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过去的文献多称为儿童
神经症(childhood neurosis)。由于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明显差异。此类障碍与儿童的发育和境遇有一定关系,与成人神经症无连续性。
疾病简介
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仅次于行为问题,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二位。Rutter(1981)报道各种情绪障碍在儿童少年中的患病率为2.5%,占伦敦市区儿童门诊量的1/3。中国湖南地区患病率为1.05%,南京儿童精神科门诊中情绪障碍占2.1%。常见类型有
焦虑症、
恐怖症、
抑郁症、
强迫症、
癔症,但临床类型常有重叠而不易分型。现分别介绍如下。
儿童焦虑症
概述
儿童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一组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可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如无指向性的恐惧、胆怯、心悸、口干、
头痛、腹痛等。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
Anderson 等1987年报道11岁新西兰儿童分离性
焦虑症(SAD)年患病率为3.5%,过度焦虑性障碍(OAD)年患病率为2.9%。Bow en等1990年报道12~16岁儿童的SAD和OAD患病率是3.6% 和2.4%。Whitaker 报道14~17岁少年OAD的终生患病率是3.7%。国内目前仍无关于儿童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病因
儿童焦虑症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往往是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者,在家庭或学校等环境中遇到应激情况时产生焦虑情绪,并表现为逃避或依恋行为。部分患儿在发病前有急性惊吓史,如与父母突然分离、亲人病故、不幸事故等。如父母为焦虑症患者,患儿的焦虑可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家族中的高发病率及双生子的高同病率都提示焦虑症与遗传有关。
临床表现
1、临床特点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情绪、不安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各异。幼儿表现为哭闹、烦躁;学龄前儿童可表现为惶恐不安、不愿离开父母、哭泣、辗转不宁, 可伴食欲不振、呕吐、
睡眠障碍及尿床等;学龄儿童则上课思想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与同学及老师交往,或由于焦虑、烦躁情绪与同学发生冲突,继而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兴奋症状为主,如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出汗、
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口干、四肢发冷、尿频、失眠、多梦等。
2、临床分型
根据起病形式、临床特点和病程临床上可分为惊恐发作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为急性焦虑发作,发作时间短,表现为突然出现强烈的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广泛性焦虑症为广泛持久性焦虑, 焦虑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长,患儿上课紧张、怕被老师提问、怕成绩不好等, 也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特征分为分离性焦虑、过度焦虑反应和社交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担心亲人离开后会发生不幸,亲人不在时拒不就寝,拒绝上幼儿园或上学,勉强送去时哭闹并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过度焦虑反应表现为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和不切实际的烦恼。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担心学习成绩差、怕黑、怕孤独,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安、焦虑。患儿往往缺乏自信,对事物反应敏感,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社交性焦虑患儿表现为与人接触或处在新环境时出现持久而过度的紧张不安、害怕,并试图回避,恐惧上幼儿园或上学, 有明显的社交和适应困难。
诊断
焦虑症可根据临床特点、起病形式、病程和患儿的情绪体验作出诊断。
1、惊恐发作的DSM-Ⅳ诊断标准:一段时间的极度害怕或不舒服,有以下4种以上症状突然发生,并在10min内达到顶峰。(1)心悸、心慌或心率加快;(2)出汗; (3)颤抖;(4)觉得气短或胸闷;(5)窒息感;(6)胸痛或不舒服;(7)恶心或腹部不适;(8)感到头晕、站不稳、头重脚轻或晕到;(9)环境解体(非现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10)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11)害怕即将死亡;(12)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13)寒颤或
潮热。
2、广泛性焦虑症的DSM-Ⅳ诊断标准:(1)至少在6个月以上的多数日子里,对不少事件和活动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心;(2)发现难以控制住自己不去担心;(3)这种焦虑和担心都伴有以下6种症状之1项以上: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容易疲倦、思想难以集中或头脑一下子变得空白、激惹、肌肉紧张、
睡眠障碍;(4)这种焦虑和担心不仅限于某种轴Ⅰ精神障碍上;(5)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如药物)或一般躯体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也排除
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可能。
治疗
以综合治疗为原则,以
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首先了解并消除引起焦虑症的原因,改善家庭与学校环境,创造有利于患儿的适应过程与环境,减轻患儿压力,增强自信。对于10岁以上的患儿予认知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松弛治疗可使生理性警醒水平降低,以减轻紧张、焦虑情绪,但年幼儿对此治疗理解与自我调节有困难,不易进行,而游戏和音乐疗法可取得一定疗效。对于有焦虑倾向的父母,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本身的个性弱点对患儿产生的不利影响,他们必须同时接受治疗。对于严重的焦虑症患儿,应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如应用丁螺环酮、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以及抗抑郁药如多虑平、西酞普兰、舍曲林等。
儿童恐怖症
概述
恐怖症(phobia)是对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伴有焦虑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而患儿遇到的事物与情境并无危险或有一定的危险,但其表现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并由此产生回避、退缩行为而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社交等。这种恐惧具有显著的发育阶段特定性。
该障碍的患病率目前尚无确切报道。
该障碍的产生与儿童气质、意外事件的惊吓等有关。间接的创伤经验和信息传达,对该障碍的产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因
社会学习理论这种良性的和不确定的刺激所引起的不合理反应是学习得来的。精神分析学说这是由潜意识内冲突产生焦虑,而又移置和外表化于所害怕的物体和境遇所致。发展学说提示对恐惧、焦虑应在发展的过程中理解,它们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合理,而在另一段时期内不合理。相互影响学说恐怖是发生和保持在特定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的。另有学者认为
恐怖症与患儿存在的素质因素有关,如个性内向、胆怯、依赖性强,遇事易产生焦虑等。经历或目睹意外事件(如车祸、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是
恐怖症的诱因之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患儿对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产生异常强烈、持久的恐惧,明知恐怖对象对自身无危险,但无法自制恐惧与焦虑情绪,内心极其痛苦。根据恐怖对象临床上分为动物恐怖、疾病恐怖、社交恐怖、特殊环境恐怖(如高处、学校、黑暗、广场等)。(2)患儿有回避行为,往往有逃离恐怖现场的行为。(3)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如心慌、呼吸急促、出汗、血压升高等。
诊断
患儿对某物(人)或处境感到害怕,并出现异常强烈的焦虑反应或回避行为,并严重干扰其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患儿为此苦恼,并排除了其他精神障碍,可予以诊断。
1、特殊恐怖症的DSM-Ⅳ诊断标准:(1)由于存在或预期某种特殊物体或情景而出现的过度或不合理的显著而持续的害怕;(2)一接触所恐惧的刺激,几乎毫无例外地立即发生焦虑反应,采取一种仅限于此情景或由此情景所诱发的惊恐发作形式。这种焦虑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紧紧拖住他人;(3)患儿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情景,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忍耐着;(4)这种对所恐怖的情景的避免、焦虑或痛苦烦恼,会显著地干扰个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或关系,或者对这种恐怖感到显著的痛苦烦恼;(5)应有至少6个月病期;(6)这种伴于特殊物体或情景的焦虑、惊恐发作或恐怖性避免,都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如
强迫症(如对污染有强迫思维的患儿在接触脏物时的害怕)、社交恐怖症(因害怕、窘迫、难堪而避免社交场合)等。
社交恐怖症的DSM-Ⅳ诊断标准:(1)在与熟悉的人们作与年龄相称的社交关系时发生问题,或在同伴中出现焦虑;(2)处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几乎必然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因而可能采取限止这个场合或为此场合所诱发的形式。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从有不熟悉人们的场合退缩出来等;(3)患儿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场合,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而忍耐着;(4)这种对所恐怖情景的设法避免、焦虑或痛苦烦恼,显著地干扰个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或关系,或者对这种恐怖感到显著的痛苦烦恼;(5)应有至少6个月病期;(6)这种害怕或逃避都不是某种物质(如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反应,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如分离性焦虑障碍、某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或分裂样
人格障碍)。(7)如存在某种一般躯体情况或其他精神障碍,那么“在与熟悉的人们作与年龄相称的社交关系时发生问题,或在同伴中出现焦虑”也与之无关。
治疗
需综合治疗,以
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包括系统脱敏法、实践脱敏法、冲击疗法、暴露疗法、正性强化法、示范法等)结合支持疗法、认知治疗、松弛治疗及音乐与游戏疗法,一般可取得较好疗效。对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予小剂量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
儿童抑郁症
概述
儿童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masked)症状、恐怖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
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一般来讲,学龄前儿童
抑郁症患病率很低,约为0.3% ,青少年期约在2%~8%之间,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有增加趋势,而且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率中所占的重要性已为多数学者所共认。
2、心理社会因素:关于心理社会因素对儿童抑郁症的影响,有以下三种观点:(1)亲代对子代的影响,亲代的抑郁症可以影响到子代的生活环境、使子代出现抑郁症状、疏远亲子关系、家庭气氛不和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症。(2)早年急性生活事件如丧失父母、生活困难、逆境、易患素质是儿童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中逆境对儿童的影响不仅是困难、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困难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懦弱的态度和信心不足会促使儿童出现抑郁心情。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如父母离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战争、身处集中营、躯体虐待、性虐待和心理虐待,都意味着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重要致病作用。(3)从心理学机制上讲,习得的无助感是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机制。无助感往往给人带来对期望的等待,无望的等待就会导致情绪抑郁,产生消极认知活动,对自己和自己的前途、周围的世界产生消极观。
3、精神生化异常:目前基本一致的假设认为抑郁症患儿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低下,形成这种观点的理由有:所有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神经细胞之间)单胺递质在耗竭的药物都可以引起抑郁症状。有效的抗抑郁剂都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再回收,使该部位的神经递质水平增加,从而达到消除症状之目的。
临床表现
婴儿期抑郁主要是因为婴儿与父母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的啼哭、易激动、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当与母亲重新团聚后,这种症状可以消失。Spitz称为婴儿依恋性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
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严重者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疼、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
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
品行障碍”。
诊断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的成年人精神病学诊断和分类系统如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来帮助评估和诊断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在诊断和评估前常遵循以下诊断步骤:
1、全面了解病史:包括围产期情况、生长发育过程、家庭及社会环境背景、家族精神病史、亲子关系、适应能力、学业情况、躯体情况、性格特点及有无重大精神刺激等。询问对象除患儿父母及患儿本身外还应包括保姆、教师及其他亲属。
2、详细的精神和躯体检查:由于儿童用言语描述自己情感体验能力差,医师主要通过观察其面部表情、姿势、动作、词语量、语言语调和活动情况来综合判断,要结合病史反复验证,排除干扰因素,最后确定症状。
3、必要的辅助检查:重点是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脑CT、
脑电图检查、DST(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作为诊断参考。
治疗
一些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却在数周内自愈,有明显抑郁症症状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持续6周以上时需要干预和治疗,常用治疗方法有抗抑郁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
心理治疗。
1、抗郁郁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研究发现对儿童期抑郁症,TCAs和安慰剂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对青少年期抑郁症TCAs疗效略高于安慰剂,还发现TCAs对儿童、青少年有潜在的心脏毒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弊大于利,多数专家建议不再用于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治疗的一线用药。
(2)新型抗抑郁剂 近来新型抗抑郁剂渐渐取代了TCAs对成人抑郁症的治疗,调查还发现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广泛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治疗,且处方量逐年增加。虽然在2004年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部(FDA),发出警告SSRIs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增加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要求制药公司对此在说明书上采用黑色标记以示警告。但2007年最新研究发现采用新型抗抑郁剂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利大于弊。在SSRIs中,氟西汀(Fluoxetine) 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疗效确实,帕罗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证据不足,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证据也不十分充分,但研究建议在氟西汀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舍曲林。
2、电痉挛治疗
主要用于有自杀倾向或木僵、拒食的患儿。电痉挛治疗目前仍是防范自杀的应急手段。12岁以下儿童不宜选用。
研究证实许多设计严谨、结构完善的
心理治疗方法,如
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关系治疗(IPT) 、
家庭治疗、心理剧和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可以有效治疗成人抑郁症。其中
认知行为治疗(CBT)有大量证据表明可以有效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其他方法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儿童强迫症
概述
儿童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以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儿童期情绪障碍,占儿童与少年精神科住院与门诊病人的0.2%~1.2%。国外Flarment调查少年人口的患病率为0.8%,终身患病率为1.9%。1/3~1/2的成年
强迫症患者来自于儿童期。
儿童强迫症发病平均年龄在9岁~12岁,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
抽动障碍的患儿。低龄患儿男女之比为3.2:1,青春期后性别差异缩小。2/3的患儿被诊断后2-14年,仍持续有这种障碍。
病因
1、遗传因素:儿童OCD具有遗传易感性,Lenane( 1990) 发现OCD患者的20%的一级亲属可以诊断为OCD。在多发性抽动症与OCD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Pauls等发现在5~9岁起病的OCD儿童中,家庭成员患抽动症的比率更高。
2、脑损害:脑损害被认为是OCD的发病原因之一。引起基底节损伤的各种脑损害都可以引起OCD。
脑炎后帕金森疾病和亨庭顿舞蹈病患者发生OCD的比率增加。近年来发现OCD与
小舞蹈病之间存在相关,在有
小舞蹈病的儿童中OCD发生率增加。有人以CT检测发现,儿童期起病的OCD患者尾状核缩小,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摄影( PET)检查显示异常的局部葡萄糖代谢方式。虽然OCD的病因不明,但是许多线索提示与额叶、边缘叶、基底节功能失调有关。
3、神经递质异常: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能有效地治疗OCD,因此推论OCD 存在5-羟色胺功能紊乱。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也可能参与OCD的发病过程。
4、心理因素: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强迫症状源于性心理发展固着在肛门期,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家长要求儿童顺从,而儿童坚持不受约束的矛盾在儿童内心引起冲突,导致儿童产生敌意情绪,使性心理的发展固着或部分固着在这一阶段,强迫症状就是此期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
5、父母性格特征:早在1962年,Kanner就认识到强迫症儿童多数生活在父母过分十全十美的家庭中,父母具有循规蹈矩、按步就班、追求完美、不善改变等性格特征。
临床表现
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
1、强迫观念包括:(1)强迫怀疑。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被传染上了某种疾病、说了粗话、因为自己说坏话而被人误会等。(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说过的话、看过的场面等,在回忆时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断,就必须从头开始回忆,因怕人打扰自己的回忆而情绪烦燥。(3)强迫性穷思竭虑。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如沉溺于“为什么把人称人,而不把狗称人”的问题中。(4)强迫对立观念。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如“好”与“坏”、“美”与“丑”。
2、强迫行为包括:(1)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洗脸、洗袜子、刷牙等。(2)强迫计数。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路过的车辆和行人。(3)强迫性仪式动作。做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好”、“坏”或“某些特殊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要重新来做,直到认为满意了才停止。(4)强迫检查。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口袋中钱是否还在、门窗是否上销、自行车是否锁上等。强迫症状的出现往往伴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严重时会影响到患儿睡眠、社会交往、学习效率、饮食等多个方面。
诊断
根据DSM-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诊断依据包括以强迫性思维和(或)强迫性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认识到这些症状是过分与不现实的,因无法摆脱而苦恼不安(在年幼儿童可能不具备这一特点);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活动或交往等功能;排除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或强迫症状,不能以其他精神障碍所解释。
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大量强迫症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氯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等药效果较好。
2、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与
认知行为治疗是能成功地治疗儿童强迫症的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治疗者的经验选择各种具体治疗技术,如反应阻止( response prevention)、焦虑处理训练等,对于一些严重重复的、类似于抽动症状的仪式动作可以采用习惯反转训练( habit reversal)。
家庭治疗也是治疗强迫症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有家庭不和、父母婚姻有问题、家庭成员存在特殊问题、家庭成员之间角色混乱的患儿,更适合做
家庭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将家庭成员纳入治疗系统中,让所有行为问题都公开呈现出来,充分理解每个家庭成员怎样对强迫性行为产生影响,重新组织家庭关系,减轻患儿的强迫性行为,逐渐形成各种良性行为。
3、
家庭治疗:主要针对父母进行咨询指导,消除父母的焦虑,纠正其不当养育方法,鼓励父母建立典范行为来影响儿童,并配合好医师进行心理治疗。
儿童癔症
概述
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个体明显情绪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包括转换性障碍(conversiondisorder)和
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两者形式。普通人群患病率在3~10%之间。儿童
癔症有明显的集体发作特征,多发于学龄期,女童多发,农村患病率较城市高,经济文化落后地区集体癔病发作频率较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家族中的高发病率提示与遗传有关。
(2)
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儿童期癔症发作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更易促发。患儿性格具有幼稚特征,表现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轻浮、易受暗示等;导致前次发作的类同情景、事物、谈话内容等因素均具暗示作用,可诱导癔症再次发作。若有躯体疾病、月经期、疲劳、体弱、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容易促发。
集体发作往往出现在教室、课堂、操场、集体宿舍或医院病房内。相关诱因可导致集体性恐惧和焦虑而发作,如面临考试、教师过于严厉、计免注射、类似病人的表现、同班同学死亡或受伤、
脑膜炎流行等。而有些宗教迷信活动、灾难、突发生活事件、战争、社会变迁等也可促发集体癔症发作。
(3)儿童多为原始应激反应:兴奋性反应(哭闹、狂笑、烦躁等),抑制性反应(木僵、嗜睡、
瘫痪、失语等), 退化性反应(幼稚行为等)。在成人被认为是有目的反应,在遇困境时癔症发作以求摆脱困境。
临床表现
1、分离型癔症(dissociative type),呈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大哭大闹、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控等;较大儿童呈烦躁、哭闹、冲动、砸物、揪发、撕衣、或地上打滚抽搐。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作后有部分遗忘。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关注态度和程度有关;在人多且易引起周围人注意的地方,持续时间较长。
2、转换型癔症(conversion type)以痉挛发作、
瘫痪、失明失聪、失音等为主。如跌倒昏迷状,四肢挺直或角弓反张,四肢
瘫痪而不能走路或不能手活动,突然说不出话或声音嘶哑等。这类症状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前后出现。该型儿童少见,如有类似发作多受周围人发作的暗示影响。
癔症表现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症状无器质
性病变基础,无法用神经解剖学作解释。②症状变化的迅速性、反复性不符合器质性疾病的规律。③自我为中心,一般在引人注意的地点、时间内发作,症状夸大和具有表演性。④暗示性强,容易受自我或周围环境的暗示而发作,亦可因暗示而加重或好转。
诊断
1、具有分离型或转换型癔症的临床特征。
2、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依据。
3、有心理或情绪诱发依据,表现在时间上与应激事件、问题或紊乱的关系有明显联系(即使患儿否认这一点)。该症须与
癫痫发作、
反应性精神病和
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治疗
治疗应注意治疗个体化,即根椐患儿的个性、心理特点、病因、患儿所处的环境制定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治疗前医师首先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和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对家长与患儿分开询问病史,详细了解病因,以谈话形式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痛苦与矛盾,告知患儿该病可以治愈,重树自信;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及检查以免紧张、恐慌而加重症状;避免家长负性语言或行为暗示,消除导致癔症发作的负性精神因素。改善学校与家庭环境, 消除诱因。确立诊断后即予暗示治疗, 暗示治疗是癔症最有效方法之一, 也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予语言暗示,效果欠佳时可予药物暗示或针灸等。还可采取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法可使原诱发癔症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诱发作用,以达到减少发作或治愈的目的。对癔症集体发作应予集体心理治疗, 按病情、年龄及文化程度将患儿分成小组,选择集体游戏、讲座等形式,说明病因,消除紧张情绪,缓解躯体不适。
2、药物治疗:对癔症精神症状明显或痉挛发作者可予地西泮或小剂量新型抗精神病药。儿童不宜长期用药,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巩固病情。
3、其他治疗:对癔症痉挛发作、嗜睡状态、木僵状态者可采用人中、合谷、百会、内关、涌泉等穴位的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