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危
词语
倾危,拼音是qīng wēi,注音是ㄑㄧㄥ ㄨㄟ,汉语词语,意思是倾斜欲倒。
解释
1、
狡诈
。2、指
险诈
的人。3、
倾覆
;倾侧危险。4、
倾斜
欲倒。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赞》:“夫张仪 之行事甚於 苏秦 ……要之此两人真
倾危之士
哉!”
《明史·徐有贞传》:“此议南迁徐珵 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
清 刘大櫆 《书<战国策>后》:“下逮七国,
诈谋
剧而倾危之士起。”
《
礼记
·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唐
孔颖达
疏:“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
倾危
之事,以徼求
荣幸
之道。”
唐·杜甫 《石笋行》:“政化
错迕
失
大体
,坐看倾危受
厚恩
。”
汉·贾谊 《新书·过秦下》:“借使 秦王论上世之事,并 殷 周 之迹,以御其政,后虽有
淫骄
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周书·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
问鼎
。”
清·方苞《跋石斋黄公手札》:“庄烈愍帝 嗣位於国势倾危之日。”
郑振铎 《
取火者的逮捕
》:“一个严重的神国倾危的预警,突现于他的心上。”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倾危嗟幕燕,
隐晦
诮泥龟。喻士逢明主,
才猷
得所施。
宋·李澄叟 《画山水诀》:“山
高峻
无使倾危,水深远勿教穷涸。”
参考资料
倾危
.查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8 09:36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