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费
利用通讯线路与别的信息服务公司联系而产生的费用
信息服务费,是指你利用通讯线路与别的信息服务公司联系而产生的费用。至于费用这么多可以与通讯服务部联系,可以查询到具体的支出情况。
事件案例
寇某是两个金融类自媒体公众号的创始人兼管理员,这两个公众号在金融财经行业内颇具影响力,主要发表经济、金融相关文章,并通过与金融公司合作来赚取稿费、广告费等收入。然而,常规的盈利模式无法满足寇某日益膨胀的野心,他逐渐走上通过炮制假新闻、有偿删帖来牟取暴利的歧途。
2022年1月,寇某通过一个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故意将发生在某外地公司的恶性事件,张冠李戴到上海某公司,并暗示该公司逼迫借款人还款才导致该恶性事件发生。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迅速引发舆情,短短数小时被各大平台及媒体转载。
平白无故背上黑锅,上海某公司自然无法坐视商誉被损,于是迅速联系寇某要求删除不实文章。寇某趁机胁迫其签订所谓的“合作协议”,并以“信息服务费”的名义索取20万元。为避免舆情进一步扩散、尽快消除负面影响,上海某公司不得不支付这笔费用,得逞后的寇某也随即删除了负面文章。
一年后,寇某又找到该公司洽谈“续约”事宜,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于是,寇某决定故技重施。
2023年6月,寇某再次发布文章,在不清楚该公司高管实际分红的情况下,强行加入主观臆断内容,点名指责高管分红赚得盆满钵满,煽动大众对该公司高管的仇视情绪。这一次,寇某更是狮子大开口,以删帖为由胁迫该公司支付30万元的“信息服务费”。
2023年8月,寇某的公众号因以处置负面信息为由向企业索要财物,严重破坏营商环境,被相关部门依法关闭。寇某察觉事情不妙,主动向该公司退回30万元“信息服务费”,但他的行为已然触犯法律。该公司在搜集诸多文章截图、媒体转载等证据材料后报案,寇某被抓获归案。
经查,2022年至案发,除了上海某公司,寇某还以相同手法敲诈勒索另一家金融公司,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涉及被害企业负面信息等方式,威胁、要挟企业支付“信息服务费”,敲诈勒索数额累计达70万元。
寇某借“发稿”行“敲诈”,不仅扰乱网络环境,损害企业权益,更对营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经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被告人寇某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7 21:0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