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是连续出版的思想文化类丛书,由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等北京高校的青年学者主编,秉持儒家立场,坚持民间性、思想性、公益性,以弘扬儒学、提携后学为目标,旨在推动中国学术繁荣、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
《儒生》主要刊载中国大陆儒家的学术研究论文、思想文化评论以及社会活动方面的信息。《儒生》秉持公益性、独立性、民间性,既是儒门同道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各界认识当代儒生的窗口。儒家立场,儒学理念,儒教事业,是本书的宗旨。凡关切中国及人类命运的思想探索者、社会实践者、儒学服膺者,通过阅读本书应该会有所启发并有所益助。
任重,男,西历1972年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曾用名耿硎,网名“读书吹剑”。2004—2007年,参与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并任总版主,同时任《原道》辑刊编委。2006年,参与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并曾任总版主。同年,创办电子刊物《
儒家邮报》并任执行主编。2008年,创办儒家网和《儒生》并任主编。2012年,主编“
儒生文丛”。
自《儒生》创办之日起,编者便开始思考本书的学术和社会定位。第一卷、第二卷的相继出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亦得到儒门同道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以及许多珠玉良言。今日,对儒家学理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相关学术刊物和专著亦纷纷面世,但仍未能走出书斋、走向生活,于社会建设而言,影响甚微,建树不丰,实际成就乏善可陈。基于此种现状,若要复兴儒学,则必须打通学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使二者彼此交流、活泼互动,唯此方能促使儒家重新焕发活力。故从本卷起,编者即有意识地进行此方面的努力,着意于当代儒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赤诚谏议,或亲躬参与,或正心修行,既向读者全方位展现当代儒家风貌,亦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儒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尽管从事儒家弘道事业多年,从主持儒学联合论坛到创办《儒家邮报》,再至创办“儒家中国”网站、《儒生》并主编“儒生文丛”,这诸多事业均进行于繁忙的公务之余,如本卷的栏目设置及文章择选,亦是编者在每天上下班挤坐地铁途中思考完成的。虽说如此,并不敢容心潦草,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然,每天置身于拥挤喧闹、行色匆匆的人群中,也使自己的思考更活泼、更贴近现实和大众。
本卷终得付梓,并计划实施向高校国学类社团以及民间儒家社团赠书项目,以扩大受众、传播儒道、丰富社会的精神资粮,为文化重建尽一己之力。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很多未曾谋面、不留姓名的网友,他们与编者一样,一心向道,胸怀家国天下,不局限于一己之得失。正是他们的慷慨解囊、无私相助,促成了这些美业。同时,也感谢互联网,感谢网站论坛,感谢微博,它们不但为编者提供了与各地儒友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便利途径,也为编者拓展了筹募出版资助和赠阅图书项目经费更为广泛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