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多罗是佛学词汇,梵语为“su^tra”,巴利语为“sutta”,意译为“契经”,即上契佛理、下契众生机缘的经典。
词语释义
经,梵语叫“修多罗”,此云“契经”。怎么叫契经呢?契,契者合也,就是上契合诸佛的妙理,下契合众生的机缘。
经有五种的意思。以前我讲很多次了,不过这个意思都没有完全讲完。为什么呢?我预备每讲一部经的时候就加一点,一点一点地往上加。因为要是一次完全都讲出来,人记不了那么多,并且以后再听经,说:“哦,这个“经”字,我懂了,就是那么样子嘛!贯、摄、常、法,法师常常就是这么讲。”这次就不是这样子。这一次讲《弥陀经》,讲“经”字有五个意思:
第一、法本义。经,是法的根本。佛知道一切法的根本,所以必须要来说教;这个教,是法的根本,以四悉檀的方法来说这个经教。什么叫悉檀?悉,是普遍的意思;檀,是布施。所以悉檀,是普遍来布施给一切众生。这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有四种:
(一)世间悉檀:讲世间的法。
(二)对治悉檀:对治一切众生的毛病。
(三)为人悉檀:为一切众生来说法。
(四)第一义悉檀:以第一义来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
法本来是不可说的,没有法可说,因为以四悉檀的道理,所以佛才说法。这是法本的义。
第二、微发义。微,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那个微;发,发明,就是把那最微细的道理,发明出来。微发,一切玄妙的道理,你要是不讲,没有人知道。所以,经典就能发挥这最微妙的道理。
第三、涌泉义。经,犹如涌泉一样的。涌泉是个譬喻,经典就好像在地里头有水泉,水涌上来一样,滔滔不断的,所以这叫涌泉义。
第四,绳墨义。绳,就是一条绳的那个绳;墨,就是写字的墨。绳墨,是古来做木匠,或者石匠,必须要有那个墨斗。墨斗,就是在里边放上印色,放上墨,把线一拉出来,这个线上就有墨;再用手往前拎起来,往下把它一放,就有一趟线打出来了,这叫绳墨,也就是一种规矩。现在这种圆规的样子,也就是一种规矩,所谓“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必须要用规矩。这个经典呢,也就是人的一个规矩。这是绳墨的意思。
第五,结鬘义。结,就是结集经藏的“结”,也就是六结一亡的那个“结”。鬘,就是花鬘的鬘。结鬘,就是用种种的花,来结成一个花鬘,香花鬘。这个经典也犹如花鬘一样,所以这叫结鬘义。
“经” 有这五种的意思。
又者,这个经典是一个贯穿义。贯穿什么呢?贯穿所说的义理。
又者,这个经典是摄持义,摄持所应该教化的一切众生。
又者,这个经也就是一个方法。经者法也,这个法是从古到现在,人都依照这个法去修行。所以有法的意思。
又者,这个经是一个常的意思。常,就是恒常不变的。经典是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是天魔外道所不能破坏的,所以叫“经”,这是常意。
又有一个意思,经者径也,就是修行的一条径路。我们人无论想到什么地方去,必须要知道去的一条径路。 好像你想要到纽约去,你若不知道这条径路,纽约本来是向东方走, 如果你往西方跑去了,你跑了一辈子也到不了纽约。成佛也是一样,你修行想要成佛,必须要知道成佛这条道路;你若不知道成佛这条道路的话,你走来走去,也走不到佛的果位上去。所以经是一条径路。
又者,这个经,是一种典。典,就是典籍的典,就是一种一定的典籍。所以你必须要依照这个法去修行。那么这是经的大概的意思。
又者,这个经也可以说是世界。在经里边所说的,就是世界法。
又者,这个经也可说是一部大字典,你无论想要找什么道理,都可以到经上去找。你有哪个字不认识,你可以去这个大字典上去查。
这个经,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这种真正的气。你若没有这个气了,就将会到死亡的边缘。这个经也可以说,它是虚空里头真正的空气。这都是经的意思。所以我们人来学经,就是换一口新鲜的空气。好像你在屋里很闷倦,到外边去吸一点新鲜的空气。经也就是新鲜的空气,我们人哪,谁也不能离了新鲜的空气。所以这个经,也是人人都不能离的。
那么说:“我也不学佛经,我也没有学佛法,我就不吸这个空气了嘛!”你也是一样吸。因为法没有灭,这个法在世间,这个气就充满世间。你学不学,也都要吸收这个空气,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交流这个空气的。好像我这口气出去了,或者你就吸到你那个肚里头去,互相交换这个空气。
那么,我学佛法的这个人,懂佛法了,出去的这个空气里头就有佛法。你没学过佛法的人,也一样要呼吸这个空气,所以人与人都不能断绝这种互相连带的关系。这个经,也是这个意思,就好像我们的新鲜空气,也就是我们的食粮──精神食粮。
所以,你若有愁闷的时候,有不明理的时候,你一念经,这个经上讲的道理非常明了,哦,就把你这个闷气给解散了!把你这个心给开开了,把你这个心给通达无碍了,所以这个经的用处是很多的。“经”有这种种的意思。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二)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二日
“般若波罗蜜多心”这几个字的意思解释已竟,现在略略地来讲一讲这个“经”字。
什么叫做“经”呢?怎么叫个“经”呢?“经”,是经常不变之法。不能改变的,一字也不可去,一字也不可添,所以这是经常之法,所以叫经。经者“径”也,就是道路,修行所必经过的一条道路。你想要修行,一定要走这一条道路,你若不修行,就不必走这一条道路了。因为什么?因为你不修行。可是这一条道路,你必须要走,你若不走,这条道路就会荒的。怎么叫荒呢?荒就是长草了,这一条道路若没有人走,它就会生草,就荒了。你若常常走修行这一条道路,它不但不会荒,而且会一天比一天平坦,一天比一天光明。经又怎么会荒了呢?我告诉你,这个经若荒了,就是你忘了。你本来不用看本子也可以念的,可是经过三、五个月不念,那就把它忘了,这就是把这条路荒了。
“经”还有另外四个意思,就是贯、摄、常、法。
“贯”就是“贯穿所说义”,把佛所说的义理都贯穿到一起了,好像用一条线把字都穿成一串。
“摄”是“摄持所化机”,经能摄受一切众生的机缘,对症下药。什么叫摄?我常常讲,你看见吸铁石了没有?那个吸铁石,铁块虽然离得很远,它也能把那个铁给吸上来。经也就好像吸铁石一样,所有的众生就都好像铁块似的,又硬又刚强,脾气也大,毛病也多,可是一吸到这吸铁石上,慢慢也就软了,慢慢毛病也没有了,这就是摄。
“常”就是古今不变,也就是永远都不会变的经常的法。无始无终,亘古亘今,由古来到现在,都是依照这个经典去修行,这就是常。古今不变就叫常。
“法”是个方法,就是三世同尊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修行的。这个修行的方法,无论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用它来修行,所以叫三世同尊。
“经”又有绳墨的意思。好像古来做木匠的,都有那么一个墨斗,墨斗上有一条绳线,用那个墨 ink 染成黑色。在需要画直线的地方,木匠就把这个墨斗放在上面,把绳一拉出来,用手往前一拎,再放下,这木板上就现出一道黑印了,不像现在有这个尺,有这个铅笔,就可以画一道线。所以这个绳墨也就有规矩、准绳的意思。经就是一个规矩,你若念经就会守规矩,不念经就不守规矩。我们现在研究这个般若,一定要守般若的规矩。你守般若的规矩,就会开启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