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普遍性:同信源一样,信息接受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社会组织、
团体、
企业,还可以是
物体、
机器等;
④变换和
反馈信息:信息使用后,产生了
效果,便成为另一种形态的信息。对一个管理系统来说,信息接受者是指这个系统的信息接受器,它们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如果指的是人,可分为内部的系统用户和外部的系统用户。而前者又可分成有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2种。管理人员根据信息对部门的活动做出决策,普通职员需要的是同他个人有关的信息。使用系统的管理人员又可以按照他们在部门中级别分成企业领导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外部的用户可分为3类:一是与部门有财务关系的人员,如股东债权人、债务人;二是国家有关机关和监察机构;三是公众。
(2)信息接收者解码后的信息若与信息接收者的自身状态相符,即信息符合信息接收者的兴趣、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登,则信息得到接收者肯定的价值判断,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持积极的肯定态度。
当信息发送者发出符号后,解释和行动的负担就落在了信息接收者的身上。接收者接收信息并试图通过考虑信息发送者的
地位、
知识、
经验以及权威来分析信息发送者以及他的目的。信息接收者也会考虑从信息中所能获得的东西以及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接收者赋予被传递的符号以意义并根据其做出行动,这个过程称之为解码。接着,接收者就会以另一种信息、一种行动、形体语言或者通过其他的沟通方法反馈给信息发送者。
大部分时间,我们倾向于将沟通看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你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人们说,“约翰当然知道怎么做——我刚告诉他怎样做”。但是,我们刚刚涉及到的模型表明,工作环境中的沟通远比大多数人所想的更复杂,这是一个需要管理者承担重要职责的过程。只有正确地解释信息才是有帮助的。错误的理解信息通常会产生更多的伤害。如果主管或者管理者是信息的发送者,他必须编辑信息从而使信息接收者能够按照管理者所期望的理解传递内容。管理者也必须帮助其他人知道怎样进行沟通,从而使他们发送的信息能够得到接收者正确的理解并采取恰当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