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林学院
中国河南省信阳市境内公办高校
信阳农林学院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北环路1号,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信阳,是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成员。
历史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学校在私立淮西中等学堂旧址(今汝南县城关)创建,校名为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
清宣统三年(1911年),学校改称汝宁府官立甲种农业学校。
1938年—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先后迁至南阳镇平县、邓县、驻马店正阳县莲花寺等地。其中,于1939年、1945年两次迁回汝南。
1951年,学校更名为汝南农林中等技术学校。
1953年,学校更名为信阳农业学校。
1956年,学校迁至信阳市。
1958年,学校更名为信阳农业专科学校,内设专科和中专两部。
1977年,学校更名为信阳农学院。
1978年,学校更名为信阳农业学校(大专班)。
1984年,学校更名为豫南农业专科学校。
1992年,学校更名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学校新建羊山校区。
2008年,信阳林业学校并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南湾校区。
2011年,南湾校区迁入羊山校区。
2013年4月,教育部同意在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信阳农林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
2020年7月,入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8学院,开设47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工1244人,其中专任教师928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17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5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4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原教学名师、中原大工匠、省级教学名师、省管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97人次。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立项教改项目311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20项,通过省级鉴定成果2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编写省部级规划教材20部。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2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课程思政样板课8门;拥有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10项,省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个;有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及科普示范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13个。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87项,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奖项49项,两次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银奖。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组建了由167家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参与的信阳农林学院产学研合作联盟,承担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6个;建有省级科普示范基地,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建产业学院12个,其中2个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4项。
中国国家级培育示范基地:信阳农林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
河南省培训基地: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
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南省茶叶种植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示范基地
获得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9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
研究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国家标准3项;制定《南湾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生产技术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6项。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0余项,承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普传播工程等科技推广服务项目1200余项,获省部级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370余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显示,2016-2017年,信阳农林学院的科技经费共1266.8万元,科技课题共110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共602篇。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总量251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73万余册、电子图书77万余册。有中国知网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万方数据库(包括“万方学术期刊、万方学位论文”)、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读秀知识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外刊资源服务系统、威斯外文数据库、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优秀传统文化视频资源库、“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等各类数据库68个;有本地PubMed检索平台、超星百链外文数据库、党员教育数据库、文泉学堂知识库、中国名校精品课资源服务平台、新工科创新资源数据库、经纶知识资源系统、皮书数据库等试用资源数据库37个。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90年,为季刊,设有研究报告、综述、探索与争鸣、茶学/水产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经验交流等栏目,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校徽以繁体“农”字为原形,借用古代青铜器铭文的形式感变形为“鼎”字形状矗立在水纹之上,上下为中英文校名,底色为茶绿色,寓意以农为特色和蓬勃向上发展。
校旗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组成,色彩按照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色和辅助色搭配应用。
精神文化
校训:志向立高远,学问做精细
释义:广大师生应立足岗位,立足现实,胸怀远大志向,锐意进取,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勤学好问,力求把知识学精学透学细,不可浅尝辄止。特别是两个动词“立”和“做”,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立”,强调了树立远大志向的自主性、主动性;“做”,强调了在学习和研究中要亲力亲为,踏实勤奋。“学问”既泛指知识、学识,也强调了学习要有学有问,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学校精神: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团结拼搏,追求卓越
教风:教书育人 守正创新
释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信阳农林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坚持把“育人”作为全体教职员工的第一职责,深化思政课改革,探索课程育人路径,强化“教书”与“育人”一体化融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守正”基础上瞄准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需求,创新应用型学科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风:慎思笃行 学以致用
释义:“慎思”“笃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教育理念,《论语·为政》提出“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学而》提出“学而时习之”。“慎思之”“笃行之”也是中国传统治学思想的突出要求,激励学习者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勤奋思考”和“踏实践行”。信阳农林学院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突出应用型,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始终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养成学思践用的良好学风。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馨园
是园艺学院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园区设有瓜果长廊、露地栽培区、油茶科普区、康养花园、智慧温室及草莓种质资源区,主要用于实践教学、种植示范及观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
汝宁广场
该广场原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的“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因此而得名。
桃园
桃园作为园艺和林学的实训基地,种植了众多桃树,每逢四月,桃花便竞相绽放。
桃李源
桃李源种有碧桃、晚樱、棕榈等植物,其间点缀着石桌石座,盛夏时节,可在此赏花纳凉。
听雨台
听雨台坐落于莲池水中,供人休憩。
校友情况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