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三华李主要产地在钱排镇,带动周边镇区,茶山镇、平塘镇等比较集中种植。三华李有早熟,迟熟两种品种。早熟成熟期在4月下旬到5月,迟熟三华李成熟期在5月中旬到7月中旬期间,有“岭南夏令果王”之称。早熟果皮青黄色,迟熟外观色泽红润光亮外皮有层白霜(正宗三华又叫银妃),果肉紫红色。信宜三华李以其美观.果大、甜脆、质优口感好,迅速进入各省市场,深受顾客青睐。
简介
有史料记载,三华李种植时间是明朝的嘉靖年间,故三华李有史料记载的种植历史已有近五百年。《辞海》和《中国土特名产辞海》均有
记载,三华李是广东的土特产。深受顾客青睐。
科目
三华李属于
蔷薇科李亚科,落叶木本,单叶,
叶基常具腺体。托叶小,早落。萼筒(花托)杯状,子房上位,雌蕊由1个心皮组成。核果。中国李属中一种。
三华李最早在广东
翁源县三华镇种植而得名。后经引进信宜,它适应性强,易种易管,生长快,结果早,一般定植后3年就能结果,5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在1500-2500公斤之间,丰产稳产。
要闻
广东信宜三华李果王卖出19.8万元天价
据悉,竞拍者张展坤出生于钱排镇云开村,之所以不吝高价竞拍,张展坤表示是源于对家乡深深的感情,因此要“为打响三华李品牌尽一份力”。这颗净重102克,规格为5.9×6.0公分的天价“果王”,出自钱排镇钱上村果农梁崇文之手。据他介绍,通过种植年产量为1万多斤的三华李,其收入可达5-6万元。像梁崇文一样,整个钱排镇都依靠种植三华李走上了致富之路,是全镇三华李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量超6万吨,年产值则近2亿。
钱排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三华李,经过30多年的管理栽培,技术改良,实现了三华李的品种优质化,由此诞生了果大、核小、肉脆、色美的“银妃”三华李。据悉,全市三华李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年产量达16万吨,被评为“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
此次“银妃”品果节将持续16天,期间也是三华李的上市高峰期。据了解,整个品果节不但设有摘果、品果等一系列常规活动,为了延伸三华李产业链,主办方还推出了以“春赏花、夏品果、吃农家饭、赏乡村景”为主题的乡村特色生态旅游。
产量
信宜种植三华李20多万亩
去年底,信宜三华李高票当选为“岭南十大佳果”(排名第二),今年春,信宜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李花旅游文化节。此两举,使信宜三华李声名远播,花果双馨。
信宜三华李的发源地是钱排镇,钱排三华李的种植起始点是大诺村、“娘家”在翁源三华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开拓市场到打造品牌,信宜三华李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38个春秋。在这38年中,先后经历了试种、扩种、改良等五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三个不同凡响的历史性跨越。
引进试种。1974年秋冬时节,钱排公社从翁源三华镇引进500株三华李苗,全部安排在钱排大队大诺生产队试种,400株由生产队集体试种,100株由农户利用自留地试种,由钱排供销社和信宜县有关单位定点扶持。当时大诺生产队农技员凌家枢(现已87高龄)是试种的头号功臣,他把试种的三华李种到家门口,精心培育,日夜呵护,了解三华李的属性和长势长况。三年后,试种的500株三华李全部成活、全部投产 。当时三华李平均售价约每市斤0.4元,单株年产量约50市斤,每亩地约种三华李45株 ,即每亩年产值约900元;而当时的稻谷价格是每市斤0.3元,年亩产约1500市斤(钱排镇气候高寒,下造寒露风来得早,失收严重),即每亩年产值约450元。 对比之下,山地种植三华李比水田种稻的产值增加了1倍。
钱排镇内山地扩种。大诺村试种三华李获得成功后,很快便由近及远向镇内周边地区延伸扩种。这一阶段,是最初的推广扩种阶段,种植范围局限于山地,镇内水田仍保持传统的稻谷耕种,农民的生产意识仍是“以粮为纲”。至1989年,全镇三华李的种植面积以数千亩计。
钱排镇内再次扩种,实现首次跨越。经过约10年的农户自主扩种,进入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钱排镇把三华李确定为农业经济的拳头品种,农民“以粮为纲”的小农意识被扭转,思想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主”,全镇实现由地到田的大规模扩种。钱排、梭垌、竹垌三个管理片11个村,几乎家家户户的田地都种上了三华李,传统的以种稻为主的耕作模式被彻底改变。当时,达垌片四个村因气候差异不适宜种植三华李,当地政府便在该片兴建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以弥补当地农民收入的不足,促进镇内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到1998年底,钱排镇三华李种植面积约3万亩。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钱排镇实现了大面积的跨越式发展,因而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发展,几年间,平塘、白石、合水等镇的农民纷纷从钱排引进三华李种植。
大力推广种植,产业做强做大。这一发展阶段 ,是信宜三华李发展的第二次跨越 ,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跨越。1999年,信宜市三华李生产现场会在钱排镇召开,会议确立了三华李在该市水果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同年至次年,信宜市委市政府落实专项资金,在钱排镇梭垌村建立一个大型的优质三华李苗圃场,利用当地优质的三华李品种嫁接培育李苗,以供应其他镇发展种植。这一阶段,也是优胜劣汰阶段,该市只有11个镇适宜种植三华李,适宜种植的镇,都较大面积地发展种植了三华李。除钱排镇外,茶山、朱砂、洪冠等镇也发展成为三华李的主产区。在这10年的发展进程中,信宜市大力实施优果工程,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十佳优良单株三华李”评选活动或其他类似的评优活动,同时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主产区对果树进行改良,引导果农逐步种上统一良种,实现良种化,全面提高三华李的产量和质量。2000年,钱排镇印制了精美的三华李包装盒加以推广。此后,信宜三华李便以亮丽的形象和优良的品质进入市场,饮誉国内外。2004年,信宜市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信宜三华李”商标;2005年,信宜市荣获“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称号;2008年,信宜市在钱排、茶山等镇建立起国家级标准化三华李生产基地1个、省级基地2个、市级基地3个。至2010年,信宜市的三华李种植面积已超过22万亩。
实现第三次大跨越,华丽“转身”,花果同香,春夏两旺。去年,信宜三华李当选为“岭南十大佳果”。去年以来,钱排等主产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承包山场连片种植三华李的热潮。今年新春伊始,信宜市委市政府抓住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利用三华李的名气唱花歌、兴旅游、强经济,成功举办了“2012信宜李花旅游文化节”,取得了喜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三华李花果同香,使水果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此举,最大幅度地提升了信宜三华李的知名度。
产地
信宜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
钱排镇引进种植,后扩展到
平塘、
合水、新宝、
茶山镇、旺沙、
怀乡等镇,由于这些地方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是种植三华李的理想之地。所产三华李果红皮红肉,色质艳丽,个大肉厚,肉质爽脆,酸甜可口,气味芳香,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价值高,既是鲜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
营养及价值
药用价值
三华李对肝病有较好的保养作用。唐代名医
孙思邈评价三华李时曾说:“肝病宜食之”。三华李中的
维生素B12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的作用,贫血者适度食用三华李对健康大有益处。三华李的悦面美容之功十分奇物,经常食用鲜三华李,能使颜面光洁如玉,实为现代美容美颜不可多得的天然精华。三华李酒就有“驻色酒”之称。祖国中医理论认为,李味甘酸、性凉,具有清肝涤热、生津液、利小便之功效。特别适合于治疗胃阴不足、口喝咽干、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状。
市场价值
信宜市规模种植三华李有3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加大了扶持力度,发展迅速,年产10万吨,产值2.1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县收三华李生产基地。信宜三华李种植在高寒山区,远离工业区,符合环保无公害要求,十分适合都市人的需求,近几年大果三华李到香港市场,售价在16港元/公斤以上。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已制订了三华李标准规程,
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该市三华李标准示范区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所生产的无公害三华李、有机三华李,供不应求,价格有上升趋势。钱排三华李由于环境条件独特,且经过多年的优选培育和科学栽培,其果具果大、核小、色美、质坚、脆口、清甜等特点,三华李也在广东省
信宜市的几个镇进行全面推广种植,而其中最出名的有信宜
茶山镇、钱排镇,三华李树枝条软垂,立春前后开花,夏至时节果熟上市。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价值高,除鲜食外,加工成
李干、
李蜜片、话李、李咸等产品果实扁平,果中等大小,单果重20-40克,果身青中带红,披蓝灰粉,并有星星绿点。果肉紫红色,玲珑剔透,肉质爽脆,酸中带甜,肉厚核小,核肉分离,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风味品质极佳。
所获荣誉
信宜三华李早已驰名海内外,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李果的品质优良、口感极佳。信宜市于2006年荣获“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称号。
2011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广东营销学会、南方农产品贸易网承办的“岭南十大佳果”评选活动中,信宜三华李以其优良的品质、极佳的口感、深深地博得了广大消费者和专家学者的青睐和肯定,荣获“岭南十大佳果”第二名。
2020年9月,正式纳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