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合苟容,出自《
荀子·臣道》
汉语成语。也是一则来源于战国时期荀子及其弟子的成语故事,意思是为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用来指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其中,《荀子·臣道》论述了臣子的类别、作用以及须遵循的原则。臣子的类别分为态臣、篡臣、功臣、圣臣。臣子的表现可分为大忠、次忠、下忠及国贼,这样,臣子的作用就体现在“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正因为如此,君主应谨慎地选择臣子,应有识人之明,不可误入“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之人的奉迎之中。作为臣子的基本原则是“从道不从君”,故臣子应尽其谏诤、辅佐之责任。
偷合苟容是一个奸谋。是那些贪求官宦、利禄,苟全性命,不讲贞节之人,曲意迎合别人,以求容身之计。这些人大多是不讲道德、不讲信义之人;也有一些是背信弃义、认贼作父、利欲熏心之人,还有一些是贪生怕死、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之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宦海生涯中,使用此谋略求取容身、化险为夷之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的下场,多是可悲的。这些人的人格,多为历史所不齿。偷合苟容可能可以暂时保全一个人的名利、地位,但偷合苟容也会为其埋下了祸根、敲响了丧钟。奸佞的野心是无止境的,偷合苟容并不一定能保全名利、地位和性命。对偷合苟容之徒,正直善良的人们要慎而防之。
唐·
赵蕤《长短经》:“孙卿曰:‘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国之贼也。’”
宋·
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
新唐书·吴兢传》:“臣诚恐天下骨硬士以说言为戒,挠直就曲,斫方为刓,偷合苟容,不复能尽节志身,纳君于道矣。”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十·论都昌创寨札子》:“夫论事不论其利害之实,而欲因陋就简,偷合取容,以徇目前一切之计,此乃世俗浅陋之常谈,宜不足以惑高明之听”。
清·毕沅《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三年》:“绍圣之初,陛下躬亲总揽,则又欲变其趋而偷合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