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是大型合唱声乐套曲《
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
光未然作词,
冼星海作曲,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创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于1955年完成录音,1958年9月灌制为粗纹唱片。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渡口第一次渡黄河,光未然在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而高亢嘹亮的船工号子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v。
1939年初,“抗演三队”渡过黄河,并于同年2月到达延安。光未然的左臂在途中摔成了重伤,抵达延安、躺在病床上的他联想到在黄河两岸与游击健儿同生死共命运的经历,感受了抗日烽火遍地燃烧,以及在壶口瀑布看到的、令他终身难忘的那一幕,激情磅礴,激发了创作灵感。他在病榻上,五天口授请三队队员胡志涛帮忙写了四百多行的组诗《黄河吟》。
先期到达延安后,出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在“抗演三队”的新年晚会上听到张光年朗诵的组诗《黄河吟》后,决定将它谱成歌曲,并请邬析零为他讲述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闻。邬析零向冼星海描绘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船夫呼着号子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同年3月31日,冼星海仅用六天便为《黄河大合唱》完成谱曲,《保卫黄河》则是其中的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第七乐章,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景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该歌曲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既表达了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激情,又便于演唱,在明快、充满信心的旋律中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体验到一种必胜的乐观主义情怀。
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抗战期间,各解放区的文艺团体几乎全都演唱过这部作品。根据资料记载,在辽县(今山西左权)地区,还曾有过农村剧团完整演出《黄河大合唱》的记录。《保卫黄河》在南方也影响很大,当地群众会通过是否会唱《保卫黄河》来辨别部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