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区及有关建筑是俄罗斯西北部城市圣彼得堡的核心文化遗产,包括一系列著名的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及其相关古迹
Historic Centre of Saint Petersburg and RelatedGroups of Monuments
入选时间:1990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vi)
地理位置:N59 57 00 E30 19 06
遗产编号:540bis
遗产描述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宫与皇宫广场、夏花园与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
俄罗斯博物馆、喋血教堂、驷马桥等,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圣彼得堡历史中心。
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vi),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及其相关古迹群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在城市设计领域,圣彼得堡在城市计划的雄心、计划的连贯性和执行速度方面代表了一项独特的艺术成就。从1703年到1725年,彼得大帝把遍布沼泽、泥炭沼泽和石头的地方建成为岩石和大理石建筑风格的首都圣彼得堡,他希望圣彼得堡成为全欧洲最美丽的城市。
委员会评价
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圣彼得堡,以其无数的河道和400多座桥梁而闻名于世,这是在彼得大帝统治下于1703年开始实施的宏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成果。此地后改名为列宁格勒(位于前苏联),而且与
十月革命密切相关。它的建筑遗产与截然不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和纯古典式建筑风格极其和谐,我们可在海军部、冬宫、大理石宫以及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看到这些。
遗产介绍
苏联时期被称作列宁格勒,俄罗斯十月革命首先从这里开始。它的建筑和雕塑融合了巴洛克和
新古典主义风格 英雄城
圣彼得堡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前,
彼得大帝为了取得一处出海口,实现他将俄国建成海上强国的梦想,御驾亲征,从瑞典人手里夺得涅瓦河三角洲地带。在俄罗斯历史上,圣彼得堡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城市为圣彼得堡,所以1703年是圣彼得堡的奠基年,自此,城市渐渐的从要塞开始发展起来。彼得大帝发誓要把它建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1712年,他将首都由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此后的200多年间,几代沙皇在城内和城郊建起一座座闻名于世的皇宫和行宫。建造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有十万名工匠被派驻到工地上劳作,因为彼得堡是一片沼泽地,所以彼得大帝还下令,把全国所有的石头运到这里充当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头盖房子;此外,从外地来这里的船只也要交税,所谓的税并不是钱币,而是随船运来的石头。按当时的规定,大船要携带30块,小船要携带10块,每块不小于10磅。
1712年,俄罗斯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苏联时代,1924年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格勒”在俄语中为城市的意思。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1月,为了给城市重新命名,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这样做,一是为了纪念彼得大帝,同时,也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
文化名城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819年成立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建筑设计大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和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及作家,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建筑特点
冬宫
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1922年起成为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主体。冬宫是一幢三层楼的巴洛克式建筑,平面呈封闭式长方形,长约280米,宽约140米,高22米,建筑总面积4.6万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它一面朝向涅瓦河,另一面朝向海军大厦和宫殿广场。外墙四周分布着上下两排倚柱和三层拱顶窗,立面顶端有200多座雕像和花瓶等多种装饰图案。宫殿内部以金、铜、水晶、大理石、孔雀石和各种艺术珍品装饰,色彩缤纷,豪华而又典雅。宫内大厅各具特色,其中乔治大厅、亚历山大大厅、孔雀石大厅、小餐厅尤为著名。在乔治大厅的墙上有一幅罕见的俄国地图,上面镶有45000颗各色宝石。冬宫与许多历史事件有关,曾是1917年2月革命后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攻占冬宫,在小餐厅逮捕了临时政府各部部长。
彼得宫
彼得宫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彼得一世的意志体现,是彼得堡最豪华的行宫。彼得大帝亲自领导了宫殿园林的规划设计,有的甚至亲绘草图,极力在各个方面仿效欧洲,包括欧洲宫廷最流行的时尚,意图建造豪华程度不逊于凡尔赛宫的行宫。在大帝去世后,工程一度停止。后来的两个世纪曾反复扩建改建。
大宫
大宫是彼得宫的结构中心,东西长300米,以南高北低的地势将园区分为上园和下园。上园占地15万平方米。园内景致分割为若干几何形景区,疏朗而不空旷,以修建整齐的树木草坪和藤蔓围成的花墙与甬道,以及池塘内外的雕像和喷泉为主景,构成18世纪上半叶欧洲宫廷花园的典型特征。上园最醒目的装饰要算居于园中央的海神涅普顿青铜群雕喷泉,雕像由纽伦堡的艺术家创作于17世纪中叶。
皇村
皇村在沙皇离宫中主要反映了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位,全面展示了各种园林艺术风格,巴洛克式的华美、古典主义的自然、浪漫主义的伤感以及中国风格的异国情调,共同编织成一个结构完整、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综合体,成为世界园林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旅游特色
从上园进入大宫,华丽的雕花楼梯将游人引向金碧辉煌的舞厅,这里曾是王公贵族高歌达旦、恣意欢娱的天堂。古典主义风格的切斯梅厅饰有12幅油画,描绘了切斯梅海战俄军打败土耳其舰队的恢弘场面。富丽而不失典雅的御座厅,
罗曼诺夫王朝代表人物的画像突出了它在宫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而客厅、书房、休息室和卧室等私用房间也呈现出与其功能协调的各种装饰艺术风格。这些风格反映了欧洲两个世纪的艺术发展历程。彼得时代的流行与18世纪中期的时尚为伍,古典主义的严谨简约同洛可可的奢华繁缛互邻,这些由不同流派的艺术大师创造的杰作,令当代人惊叹不已。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当时也受欧洲上流社会的崇尚,建于1766、1769的两个中国厅,在一系列华丽厅堂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始终是参观者感兴趣的地方。四壁的木板漆画--描绘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场景,雕龙绘凤的瓷壁炉和宫灯,成套的
中国瓷器和家具,把人带入那个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
宫殿中央部分保留着初建原貌,著名的橡木大厅就位于这里,因墙面全部采用橡木板装饰而得名。像木板上雕刻着彼得一世的肖像和颂扬俄国科学、艺术、贸易和军力的画面,反映了俄罗斯帝国的繁荣强大。厅内家具物品,均为彼得大帝之用品。凭窗眺望,浩淼的芬兰湾和园中胜景几乎尽收眼底。
然而彼得宫的最吸引人之处,并非其宏伟富丽的殿宇厅堂和巧夺天工的稀世珍宝,而是它举世无双的喷泉艺术,园中步步有泉、处处见水,或喧闹似涛或潺潺如歌的水声不绝于耳。除三座瀑布外,彼得宫共有喷泉150余个,水道5条,满园的水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势和附近丰富的水资源。宫内的所有喷泉瀑布全靠水的自流形成,而非水泵,因此,不论其近乎完美的艺术观赏性还是高超绝妙的技术工艺,均为古今罕见。
评价
圣彼得堡是世界上古典建筑保存利用最好的城市之一,市内古典建筑群体密集,每座宫殿各具特色,体现了欧洲不同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反映出主人杰出的文化个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