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六引宋王铚《跋范仲尹墓志》:“假名梅圣俞,毁及
范文正公,而天下骇然不服矣。且文正公与欧阳公梅公立朝同心,讵有异论?特圣俞子孙不耀,故挟之借重以欺世。”
明·
李贽《自刻序》:“既自刻矣,自表暴矣,而终不肯借重於人,倘有罪我者,其又若之何?”
瞿秋白《萧伯纳并非西洋唐伯虎》:“可是,又舍不得他这个‘老头儿’,偏偏还要借重他。”
清·
李渔《意中缘·入幕》:“我这幕府缺人,要借重先生秉笔。”
清·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老兄的
大才,兄弟是素来知道的。一向没有机会,所以拿你搁到如今,以后借重的地方还不少。
毛泽东《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还要团结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借重一切有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