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家村位于
石村镇政府以西8公里,预备河以南,与博兴县相邻。全村耕地面积36.3公顷。有居民82户,301人。倪家村早在西汉时期就形成居民聚落,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倪家村为西汉御史大夫
倪宽故里。
位于广饶县城西1.5公里。唐史学家颜师古注《汉书》亦云:“倪宽,千乘郡千乘县人”,唐太宗令修《贞观氏族志》,把倪姓郡望定为千乘。倪宽墓今存积土高达6米,占地面积达1260余平方米。旧时墓地有祠堂庙宇多间,古树郁郁葱葱,被旧县志列为境内八景之一,有“倪冢秋烟”之称。
倪宽(?~前103),西汉武帝时人,武帝时的御史大夫,掌管副丞相事务,被誉为带经而锄的汉相。汉制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位居上卿。官俸与丞相同,故世称汉相倪宽。
倪宽是千乘郡千乘县(今广饶县城倪家村)人。幼曾跟随同乡儒生欧阳生学习今文《尚书》。因家境贫寒,曾以为人烧饭、打短工锄地等养家糊口。因酷爱学经,每当下地干活时,便将《尚书》挂在锄钩上,休息时诵读。为其乡里所称道,“带经而锄”的故事流传至今。由于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加之性情温和,恭谨谦让,被荐选为博士。先后被汉武帝任命为掌故、廷尉文学卒史、侍御史、中大夫、内史、御史大夫等职。在任期间,廉洁奉公,明法断狱,兴修水利,勤于耕战,成为一代名相。在相位9年,卒于官邸,太初三年(前101年)归葬千乘县(即今广饶)故里。据《汉书.倪宽传》载:“倪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以郡国选诣博士,后为御史大夫。”著作有《倪宽》9篇,《倪宽赋》2篇,《封禅颂》等,均已遗失。今广饶城1.5公里处有倪宽冢,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之司家村西,故称司家村遗址。这是春秋时期建立的县邑之城。《元和郡县志》载:是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而得名。战国时期,在其城西与博昌县的交界处,乐毅率燕军与齐师在此进行过一次恶战。《战国策》周赧王三十一年:“夫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即指此。千乘城向西距博昌城仅有13公里,《战国策》说“方数百里”,与此相合。
其治所在千乘县,为御史大夫倪宽和经学博士、今文《尚书》传人欧阳八博士故里。欧阳生,字和伯,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汉文帝时为掌故,受《尚书》于伏生,后传给同郡的倪宽。倪宽又传授给欧阳生的儿子,至欧阳生曾孙欧阳高。欧阳高,字子阳,为博士。欧阳高的孙子欧阳地余,汉宣帝时,以中庶子授太子经,后为博士。元帝即位后,欧阳地余升为少府。欧阳地余的少子欧阳政为王莽讲学大夫。东汉初年,裔孙欧阳歙复因传《尚书》显名,在郡教授数百人,后官至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