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陈列馆
傅斯年陈列馆
1993年聊城市政府决定成立“傅斯年陈列馆”,1994年程思远副委员长专门为傅斯年陈列馆寄来了题词:“傅公高风亮节,足为后世楷模”。季羡林先生为傅斯年陈列馆题写了匾额。
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及历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对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教育学等造诣精深、贡献巨大,被誉为学术界的“通才”。傅斯年先生曾为国共两党和谈积奔走。1945年4月,毛主席提出的把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人士的拥护和响应,同年7月,傅斯年,褚辅成、黄炎培等6人以民主人士身份到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进行了会谈。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社会活动家,傅斯年先生在中国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1950年1月,傅斯年先生就任于台湾大学校长,12月20日,患脑溢血病逝于台湾,时年55岁。
影响
他提出的“东夷西夏”说和“近代史就是史料史”对当代中国史学界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
展览与藏品
傅斯年陈列馆大门
傅斯年陈列馆坐落于聊城市东关大街111号
仁义胡同
清朝傅家人与邻居产生纠纷,后因傅以渐“千里来书为堵墙”一诗化解双方矛盾,传为佳话。
傅式祠堂
傅家祭祀先人的地方。
傅斯年生平陈列展
详尽讲述了傅斯年先生的一生。
傅斯年陈列馆院内景色
傅斯年铜像及展厅外景、景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6:0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