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石霜,生于1922年3月10日,河北省涿县黄各庄。初名傅月,后以字行。父傅秉衡、母张佩珊,家中薄有田产。兄弟姐妹六人,居末。著名画家,1992年8月24日,因心脏病逝世,葬于北京西山脚下佛山陵园。1994年遗作《三鱼图》为中南海收藏,并编入《
中南海珍藏画集》。
人物经历
1930-1939
1930年,8岁,入本村初级小学读书。
1934年,12岁,入涿县城内高小。
1936年,14岁,孑然一身进京,在私立四存中学读书。1937年丁丑15岁“七.七”
卢沟桥事变。
1938年,16岁,从陈玄庵(小溪)先生习画,时陈在中南海赁屋作画。
1939年,17岁,拜
齐白石先生为师,成为白石老人年纪最小的入室弟子。
1940-1949
1940年,18岁,入北京市师范学校学习。
1942年,20岁,就读期间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陈半丁先生为之题辞“后生可畏”。
1943年,21岁,在北京区华北棉产改进会任技术助理员。
1944年,22岁,完婚。妻汪振英,河北省涿州市豆庄前塘村人。
1945年,23岁,
抗日战争胜利。在私营亚洲皮毛棉业工厂任职员。工余习画。
1947年,25岁,在私营中国皮毛公司任职员。
1949年,27岁,新中国成立。任北京私立欣生小学教师,兼鼓楼文化馆工业夜校教师。习画不辍。
1950-1959
1950年,28岁,北京鼓楼文化馆教师。
1951年,29岁,在北京东四区职工业余学校任教师。
1952年,30岁,在东四文化馆任干部。画艺日进。
1955年,33岁,任文化馆宣传组组长。
1957年,35岁,“反右斗争”开始,蒙受不白之冤,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降职降薪,劳动改造。
1958年,36岁,京郊塘子村下发劳动。
1959年,37岁,在和平公社洼子大队干农活。
1960-1969
1960年,38岁,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开始。当拆迁工人,拉板车。在东郊农场干农活。于四平米小屋中作画,时以豆腐渣为食。
1961年,39岁,在北京市新华书店东单服务部当职工,“摘帽右派”。工作之余,读书作画以自慰。
1966年,44岁,女儿傅永梅出生。“
文化大革命”来临,社会动乱。每日出则三缄其口,归则惶惶不安。家中收藏的吴昌硕、
张大千、
齐白石等人画作被洗劫一空。
1970-1979
1972年,50岁,潜心研习丹青,画作常赠送亲朋好友。
1976年,54岁,粉碎“四人帮”。画菊花、美酒、螃蟹为内容的“赏秋图”,以表心愿。
1977年,55岁,工余授徒教画。
1978年,56岁,“右派”冤案平反。
1979年,57岁,画名渐起。
1980-1989
1980年,58岁,加入北京东城区书画研究会。
1982年,60岁,画名日隆。《牡丹图》作为国礼赠日本首相
铃木善幸及夫人,与胡爽庵、
卢光照先生联袂在北京颐和园举办“三老画展”。
1983年,61岁,退休,创作20.5尺《百虾图》长卷。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讲课。1984年甲子62岁加入
中国农工民主党。为北京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起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书画义买活动进行赞助。
1985年,63岁,赴山东烟台作画。游山西太原、临汾等地。北京东方书画社成立,任副社长。1986年丙寅64岁在日本东京中日友好会馆展出作品。参加广东、东莞、深圳书画展。
1987年,65岁,为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落成赠画。向
吉林省图书馆捐画。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出《生命的长河-访画家傅石霜》记录片。
1988年,66岁,为首届中国农民书画展发起人之一,并担任画展评委。任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为十一届亚运会集资捐画。
1989年,67岁,创作日富。作品被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收藏。《鳜鱼》一画选入《南方日报藏画选》任全国邮电美术书法大赛评委。传记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百人》和《涿州人物录》等书。游山东潍坊等地。
1990-1999
1990年,68岁,应邀赴新加坡讲学、举办个人画展,参加《
仓颉、
杜康故里书画展》。参加《中国医药学百书百画展》,被
门头沟区政协书画室聘为顾问。作品编入《国际商报创刊五周年纪念画册》,为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楼落成赠画。
1991年,69岁,为
世界红十字日、
国际护士节献作品。游览浙江宁波、象山等地。为救助洪涝灾区捐画。作品被
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1992年,70岁,作品《大吉图》收入《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作品《寿酒》收入中国书画家《世上桃园书画集》。为修建湖南湘潭
齐白石纪念馆赠画。兼任石景山政协书画室顾问。作品为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等单位收藏。
逝去哀荣
1992年8月24日,因心脏病逝世,葬于北京西山脚下佛山陵园。1994年,遗作《三鱼图》为中南海收藏,并编入《
中南海珍藏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