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占 字魁一,生于1947年5月,山东莱州市人,
吴式太极拳大师修丕勋的儿子,北派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现为莱州市政协委员,莱州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莱州市振武馆馆长,烟台市十大拳师之一。
个人简历
修占,山东省莱州市(原掖县)大武官村,一代吴式太极拳宗师王茂斋的同村,王茂斋亲传弟子修丕勋大师的次子。
传承:全佑——王茂斋——修丕勋——修占
修占自幼随父吴式太极拳大师修丕勋学习吴式太极拳,继承和保持了一代宗师王茂斋的原始风格。为人质朴温润谦和,言语不多但言简意赅。功夫精纯而深厚,与人推手时从不让人难堪,拿而不发引进落空,访者对其德武无不叹服。对父传的太极十三刀、麻眉刀、太极剑、太极枪、太极棍,太极大枪等器械更是勤奋练习无私传授,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修丕勋先生年事已高,他老人家晚年收的徒弟很多是由修占代替父亲教的,父亲离世后修占开始正式收徒亲授吴式太极拳。作为吴式太极拳的正宗传人,修占致力于吴式太极拳的传播。始终立足传统,把自己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他认为要弘扬传统武术,首先不能保守,修德修心毫不保留的传给世人。
修占认为要想学习真正的太极拳要想懂劲其实也很容易,修占说父亲修丕勋说过:师傅不能懒,要“言传口授”弟子自己要有毅力,要学会身体的放松,在松沉的的基础才能渐悟“懂劲”,最终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挨着何处何处化,不用心思就能拿;挨着何处何处打,不用心思就能发”的高级功夫境界。修占教授的学生要有数千人,达到懂劲程度的大约近百人
对于慕名前来学习的学员无论贫富贵贱,修占总是言传亲授,通过自己演练拳架让学员去自己体会。修占以父亲修丕勋的口授为基础,从练习拳架到推手到器械,从短器械到长器械循序渐进,他认为练习太极拳并非一日之功,一个动作不到位便不能学习下一个动作,绝不可急于求成。
1983年,修占首次在山东省武术运动会上亮相,一举摘得枪术和吴式太极拳两项冠军。赛后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研讨切磋的人日渐增多,为满足社会需求修占辗转河北、黑龙江、辽宁、安徽、山东等地传授技艺,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其门下弟子多次获全国、省、市赛事冠军。
修占是莱州市武术协会顾问,中华武校顾问,莱州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莱州市政协委员,国家武术协会会员,烟台市十大拳师,莱州市振武馆馆长。
为传播吴式太极拳修占和他的女儿修淑玉创办了莱州振武馆。自振武馆开办以来,修老师带领弟子参加过多次全国省市的太极拳比赛和表演。1995年济宁全国锦标赛初试身手便得一金三铜。2000年大连国际武术交流大会5人夺得单项第一名,2人单项第二名。2002年10月烟台“搏击学校杯太极拳公开赛”隆重开幕,修占先生带领众弟子参加比赛,一举夺得12个单项冠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9年,山东省政府公布了150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莱州市申报的吴式太极拳榜上有名,修占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名列其中。
修占先生功夫精纯,武德高尚,继承了吴式太极拳之衣钵,为传统吴式太极拳之正宗传人,是北派吴氏太极拳泰斗。其业绩于1994年被编入《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2002年被编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2007年5月受邀赴京参加第九届国际武术锦标赛开幕式武术表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除了参加开幕式、闭幕式的武术表演外,受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邀请,还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祥云剧场展示了太极拳的风采。
大事年表
1983年获得山东省武术运动会枪术第一名
1986年获得全国武术运动会吴式太极拳第一名
1994年被编入《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
2000年担任中华武校武术指导
2002年被编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2005年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拳师
2007年受邀赴京参加第九届国际武术锦标赛开幕式武术表演,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表演武术的武术小子们的武术顾问,受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邀请,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祥云剧场展示了吴式太极拳的风采。
2009年11月18日,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莱州市的吴式太极拳名列其中,修占为莱州吴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奥运会上的武术“明星”
修占是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表演武术的武术小子们的武术顾问,而且他本人也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向各国来宾表演了精彩的中华武术,成为一颗耀眼的武术明星。
修占和他的弟子们除了在奥运媒体村《绿色家园媒体之夜》活动中进行了3个晚上的演出,还举办了武术专场。因为修占的技艺娴熟,晚会导演只规定了表演的时间限制,其它细节一概交由修占自行安排。
9月13日晚上北京祥云剧场座无虚席,来自国内外的观众满怀热情地期待着一场武术大餐的上演。在一群武娃的簇拥下,伴着古朴的旋律,白发银须的修占行云流水的套路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将现场氛围推至高朝。
2000年,修占凭借技艺和高尚的武德受聘担任莱州中华武校武术顾问后,就想到应该将太极拳从强身健体转为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每逢学校有重大的外出演出活动,修占总是首当其冲。
修占作为莱州中华武校的武术指导,先后参加过在韩国举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和在澳门举办的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参加过中法建交40周年庆典和中泰建交30周年庆典等大型国际活动
2007年修占先是参加了北京跆拳道世锦赛的开幕式表演,后来又在北京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开幕式上展现了太极拳让各国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修占的传奇故事
1971年,掖县郭家店公社修庙埠河水库,当时施工的有程郭公社和过西公社的社员,两公社社员因争夺土场发生争执,双方大打出手形成了上百人群殴的局面,眼看一名程郭社员被打得鼻青脸肿倒地不起,程郭公社领队程绍珍阻拦不住急得团团乱转。他突然想到修占找到修占说:“快,快上去救人啊!”修占说:“我学过武术但不能去打架”程绍珍道:“人命关天顾不得那么多了,快点吧!”修占只好钻进打架的人群护住被打倒的程郭社员,过西公社的一个小伙子见对方来了帮手,二话不说挥拳打来,修占顺势一捋然后双掌推出,过西公社的十几个人一齐被推倒在地上,霎那间在场的人都被惊呆了半晌没有一点声音,有一个过西公社的社员说了句:“是修丕勋的儿子修占!”一场恶斗被修占的一招太极拳震慑结束,年仅二十四岁的修占也随之在四邻八乡出了名。
修占传北派吴式太极拳特点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柔和规距,轻松自然,连绵不断。
拳架动作开展,外停内链,不显拘谨,讲究松沉、轻灵、圆活的特有风格。
吴式推手动作严密、细腻绵柔,招数变化多端,守静而不妄动,尤以柔化见长。
吴式太极拳还保留了变化较多的传统项目,粘走变化,身法、手法、步法合一。
吴式烂采花是散手,动作变化神出鬼没,更是出神入化,
器械方面,保留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和粘杆,太极棍,太极大枪等。
秉承传统以柔克刚的理念,贯通到人的精神性格,修炼气定神闲,胸怀豁达,从容不迫。
北派吴式老架
吴式太极拳自创始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无论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还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派,都对早期的拳架作了很多改动,与初创之时的传统老架相比有很大出入。随着三代四代拳师的离世老架传人已是寥寥。究其原因,一代宗师吴鉴泉定架后,北京、上海等地吴式拳均改教新架,惟宗师王茂斋莱州老家修丕勋一支仍教吴式老架。
修占幼年长时间受父亲严格教导,并得到宗师王茂斋儿子王杰的亲授,功夫精纯。他对于王茂斋和父亲修丕勋传授的技艺不敢有一丝改动,老架吴式太极拳技击推手及其器械套路被循规蹈矩的传承下来,非常完整的的保持了这一拳种初创时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对武术界来说实在是一大幸事。
修占其人武德高尚,完整的继承了北派吴式太极拳之衣钵,是传统北派吴式太极拳之正宗传人,可以称得上北派吴氏太极拳泰斗。
修占传吴式太极拳83式拳谱
(王茂斋原创套路7个动作没有名称,修占为方便大家学习加上了名称成了90式,套路仍叫吴式太极拳83式)
第一节
1、预备式2、起式3、揽雀尾4、斜单鞭
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楼膝拗步8、手挥琵琶
9、上步高探马10、上步搬拦捶11、如封似闭12、抱虎归山
13、十字手14、左右搂膝15、揽雀尾16、斜单鞭
17、肘底看捶18、倒撵猴19、斜飞式20、提手上势
21、白鹤亮翅22、楼膝拗步23、海底针24、扇通背
25、转身撇身捶26、撤步搬拦捶27、上步揽雀尾28、单鞭
29、云手30、单鞭
第二节
31、撤步高探马32、左右分脚33、转身蹬脚34、搂膝拗步
35、进步栽捶36、翻身撇身捶37、上步高探马38、右分脚
39、左右打虎40、披身蹬脚41、双峰贯耳42、翻身二起脚
43、搂膝拗步44、手挥琵琶45、上步高探马46、上步搬拦捶
47、如封似闭48、抱虎归山49、十字手50、左右搂膝
51、揽雀尾52、斜单鞭53、野马分鬃54、玉女穿梭
55、上步揽雀尾56、单鞭57、云手58、斜单鞭
第三节
59、下势60、金鸡独立61、倒撵猴62、斜飞式
63、提手上势64、白鹤亮翅65、楼膝拗步66、海底针
67、扇通背68、转身撇身捶69、上步搬拦捶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72、云手73、单鞭
第四节
74、撤步高探马75、上步迎面掌76、转身单摆莲77、搂膝指裆捶
78、上步揽雀尾79、斜单鞭80、下势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83、转身迎面掌84、转身双摆莲85、弯弓射虎
86、上步揽雀尾87、后单鞭88、上步揽雀尾89、单鞭
90、合太极
吴式太极拳价值
一、历史价值: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称为“四大国粹”之一,吴式太极拳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点,成为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吴式太极拳先人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莱州历来有“武术之乡”的美誉,王茂斋、修丕勋等大师级人物的出现,更为莱州在全国武术界的地位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大武官村亦被尊为“吴式太极拳故乡”。
二、学术价值:
太极拳源远流长,它以道教五行八卦学说为理论根据,是一套“动中求静、静中蕴动、动静相兼、体用结合”的内家拳术。它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着重修炼头脑和心灵,修养心平气和的人生境界,开掘人类固有的智慧宝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处在道法自然的状态下,就能练得身心健康,掌握随心所欲的攻击和防守能力。太极拳是道教学说和传统武术结合的产物,值得更多的有志之士去探索、发掘,为人类社会造福。
三、健身价值: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协调,适合男女老少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练习。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我国体育界早已有过总结,事实证明,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的人,健康水平都获得了提高。到了老年,无论骨骼、肌肉、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还是代谢功能,都比不练太极拳的老年人为好。吴式太极拳先辈中,不乏长寿的例子,如:吴图南(1885-**)104岁,杨禹廷(1887-1982)95岁,江长风(1895-1994)99岁,马岳梁(1901-1998)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