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蛹
中药药材
僵蛹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动、植物形态详白僵蚕条。 退热,止咳,化痰,镇静镇惊,消肿,以及调节神经,多与脂肪代谢。治癫痫,高热惊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遗尿,荨麻疹,高血清胆甾醇等。一般作为白僵蚕的代用品。
原形态
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中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资源分布:分布很广。性状: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轻脆,易碎,有霉菌味及特有的腥气。
制做方法
白僵菌在25~28℃下经斜面培养10~12天,再将菌种用煮茧液作液体扩大培养,在摇床上振荡36小时左右,使菌液呈均匀混浊状,即可接蛹。
另将蚕蛹洗净、烘干、破碎后,作为发酵底物,接种上述菌液。在25~28℃下,经过封闭培养或半裸露培养2~3天,再经浅盘裸露培养5~7天,使蚕蛹产生孢子而呈白色或白中带黄色,即成僵蛹。然后灭菌(90~100℃,2~3小时)、烘干。
化学成分
僵蚕含蛋白质67.44%,脂肪4.38%;此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作用。并含赖氨酸(lysine),亮氨酸(leuc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等17种氨基酸,镁、钙、锌等28种元素,以及变态活性融激素、促脱皮甾酮和一种色素3-羟基犬尿素(3-hydroxykynurenine),6-N-羟乙基腺嘌呤(6-N-hydroxyethyladenine)。白僵菌菌体含软白僵菌素(tenellin),白僵菌黄色素(bassianin),在培养中氮源顶替竭时,这种色素迅速积累。还含多种环缩醇酸肽类(cyclodepsipeptide)成分:白僵菌环四肽(bassianolide),白僵菌环三肽(beauverilide)A和B,白僵菌环缩醇酸肽(beauverolide)A、B、Ba、C、Ca、D、E、Ea、F、Fa、H、I、Ja、Ka;脂肪酸酰胺成分:棕榈酰胺(palmitamide),硬脂酰胺(stearamide);哌嗪-2-5-二酮(piperazine-2-5-dione)类成会:环(L-异亮氨酸-L-缬氨酸)二肽[cyclo(L-lle-L-Val)],环(L-异亮氨酸-L-异亮氨酸)二肽[cyclo(L-Ile-L-Ile)],环(L-丙氨酸-L-脯氨酸)二肽[cyclo(L-Ala-Pro)];类脂(lipid)成分,其中脂肪酸的组成主要是棕榈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以及少量的硬脂酸(stearic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acid)。此外,白僵菌至少能分泌三种水解酶即脂酶(lipase),蛋白酶(protease)和甲壳质酶(chitinase),能促进穿通受染幼虫表皮,还能合成溶纤维蛋白酶(fibrinolysin),并能利用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草酸铵(ammoniumoxalate),枸橼酸铵(ammoniumcitrate),酒石酸铵(ammoniumtartarate)作为氮源,但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机氮化合物。白僵菌除感染家蚕外,还侵袭玉米螟(Pyraustanubialis)、蜡蛾(Galleriamellonella)幼虫,并从中分离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昆虫毒素和环肽类昆虫毒素物质白僵菌素(beauverrician);还含甾体11α-羟基化酶系,用于合成类皮质激素(corticoids)。
药理作用
⒈抗惊厥:对小白鼠由硝酸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效果明显,与白僵蚕一致。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亦与白僵蚕一致。两个结果中僵蛹都略优于白僵蚕。
⒉抑菌作用:对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⒊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用50%僵蛹水煎液每日每只小白鼠经口灌胃0.2ml,效果明显,抑制率71.4%,p值小于0.05;用30%僵蛹液每日每只皮下注射0.18ml,P值小于0.05。效果明显。僵蚕水煎剂22.5g/kg时,能对抗士的宁诱发的小鼠强直惊厥;10-20g/kg时,对电休克、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无明显作用,也不影响小鼠自主及被动活动。除去成分草酸铵后,僵蚕的抗惊作用消失,表明草酸铵为其抗惊的有效成分。
毒性:给小白鼠按每2毫克/克体重服僵蛹22天,未出现死亡和病理现象。
功用主治
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⒈《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黚,男子阴疡病。
⒉《别录》: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未之,封疔肿,根当自出。
⒊《药性论》:治口噤,发汗,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
⒋《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
⒌《本草图经》:治中风,急喉痹,捣筛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
⒍《医学启源》:去皮肤间诸风。
⒎《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症结,妇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⒏《本草正》:治小儿疳蚀,牙龈溃烂,重舌,木舌。
⒐《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疹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顶,又治血淋崩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法与用量
制成片剂,每片0.3克,成人每日20~30片,分三次服。
养殖结束
用白僵病菌孢子接种在家蚕皮肤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使孢子发芽,侵入蚕体,因而发病毙僵,形成僵蚕。
⒈准备工作:接种前4-6天,将蚕房、蚕具清洁消毒,用2%浓度的福尔马林,加温至24℃以上,按每平方尺喷15ml,密闭24小时;亦可用0.2%赛力散、0.5%或1%石灰浆的混合剂,每平方尺喷洒25ml。
⒉接种:当蚕大眠(四眠)后,五龄响食前,取僵蚕洗液,或人工培养的白僵菌,调成均匀的浮悬液(天冷用温水,水温不超过32℃,天热用冷水),用单管式喷雾器,均匀地喷射到蚕体上,以蚕体见湿为度。下菌多少是生产僵蚕的一个关键。所以菌种数量应根据气候条件和饲育品种而定,广东增城地区每1mm⑶菌液中含8-10万个孢子左右,江苏无锡地区,一般1mm⑶菌液中含5-6万个孢子为宜。
⒊管理:接种时,饲育室要保湿保温,以干燥差0-1℃为标准,室温以25℃左右为宜。接种后15-20分钟第1次给桑,以后每隔5-6小时给1次,做到良桑饱食。温度和湿度是发僵率高低的关键之一,天热要降温,湿度不足要补湿,蚕僵死后应及时拾出,另窝摊放,保持温度和湿度,让其充分发僵。
临床应用
⒈治疗癫痫
用僵蛹片治疗各种类型癫痫100例,剂量同上,以15天为一疗程。服药半年后如无癫痫发作,可逐渐减量,以1/3剂量作维持量,连服1~2年以上。经2个月至2年观察,结果显效(发作停止或发作次数减少和发作程度减轻)26例,进步(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程度减轻)5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7%。初步观察:该品对原发性癫痫,大发作类型,年龄在30岁以内,病程在4年以内者疗效较好。一般服药4个疗程可收到一定疗效,但疗程长短与疗效不成正比。一般无副作用,仅少数因药物腥味而有恶心与上腹不适;3例出现痤疮样皮疹,于停药后2天内自然消退。
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观察51例,7天为一个疗程,有效43例。一般附药后1~2天退热,2~3天消肿。
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观察37例,体温下降多在用药后1~2天,最长4天。其中8例咽峡炎较重者,服药2天咽喉肿痛消失。
⒋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经治94例,服药后咳嗽减轻及痰液变稀者70例,但远期疗效较差。
⒌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对痰多的患者可使痰液变稀,有利于引流吸出。用僵蛹粉与全蝎、蜈蚣配成止痉散内服,对降温、止痉有一定作用。
⒍治疗遗尿症
观察26例,服药20~30天后,有效18例,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或消失,但部分患者停药后易复发。
⒎治疗荨麻疹
观察32例,服药7天后,7例未见复发,11例明显减轻,14例效果不明显。
⒏降低血清胆甾醇
试用于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脂肪肝等血清胆甾醇升高患者共25例,14例服药20~30天后,胆甾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β-脂蛋白比浊及α、β脂蛋白电泳下降。
此外,对肾炎血尿、颈淋巴结炎和脑炎后遗症、脑发育不全等疾患,亦有一定疗效。
临床应用
⒈清神散(《丹溪新法》)治风气壅上,头目不清,耳常重听。僵蚕、菊花各30g,荆芥羌活、木通、川芎、防风各15g,木香3g,甘草、石菖蒲各9g。上为末,每服9g,食后临卧,茶清调下。方中僵蚕配伍诸药有熄风止痉,驱风止痛的功效。
⒉单味研粉,每次以温开水送服10g,治多发性疖肿(对较大的疖肿,可辅以金黄软膏,调适量冰片粉外敷)。
⒊单味煎汤服,治喉痹,咽喉肿痛,碍于咽饮,痰涎胶著难出者。
相关选方
⒈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⒉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⒊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⒋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凋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⒌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白僵蚕一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一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为细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时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蚕散)
⒍治喉闭牙关不开者:白僵蚕,微炒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一钱。(《中藏经》)
⒎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⒏治空洞性肺结核:白僵蚕、白芨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⒐治风,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⒑治野火丹从背上两胁起:僵蚕二七枚,和慎火草捣涂之。(《产乳集验方》)
⒒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衣中白鱼、僵蚕等分。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⒓治肠风下血:僵蚕(炒,去嘴、足),乌梅肉(焙)各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一日三服。(《卫生杂兴》)
⒔治重舌、木舌:僵蚕一钱,黄连(蜜炒)二钱。为末,掺之,诞出为妙。(《积德堂经验方》)
⒕下奶:白僵蚕末两钱。酒调下,少顷以脂麻茶一钱热投之。(《经验后方》)
各家论述
⒈《本草经疏》:白僵蚕,《本经》味咸,《别录》辛平无毒,然详其用,应是辛胜咸劣,气微温之药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阳经。厥阴为风木之位,主藏血,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风热乘肝脏也,产后余痛,风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风寒,温能通行血脉,故主如上诸症也。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及诸疮瘢痕也。男子阴疡,风湿浸淫也,辛平能散风热,
兼能燥湿,是以主之。
⒉《药性论》:《日华子》、苏颂、元素皆取其性属阳,风热为阳邪,能入皮肤经络,发散诸邪热气也。
⒊《本草求真》: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故书载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痰。合姜汤调下以吐,假其辛热之力,以除风痰之害耳。又云能治丹毒瘙痒,亦是风与热炽,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则热自解。
⒋《本草思辨录》:白僵蚕,味辛气温而性燥,故治湿胜之风痰,而不治燥热之风痰。小儿惊痫夜啼,是肝热生风,又为痰湿所痼而阳不得伸,是以入夜弥甚。僵蚕劫痰湿而散肝风,故主之。至男子阴疡,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无非厥阴之风湿为患,无他奥义。
张寿颐:凡小儿惊痫夜啼,多属胎火上壅,郁热不通,宜降宜清,庶乎有豸。《本经》以僵蚕为是症主治,其为清肃降火之义,盖亦可想而知。《别录》以治崩中赤白,则为下焦郁热而设,清降之意,尤其昭然若揭。可知六朝以上是药主治之大旨,并不以为祛风解表之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1 11:20
目录
概述
原形态
生境分布
制做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