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是指明代到清代流浪武士使用的
日本刀。这种日本刀以劈砍术见长,攻守兼备,多以双手握刀方式使用。
外观用法
倭刀和其他短兵器比较的优点。即:
(1)具有用于劈砍的理想形状
(2)材质好,用优质钢材制成
(3)重量轻,使用得手、灵活等等
毛皮倭刀,沙狐皮称之为“倭刀”,贵逊元狐。古代有“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穿倭刀”之说。《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贾府被抄物品中就有“元狐帽沿十副, 倭刀帽沿十二副……”。
沙狐的腹下皮名“天马皮”,颔下皮名“乌云豹”,皆贵重。
制作工艺
倭刀的制作工艺是一项浩大工程,由于无法规模化生产,从材料准备到铸造出成品倭刀,这期间就需要动用当时日本的一个村的所有手工艺者和村民的努力,他们分工好每一户家庭要制作的配件,这能够提高倭刀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即使这样,一把完整的倭刀做出来也需要100多天的时日,所以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是很大的。因此一把倭刀的价格之高也是其他冷兵器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倭刀之锋利也能够用“犀利”两个字来描述,其锋利程度如剃刀一般。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又公(袁可立)为苏理时,以汛期出海澨。有李弁者邀公饮,示二倭刀,公谛视还之。”
历史来源
关于日本刀(太刀和打刀)主要有两种起源的说法
1、最早日本刀的原型是中国唐代时的
唐刀。唐刀最早是没有弧度的,在唐代末期时出现了一些带有略微弧度的唐刀。(基本核实是错误的,从
西魏权臣
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
北周、
隋、
唐初继续沿用的府兵制决定了唐代刀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所以来自唐代刀更多只是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
而后在宋代前后,日本根据工艺的发展出具有独特形状的日本刀,而且出口给中国大陆。但是,那时候输入国内的日本刀,并不是用于实战的兵器,只是一种供欣赏的艺术品。
2、也有说法是日本刀来源于北方北海道岛原住民虾夷族所铸蕨手刀,主要的依据是在出土的古坟时代(公元300-公元538)的刀剑中发现的蕨手刀和日本刀已经有了直刀的形制,而唐朝建立则在公元618年。
这种兵器在历史上多是作为作战副兵器,或者是指挥刀使用。在大规模战争中并不适用。它的刃宽太窄,在当时锻造工艺不成熟的情况下它的强度系数远远比不上一柄廉价的大刀,如果使用这种倭刀在战争中进行高强度的对抗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大规模战争里很少出现这种兵器。而且日本的资源并不丰富,锻造一把倭刀所需要的资源能够锻造多把普通大刀。当时在日本多使用的是一些长柄武器。只有室町末期和江户时期的武士和浪人作为兵器随身佩戴。它多用于单打独斗时使用。
就文献所知倭刀最早传入中国是在于宋代,但当时只是当作收藏品一样的使用。
倭刀是明朝中期产生的重大的军事变革和交易的产物。当时中国沿海的明朝军与内战后出国流亡抢劫的日本武士集团
倭寇交战时,原本使用的兵器难以与倭寇的日本刀对抗(此日本刀应该是野太刀的刀种,明朝时在对应日本战场相对比较实用的加长型日本刀)。抗倭名将戚继光曾有“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之叹。
倭寇成为明朝军队心头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倭寇很重视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几位有先见之明的将领认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轻盈敏捷、刀身又锋利,在许多方面皆占尽优势,无往不利。
倭刀原本流行在江浙闽南一带,但是在中国北方京津一带,及东北关外地方,有少数武术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在研习双手刀法。在北方,称呼它为双手刀,或双手带。戚继光及戚家军被明朝政府移防至北方山海关镇边,以及清初,郑成功的军队在降清后,被移防至关外,被认为是双手刀法北传的起因。在北方,倭刀大部份是跟通背拳一起被传授,在形意拳门下,也有双手刀的传授。
写于清朝中叶的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作者文康于小说中称呼女主角十三妹的兵器是倭刀,可见倭刀的名称在清朝中叶仍然盛行。直到清朝中晚期,倭刀仍然是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