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虫
古代所称的“五虫”之一
倮虫,常见于中国古文记载中。古代所称的“五虫”之一,总称无羽毛鳞甲蔽身的动物(倮同裸)。有时也专指人类。
解释
古代动物类别。古代所称的“五虫”之一,总称无羽毛鳞甲蔽身的动物(倮同裸)。有时也专指人类。
出处
大戴礼记·易本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礼记·月令》:“其虫倮。”孙希旦集解:“凡物之无羽、毛、鳞、介,若鼃(蛙)、螾(蚓)之属,皆倮虫也。而人则倮虫之最灵者。”
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司天,倮虫静,鳞虫育,羽虫不成。”
汉王充 《论衡·遭虎》:“夫虎,毛虫;人,倮虫。毛虫饥,食倮虫,何变之有?”
龚自珍 《释风》:“且吾与子何物?固曰:倮虫。”
也作“蠃虫”。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时则有蠃虫之孽。”颜师古注:“螽、螟之类。无鳞甲毛羽,故谓之蠃虫也。”
参考资料
倮虫.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6 22:39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