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化
文化术语
信息文化产生并形成于信息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
文化起源
对于文化信息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70~80 年代,一是未来学家对信息社会的文化(cultur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的研究,如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文化研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文化研究等;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信息资源管理( IRM) 研究中的概念,它研究企业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后,形成的新型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之间的区别。[1] 此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网络文化和赛博文化的关注逐渐丰富和发展着信息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信息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卢泰宏所著的《信息文化学导论》一书[2],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信息文化的专著。随后关于信息文化的研究与关注逐渐丰富起来。
信息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70~80 年代,一是未来学家对信息社会的文化(cultur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的研究,如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文化研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文化研究等;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信息资源管理( IRM)研究中的概念,它研究企业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后,形成的新型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之间的区别。[1] 此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网络文化和赛博文化的关注逐渐丰富和发展着信息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信息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卢泰宏所著的《信息文化学导论》一书[2],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信息文化的专著。随后关于信息文化的研究与关注逐渐丰富起来。
构成特征
信息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些特性,主要表现在:
1、数字化、全球化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物质文化特征
数字化是信息文化的根本特征,网络上的一切信息(包括各种图片 声音 游戏 虚拟现实技术等)无论采用的是哪种编程语言最终都是以二进制代码0和1存储在计算机中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信息,不管从前多么千差万别,都可以按照一种的简单的统一的机器“语言”被组织起来。
全球化是信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是区域性的,因地理障碍造成的交流障碍是不可克服的。互联网环境下,地理障碍已经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文化将是全球性的,或具有全球性的。
2、虚拟性、交互性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行为文化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交互作用的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办公室、网络商店和网上购物等,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工具,区别于其他传统传播工具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交互性。互联网用户不但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信息双向流动,而且还可以达到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总而言之, 互联网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
3、开放性、自治性、自律性成为信息时代制度文化的特色
信息网络的结构是开放的和高度自组织的,在这种开放的技术环境中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的以匿名的方式浏览各种信息发表各种看法,这为信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但是同时,又要求人们要有高度的自治性、自律性,切实的做好不做法律、道德所不允许做的事情。
4、信息交流自由、平等、共享的理念正逐渐演化为信息时代精神
文化本身就具有延续和传递的特点,而信息文化在作为文化的一种同样也在传递和延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各种信息设备进行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哪里无论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在网络中人们用虚拟身份和不同的人进行对话进行言论,所以能够加强人们的交流意识,从而汲取所需的文化,促进平等对话,同时也能够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东西与人分享扩大交际圈。
构成
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积和沉淀、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兴,为社会信息交流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社会活动与信息活动的交融的结果。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体系构成了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形成和调控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各种信息关系的程序化、制度化手段的组合,从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出发,确立人类信息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理制度,是社会信息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信息伦理和信息法规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社会信息交流和管理活动。
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是人类信息交流和管理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展现,是伴随信息交往过程中外在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形态的演化而不断更新。在信息扩散、中介、接受、吸纳和再生的全过程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信息行为方式。
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人类个人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信息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文化体的心理构成和意识外倾成为社会信息文化的精神支撑,是信息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建立于人类信息世界的内在的、隐性的、历史的信息思维模式之上,信息文化具有独特性的信息价值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经纬交错的信息文化的“ 精神地图”。
显然,四种形态的信息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理性分析。因而,我们更倾向于把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看成是严格意义上或狭义信息文化。[3]
对信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我们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信息文化所具有的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
文化含义
信息文化与传统文化
信息文化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它与传统文化迥然不同。信息文化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的转型与升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经历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信息文化则是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而形成了更加具有特殊性、个性化和无穷创造力的全新文化。因此,发展信息文化与实现传统文化具体形态的转型并不矛盾。
信息文化与网络文化
林秀在《信息文化与网络文化概念比较分析》[6]一文中广泛收集了当前信息文化和网络文化定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从两个概念的产生顺序、概念的外延、依赖技术的程度方面指出了二者的区别:信息文化先于网络文化而产生,信息文化包含网络文化,网络文化较之信息文化更依赖于信息技术。
信息文化与大众文化
伍诚达在《信息文化与大众文化探析》一文中对信息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作了探讨,并从二者的同质性即商业特性、大众性、平面性的分析中探求二者内在的关系,又从大众文化与信息文化的冲突即大众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与信息文化全球性的冲突,大众文化传媒与新型信息传媒的冲突两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对信息社会中信息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发展关系做出推测。郑金帆认为:“某种意义上,大众文化是信息文化的母体,信息文化自大众文化中衍生出其自我的”。[7]
信息文化与情报文化
根据奥尔森和孔斯在1989年所给出的定义,情报文化是对情报的作用和功能的了解,是查询、检索和使用情报进行决策的能力,是通过电子处理生成和利用情报的能力,从定义上看,情报文化范围较信息文化狭窄,从属于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在情报领域的分支。[7]
信息文化与赛博文化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从而在In2ternet 和其他的通讯网络中形成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和赛博(Cyberculture)。赛博空间是一种“虚拟实在”的空间。一方面,赛博空间具有虚拟性,赛博空间又具有实在性。它是由电子领域的实在和符号领域的实在构成的第三种“实体”。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赛博空间是数字化信息流动的空间;其二,赛博空间是一种文化交往空间,对赛博文化的研究,着重探讨了信息时代文化形态的变化及其影响,构成了信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信息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它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求都离不开信息文化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信息文化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科技腾飞,它将越来越产生出强大的作用来,为人类的幸福做出突出的贡献。
作用及应对
积极作用
第一,信息文化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人际交往表现出速度快捷、效果显著、联系紧密、成本低廉的特点,并且呈现出格式化、规范化和即时化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的快节奏达到我们追求实效的效果,从而从争分夺秒中缩短距离和减少时间的限制。
第二,信息文化在心理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导致个性化进一步发展。由于信息文化的广泛普及,人们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较大,从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例如现如今出现的“偷菜”、宅家一族,这都反映了人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第三,个人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信息文化必然给人们道德观念深深地打上信息的烙印。很多人因为网络而走红,虽然他们违背了道德观念,但是人们为什么要把他捧红,人们是出于对网络的娱乐性而将道德底线降低还是有其他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第四,交往平等化。网络是开放的文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它解决了由于地域和空间的阻隔带来的文化交流或文化交融困难的问题,任何人只要在网上,就可以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可以面对面交流,也可以虚拟式交流,可以实时实地交流,也可以跨时空交流。人的价值观可以相互影响,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可以有更广度的交流。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往活动的空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交流互动,而且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用虚拟的自我与人交往,这些都是平等的表现。
消极作用
然而,世间万物都是有利有弊。信息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其以浪潮之势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渐露端倪。
1.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方面。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信息选择困难,信息安全问题严重,高科技违法犯罪造成重大社会危害,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信息贫富鸿沟加大等。
2.在精神观念和社会文化方面。殖民文化的入侵,保存民族文化成为难题,高雅文化消失,大众文化泛滥,文化上的折衷主义,人文科学陷人窘境等。
3.在制度规范方面。信息权威的形成,专家成为社会权力的主体,信息歧视等。
4.在社会心理及行为方面。信息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疾病,数字化人和网络人的出现,个性的消失,消费心理盛行,信任危机对社会的腐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化等”。
美国学者罗斯扎克(Theodore Roszak) 1986 年在其所著的《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4]一书中指出: “不论信息时代的前景多么诱人,我们付出的代价从未超出过所得到的东西。对隐私的侵犯使我们失去了自由,选择政治的堕落又想使我们失去民主,计算机化的战争机器更是对人类生存的直接威胁??”当然,他的议论更多是针对信息化的负面影响的,但这些讨论的确提醒人们更仔细、更深刻地认识信息化那些并不使人感到振奋,甚至让人感到忧虑的问题。
应对措施
要消除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必须从制度、经济、技术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
人文管理手段
即国家运用政策、法律、道德手段来规范信息行为,打击信息犯罪,保护信息产权,加强对信息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经济管理手段
即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按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管理信息资源。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可以做到:①协调信息市场各参与主体间的经济利益,保证信息产业的公平竞争; ②引导人、财、物的合理流动; ③调节经济结构;④调整信息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⑤促进信息产业经营管理。通过这些手段可以避免并解决信息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
技术管理手段
即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消耗,得到最完整、最准确的信息,最终实现社会信息化的有序管理。例如: 为解决Internet 的安全和性能问题,软件厂商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提供了各种产品,如防火墙、性能加速器、Internet 内容过滤器等,通过技术管理手段来保证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3 20:44
目录
概述
文化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