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模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俞鸿模(1908~1968),又名少歧,福清融城西园村人。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和复旦大学。民国25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七●七”事变前回上海,旋即赴印尼任莱莉芬中学国文教员。民国27年,鸿模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文书。“文化大革命”期间,鸿模惨遭迫害,不幸于1968年3月17日逝世,终年61岁。
俞鸿模(1908~1968),又名少歧,福清融城西园村人。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和复旦大学。民国22年(1933年)赴日本留学。在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所领导的文艺团体的活动。民国24年,与留日同学张香山、肖岱等编辑《东流》。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数十万字中短篇小说,并在东京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炼》。民国25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七●七”事变前回上海,旋即赴印尼任莱莉芬中学国文教员。民国27年,鸿模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文书。不久,在艾恩奇等的倡议和帮助下,到汉口创办海燕书店,出版进步文学书刊。民国28年,得新知书店总经理徐雪寒的指示,到香港筹办新知书店香港办事处。鸿模从印尼带回所分得的家产1万银元,全用于开办书店和充作革命活动经费。
同年冬,鸿模回到上海。翌年,海燕书店在上海复业,先后出版了《地下》、《前夜》等30多种进步书籍。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新知书店和海燕书店均被迫停业。这时,他为新四军做了几个月秘密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海燕书店又复业,继续出版郭沫若的《少年时代》、《革命春秋》、《今昔蒲剑》等进步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了《苏联文学史》、《新儿女英雄传》等书籍80多种。1951年,根据第—次全国出版会议关于“专业、分工、集中”的方针,海燕书店与郭沫若的群益书店、任宗德的大孚出版社合营,成立上海新文艺出版社,鸿模任副社长,后又任古典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编审。“文化大革命”期间,鸿模惨遭迫害,不幸于1968年3月17日逝世,终年61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4 17:3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