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茶叶
贵州省盘州市特产
保基茶叶,贵州省盘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盘州市的茶叶产区海拔在1700—1900米左右,比六盘水市的茶叶产区其他平均海拔高出200—300米左右。由于茶园地处高海拔地区,茶叶的生长期长,茶叶内在品质好。据相关数据统计,贵州高海拔地区生产的茶叶氨基酸含量为4%—5%,而浙江茶为3%;茶水浸出物一般在45%—50%之间,而浙江茶仅为38%,因此茶叶经久耐泡,清香馥郁,香高持久。
产地环境
贵州省盘州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环境条件得天独厚,能形成品质优良的鲜叶,具备生产名优茶的主要条件。其次,盘州市茶叶均种植在富硒的煤层地带,经过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对盘州市的茶叶及土壤进行化验、检测,土壤的含硒均值为0.376微克/克;茶叶的含硒均值为0.12微克/克。
盘州市土壤普查耕地面积为14.67万公顷,80%以上为坡耕地,其中坡度25°以上的耕地不适宜耕种,而且盘州市从事农业劳动力36.87万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行退耕种茶,扩大生产潜力巨大。
历史渊源
据贵州省茶科所专家对盘州市老厂古茶树初步鉴定,该茶树群落已有500多年历史,证实了盘州市很早就开始进行茶树种植了,是茶树原生地之一。
盘州市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盘州市茶园面积达到800公顷以上。
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把茶叶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盘州市被列为全省茶产业重点县之一,给盘州市茶产业带来了发展时机。
生产情况
2000年,盘州市茶园面积达733.33公顷,茶叶年产量60吨左右、总产值200余万元。
2011年,盘州市茶叶种植总面积达2566.67公顷,其中采摘面积1700公顷,建成无性系良种茶园1766.67公顷,茶叶种植合作社18个,建成茶业龙头企业1个。
2015年,盘州市累计建成茶叶基地13.74万亩,省级茶叶园区1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31个,可采摘面积3.58万亩,完成无公害认证2万亩。
2016年,盘州市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采收春茶5万千克。保基乡茶叶产业覆盖4个村寨,共入股土地6071亩,带动1043户2086人增加收益,296户981人脱贫致富。
产品荣誉
2016年07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保基茶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保基茶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盘州市保基乡、羊场乡、淤泥乡、鸡场坪乡、旧营乡、盘江镇、板桥镇、水塘镇、民主镇、老厂镇、玛依镇、大山镇、滑石镇、坪地乡、平关镇、忠义乡、保田镇、普田乡、新民镇、响水镇、乐民镇、火铺镇等2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以及适宜加工保基茶叶的茶树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200米至2000米,土壤类型为黄棕壤,质地壤土、沙壤土,pH值4.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层厚度≥50厘米。
三、栽培技术
1、繁殖:采用无性繁殖育苗。
2、定植:定植时间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每公顷栽植密度≤60000株。
3、施肥管理:每年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5000千克。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3月上旬至5月中旬采摘,采摘单芽至一芽二叶的茶叶。
五、加工工艺
1、加工工艺流程:摊青→杀青→做形→干燥。
2、加工工艺要点:
(1)摊青:在阴凉处摊放,青叶厚度≤5厘米,摊放5至10小时。
(2)杀青:温度220℃至260℃。炒至“无青草气有芳香,叶色呈暗绿色,叶质变软,茎梗折不断,有弹性”时出锅。
(3)干燥:分二至三次干燥,干燥至含水率≤7%。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绿润整齐,露毫,嫩香持久。
卷曲形茶:外形条索紧实、匀整,色泽灰绿光润,香气清香,浓郁。
风味独特、栗香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味甘长,叶底嫩绿明亮。
2、理化指标: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保基茶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盘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保基茶叶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02:23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