/vei(伟)的复数词缀,在其他方音中可能说成mIi/mei(记作“弭”、“弥”),甚至men。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9 16:4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