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显明(1900年—1936年2月17日),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师长,黑龙江省
双城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傅显明组织抗日武装队伍,后率部加入
王德林领导的救国军,任副连长、连长。1933年,救国军被打散,傅显明仍然率部在
宁安、
东宁等地坚持抗日斗争。同年冬,傅显明任救国军第十四旅第一团团长。1934年春,傅显明率部加入
周保中组建的绥宁反日同盟军,参加了粉碎日伪军秋冬两季大“讨伐”的战斗。1935年2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傅显明任第二师师长兼第四团团长,率部在钱胖子沟、宁安、三道河子、东京城和
汪清小城子等地多次与日伪军交战。1936年1月,第五军主力部队向
中东铁路道北转移,第二师担任先遣任务,赴
穆棱、
密山一带开辟新的游击区。2月,部队改编为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傅显明仍任第二师师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0,傅显明出生于黑龙江省
双城县一个贫苦的满族农民家庭。傅显明七岁亡母,十二岁丧父,由于家境困难,未能上学读书,终年跟随兄嫂下地劳动。
1916年,傅显明16岁时,因不甘忍受地主的剥削,逃到
宁安县城,先后在鞋铺和商店里当杂役工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1927年,傅显明因店主盘剥压榨过甚,离开宁安,从戎入伍,在
中东铁路沿线十八旅当兵,后回到宁安二区,在芦家屯、卧龙屯警察署当巡警。
抗日战争时期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和
中共满洲省委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和国民党的投降卖国政策,号召工农劳苦大众武装起来,开展游击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后,到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激起了东北人民的愤怒。这时,傅显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之下,加上见到国土沦陷、日军横行、同胞惨遭蹂躏杀戮的残酷现实,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决心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斗争。他奔走各地,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以唤起群众的觉悟,同时为拉队伍做准备。
1932年初,傅显明收集了几十支枪,与好友杨永山(报字“青山”)一起,团结宁安二区芦家屯、卧龙屯等地的爱国民众,组成抗日武装队伍,举行抗日起义。当时在吉东地区,抗日爱国将领
王德林领导的救国军影响较大,很多自发抗日的队伍都投奔了救国军。在救国军前方总指挥吴义成的队伍从
敦化来到宁安时,傅显明也率队参加了救国军,担任少尉副连长,率部活动于
安图、敦化、
额穆、宁安等地。由于傅显明作战英勇,屡建奇功,颇得救国军领导的器重,不久便提升为连长。
1933年初,日军进攻在
中东铁路东线活动的救国军。由于救国军的上层领导在军事上不统一,在政治上有很多人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影响,同时因为没有重视群众路线,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使这一曾经发展到数万人的队伍很快溃散了。王德林等上层领导人率领一部分队伍和伤员家眷撤入苏联,留下一部分队伍坚持斗争。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吉东地区。在危急情况下,傅显明继续率部坚持抗日,随
柴世荣等率部返回安图,去找在吴义成手下任职的救国军总参谋长
周保中。之后,傅显明率部活动于安图、宁安、
东宁等地。3月,傅显明率部参加了
三岔口战斗。6月16日,傅显明参加了攻克安图县城的战斗。从安图县城撤出后转战于东宁一带。当年秋,东宁县城失守后,救国军残部士气更加低落,有的逃跑,有的投降。决心坚持抗日的队伍因没有统一的领导,均独立进行活动。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许多抗日队伍按照传统纷纷报了“山头”。傅显明报号“占中华”,率领一百五十余人活动于宁安东南山一带。这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领导群众和反日队伍坚持抗日斗争,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局曾派了一些党员到流散在吉东地区的反日队伍中进行工作。当时,吉东局派张建东到宁安东南山的救国军
柴世荣、傅显明、
王汝起、
王毓峰等残部和反日山林队中进行联合抗日的工作。此时,傅显明坚决拥护中共提出的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积极靠近党派去的同志,并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的要求。同时,吉东局党组织指定
李荆璞(报号“平南洋”)领导的“宁安工农义务队”党支部,召开在宁安一带继续坚持抗日的救国军残部和反日山林队首领会议。傅显明积极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订立了共同抗日公约,通过了不投降的决议,共同决定处理了有投降倾向的个别队头。此后,傅显明就与党直接领导下的李荆璞的宁安工农义务队共同活动在宁安县各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通过两年来的斗争实践,傅显明进一步明白:只有依靠群众,只有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打败敌人,取得抗日斗争的胜利。所以,他每到一处,就向当地群众讲:“我们队伍就是你们的队伍,我们两下团结一条心,目贼是不足怕的!”傅显明要求他的队伍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使他的队伍同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群众中到处流传着“没有法,去找占中华,有了他,俺们笑哈哈”的歌谣。由于傅显明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他的队伍迅速地发展起来,多则达到四百余人,并不断地给宁安等地的日伪军以有力打击。同年冬,傅显明率队同其他反日队伍一起进攻
汪清大甸子时,他的队伍战斗在前,傅显明本人也身先士卒。因为他作战英勇,屡建战功,又被推举为救国军第十四旅第一团团长(旅长
史忠恒)。此后,傅显明的队伍便以“傅团”著称于宁安、东宁、东满等地。在同日伪军作战时,傅显明总是率领本团战士高喊口号冲锋在前,因此他在战士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战士们在傅显明的实际行动的影响下,都能勇敢战斗,不怕牺牲。
1934年春,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加强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建立党在各种反日队伍中的领导权的指示,吉东局作出了贯彻省委指示、组织绥宁反日同盟军的决议。由周保中出面,在宁安东南乡召开了各种反日队伍代表会议。会议上通过了一致抗日的纲领,决定以李荆璞率领的宁安工农义务队为基础,联合救国军残部和一部分反日山林队,组成了绥宁反日同盟军。傅显明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坚决拥护党提出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率领全团参加了绥宁反日同盟军。几年来的戎马生活,使傅显明思想起了很大变化。他坚定不移地认为如果要坚持抗日斗争,必须与共产党合作,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从此以后,傅显明便在绥宁反日同盟军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绥宁反日同盟军组成之初,主要活动在宁安县各地。傅显明的队伍就在宁安二道河子、天桥岭、二站等地收缴反动的地方武装,解决汉奸走狗,与日伪军的“讨伐”队进行战斗。他曾率部在风水山和团山子与日伪军讨伐队作战,打死日军十余名。绥宁反日同盟军组成之后,于4、5月份,同盟军党委决定:除留守一部分队伍在宁安外,将大部分队伍派往东满等地进行游击活动。傅显明率领的“傅团”被编为东满派遣队。东满派遣队于6月15日由周保中率领赴东满,于20日到达绥芬镇。部队与东满特委共同研究决定,去
汪清县会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进攻汪清大甸子。汪清大甸子战斗之后,傅显明又随周保中返回宁安,参加了绥宁反日同盟军粉碎日伪军秋、冬季两次大“讨伐”的战斗。1934年秋至1935年春两次大讨伐中,日本侵略者除了在军事上调来大批日伪军向抗日部队进攻外,在政治上进行欺骗宣传,提出“专打平南洋、游击队,不打山林队”的口号,以破坏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在经济上实行封锁政策,归屯并户,制造无人区,以断绝抗日队伍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企图消灭绥宁反日同盟军的各支抗日队伍。在这种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同盟军的队伍发生了动摇、逃跑,乃至投降等现象。但是,傅显明在同盟军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同敌人坚持战斗,直至两次反讨伐斗争的最后胜利。
1935年2月,吉东特委、宁安县委和绥宁反日同盟军党委共同决定,将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周保中,先后编成两个师,七个团,十九个连,共九百三十余人。傅显明率领的“傅团”被改编为第二师,傅显明任第二师师长兼第四团团长。经过三年多艰苦的战争生活的锻炼和考验,傅显明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为民族解放抗日到底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不移,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早已向党表明的心愿。五军主要活动在宁安县内,先后与日伪军进行十余次战斗。傅显明率领的五军二师先后袭击了马厂的日本国道局和石头河子车站的日本守备队。五军编成后,全军队伍都集中在宁安县内。宁安是日本侵略者在吉东地区统治的中心。4月,根据吉东特委的提议和过去游击活动的经验,五军党委决定,将队伍分散到三个地区进行活动,以开辟新的游击区。傅显明率领的五军二师大部和一师一部为宁安留守部队,同五军军部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一部分队伍,以宁安游击根据地为中心,活动在
额穆、敦化、
穆棱、东宁、汪清等地。留守部队军事上由柴世荣、傅显明负责,政治上由胡仁、
陈翰章负责。从1935年到1936年初,针对日伪军的秋、冬季大“讨伐”展开了游击战斗。在此期间,傅显明亲自指挥很多的战斗。他曾率五军部队五十余人在宁安团山子与超过两倍于抗日队伍的日军作战,打死日军十余人,缴获一批枪支物资。不久,他又率五军留守部队与五军军部共同将钱胖子沟伪警备旅缴械,得步枪九十二支。
1936年1月,傅显明率五军基干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的部分队伍将宁安三道河子伪警备旅缴械,得步枪四十二支,轻机枪两挺,子弹两万余发,军需物资甚多。他还曾指挥过宁安东京城和汪清小城子等战斗,均取得胜利。当时,日本侵略者对吉东地区的统治更加残酷了。军事上由过去的短期“讨伐”改为长期的不间断的“讨伐”;政治上继续破坏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经济上进一步实施封锁政策。为了防止人民群众暗中给抗日部队送给养,对一切生活必需品实行“配给制”,特别是布匹、棉花和食盐都各有限额,不准多卖一尺布、一斤盐,企图将抗日部队饿死、冻死在山里。这时,抗日部队在弹药、给养和相互联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吉东特委尽可能开辟新的游击区的提议,1月20日,五军党委特别会议决定:五军主力部队向
中东铁路道北转移。傅显明领导的五军二师担任先遣任务。傅显明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这一重要任务,立即将妻子柏玉清和岳母全家从宁安转移到
密山县平阳镇隐居起来。之后,傅显明便率领五军二师部队向穆稜、密山、
依兰方向活动。部队到达穆稜县以后,傅显明将队伍分成几个部分继续前进。傅显明率领六十余人向密山方向前进。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为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傅显明仍任第二师师长。
牺牲
1936年2月17日,傅显明率队伍活动到密山县黄泥河子煤矿附近,攻打煤矿时,因对当地地理环境和群众不熟悉,被超出自己众多力量的日伪军包围追击。傅显明亲率两个连冒着敌人的炮火反复冲锋,肉搏数次,不幸中弹受伤,虽立即运回医院,终因负伤太重,壮烈牺牲,年仅36岁。此次战斗,傅显明以下十九名同志壮烈牺牲。
纪念
1937年7月10日,曾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
陈潭秋化名徐杰为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悼东北抗日烈士
夏云杰、
陈荣久、
李红光、
史忠恒、傅显明诸同志》一文,发表于
《救国时报》第二版,联名签发的还有
陈云(史平)、
邓发(方林)、
吴玉章(王荣)、
曾山(唐古)、
滕代远(李光)、
李立三(李明)等。
2015年8月24日,傅显明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