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汉语一级字,读作dǎo、dào,最早见于篆文。本义指回到家中躺卧休息。后引申为因立不稳而坠落,垮台。又由本义引申为反置,反转,转换。以上读dǎo。又读dào,由反置,反转,转换引申为表示吃惊、反讽、加强语气 。又引申为反置容器顶端清空内容物。又引申为反置地,逆序地。
“至”是“到”的本字;“到”是“倒”的本字。至,甲骨文“图A”表示回到家中,倒在床上休息。“至”“图A” 的“回到家中”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人”“图B” 另造“到”“图C” 代替。“到”“图C” 的“回抵家中”本义消失后,篆文“图D”再一次加“人”“图E” 另造“倒”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中躺卧休息。
形声字。《说文》:“倒,仆也。从人,到声。” “仆”指仆倒。引申指失败、垮台。以上读dǎo。又读dào,指颠倒。《左传·宣公二年》:“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 《诗·齐风·东方未明》:“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又
《集韵》《韵会》刀号切。
《正韵》都导切。𠀤音到。《诗·齐风》: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礼·丧大记》:小敛之衣,祭服不倒。注:死者所用衣,多不尽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领,不倒也。《韩非子·难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