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芥(Brassica juncea var. gemmifera Lee & Lin)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
草本植物,属芥菜的一种。腋芽在茎上重叠、呈宝塔状。肉质茎膨大,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
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花瓣倒卵形,长角果线形,原产中国四川盆地,逐步发展到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适生在喜温凉湿润环境中。
植物学史
20世纪70年代,抱子芥从中国四川南充发掘出来,经发展,栽培已遍及长江流域和中国约20个省、市、自治区。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生长势强,腋芽在茎上重叠、呈宝塔状。
肉质茎膨大,茎和茎上功能叶的腋芽变态肥大呈肉质作为主要的食用部份,其质地柔嫩,鲜食清香略带甜味。按肉质侧芽的形状和大小,可将抱子芥分为胖芽型、瘦芽型两个基本类型。胖芽型,每株密生肥大肉质侧芽15-20个,侧芽呈不正的圆锥型,纵径10-15厘米,横径5-7厘米,纵横径比值2.5以上,单个
侧芽平均重达50克以上。瘦叶型,每株密生肥大肉质侧芽25-30个,侧芽呈不正的纺锤型,纵径11-14厘米,横径3-4厘米,纵横径比值3.5以上,单个侧芽平均重达35克以上。
基生叶宽卵形至倒卵形,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大头羽裂,边缘均有缺刻或牙齿,叶柄肥厚,具小裂片;茎下部叶较小。
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花瓣倒卵形,长角果线形,果瓣具1突出中脉;种子球形,直径约1毫米,紫褐色。
产地生境
原产中国四川、重庆地区,现栽培已遍及长江流域和中国多个省、市、自治区。抱子芥适生在喜温凉湿润环境中。
生长习性
抱子芥在种子在8-10℃即可发芽,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2-25℃。幼苗期60-70天,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
肉质茎膨大期为120天左右,肉质
侧芽的发生和膨大约需110天;膨大对温度要求较严格,秋季播种后,当气温降至旬均温17℃左右时,肉质茎开始膨大;当旬均温降至15℃左右时,肉质茎上的侧芽开始抽生并膨大,
腋芽膨大最适温度10-15℃。抱子芥耐寒性较差,在膨大后期若气温较长时期处于0℃以下,肥大的茎、芽及叶片则易受冻害。播种过早、暖冬和长日照条件下易发生先期
抽薹。
育植技术
栽培地的选择: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轻、无冻害的远郊区种植,栽培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质地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粘壤土和沙壤土。
品种选择: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一些经济性状较好的地方品种或经提纯复壮的品种,由于儿菜的品种资源较少,因此生产上显得品种单一,主要有南充儿菜、临江儿菜和川农1号儿菜等品种。
适时播种:儿菜栽培要严格播种期,播种过早或偏迟就会导致先期抽薹、发病、儿菜小或儿菜出现尖头等畸形,影响品质和产量。不同地方适宜的播种期不同,特别是生态条件差异大的地区,播期也就差异大。如在重庆市海拔500m以下地区,宜在8月25日至9月5日播种,其中“川农1号”和“临江儿菜”还可提早3-5天播种。海拔500-800m地区的播种期应相应提早3天左右。在浙江省儿菜适宜播种期一般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在上海市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因此生态相似地区其播期才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培育壮苗:壮苗的标准是短缩茎粗壮、植株矮健整齐、无病虫害等。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地势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床地,同时应尽可能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减少病毒侵染。
因种子细小,苗床地应特别精细整地,每667平方米的苗床施腐熟的土杂肥1000-1500千克、较浓的腐熟的人畜粪水2500-3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草木灰40-50千克,并与床土混匀。
播种要做到稀播匀播,每667平方米苗床地播种量以500克为限。播种过密,形成瘦长苗,严重影响产量。播种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播前施粪水使厢面湿润,播后以草木灰或细泥沙盖种,再用稻草或麦草或遮阳网覆盖防烈日暴雨,48小时内可发芽,傍晚即时揭去草或遮阳网,以防幼苗徒长。
幼苗1-2片真叶时第1次间苗,3片真叶时再间苗1次。第二次间苗后和幼苗五片真叶时各进行苗期追肥一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人畜粪水2500千克,尿素5千克左右。如遇连日高温、土面干裂,选傍晚或清晨浇清粪水抗旱。苗期一定要彻底防治蚜虫。
合理密植:幼苗5-6片真叶(苗龄30天左右)时,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植。栽植密度因播期、肥力和生态条件等不同有差异。在重庆每667平方米植2000-2200株,浙江每667平方米植3500-4000株;早播者宜稀,晚播者宜密;肥土宜稀,瘦土宜密。因此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才能高产。
肥水管理:移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有利于返苗成活。儿菜需肥量大,除基肥外,在定植成活后、叶片生长盛期、茎刚开始膨大期及充分膨大前分四次追肥。基肥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千克与20-25千克过磷酸钙和2千克氯化钾配合在移栽时施用。追肥以每667平方米施25-30千克尿素,并以前期轻施、中期重施、后期看苗补肥的原则进行,一般四次追肥分别施入总追肥量的10%、20%、60%和10%,每次追肥要用2000-2500千克人畜粪水,这样空心较少,产量较高。注意尿素忌干施,如遇秋旱要勤施淡粪水保苗。
病虫防治
病毒病:病毒由蚜虫传播和病株汁液接触传染。高温干旱、植株长势弱、抗逆性差等,有利于病毒病的增殖和蚜虫的繁殖,成为该病大发生的诱因。儿菜抗病毒病能力弱,病虫防治应以避、防病毒病为中心。其方法:一是驱蚜虫,蚜虫对银灰色等有负向性,分别在苗床周围和上方1m处铺、挂银灰色薄膜,可收到较好的驱蚜效果;二是治蚜虫,苗床期和大田前期是关键时期,可用50%灭蚜净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蚜虱净、大功臣)1500-2000倍液喷雾;三是用病毒病防治剂也有一定效果,用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防治因蚜虫传播的病毒病,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软腐病:儿菜抗软腐病能力很弱。该病是土壤中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由菜株茎基部或近地面根部伤口侵入所致。一般平畦栽培的虫害多,病害就重,遇寒流侵袭或湿度大等发病更重。其防治方法:⑴高畦栽培,防止冻害,减少伤口。⑵合理掌握播种期,不宜早播,播前20天耕翻晒土,施用腐熟有机肥。⑶药剂防治。用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防。
霜霉病:儿菜抗霜霉病能力也较弱。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片干枯,极大地影响产量和品质。该病由寄生霜霉和芸薹霜霉侵染所致。在气温稍低(15-20℃)、天气潮湿、低洼积水和土壤粘性重的菜地易发生流行。其防治方法:⑴选择排灌方便和疏松的土块种植,做到合理密植,并搞好田园卫生,减少菌源。⑵及时喷药。在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控制其发展。
蚜虫:蚜虫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病,防治方法同上所述。
菜青虫:主要为害叶片。在低龄期,用Bt乳剂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液2000倍等药剂喷雾。
主要品种
璧山儿菜:璧山儿菜最早由四川省南充地区传入,在璧山区种植已逾30年,现发展到
合川、
北碚、
长寿及
涪陵等许多区县。株高52-57厘米,开展度63-68厘米;叶长椭圆形,绿色,叶面微皱缩,无刺毛,无蜡粉;叶缘具细锯齿,边缘淡紫色;肉质侧芽长扁圆形,每株约20个,侧芽总鲜重900克,最大侧芽长13厘米、宽6厘米、厚4厘米;肉质茎短圆锥形,长20厘米,粗(横径)8厘米,鲜重600克。该品种耐肥、耐寒、皮厚、无苦味,鲜食品质较好,亩产量可达5000-6000千克。
临江儿菜:主要特性与璧山儿菜相同或相近,熟性比璧山儿菜晚,植株长势旺盛,叶片长椭圆形、稍带扭曲是临江儿菜最大的特点。产量较璧山儿菜高约10%。
早富1号:早富1号儿菜是璧山区丁家镇高古村村民张世富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的指导下培育出的早熟儿菜新品种,其成熟期早,产量较高,亩产量3000千克左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重庆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玉翠儿菜:玉翠儿菜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早熟儿菜新品种,8月中旬至9月初播种,12月底至翌年1月采收,产量较高,一般亩产3500千克左右,适合重庆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主要价值
抱子芥茎上功能叶的腋芽变态肥大呈肉质作为主要的食用部份,其质地柔嫩,鲜食清香略带甜味。
经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检测,抱子芥富含钙、铁、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硫胺素、
核黄素、
烟酸的含量也很高,其中,含钙、磷量居各类蔬菜的前列,多食可防唇干、清败火、去油腻,是上佳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