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
牙周炎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化验和微生物学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相对少见的牙周炎。
发病原因
对侵袭性
牙周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现认为某些特定细菌的感染,以及机体防御能力的缺陷是引起侵袭性
牙周炎的两方面主要因素。
微生物
大量的研究表明伴放线放线杆菌是侵袭性
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全身背景
1.白细胞功能缺陷;
2.产生特异抗体;
3.遗传背景:本病常有家族聚集现象;
4.牙骨质发育异常。
环境和行为因素
吸烟的量和时间是影响牙周破坏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吸烟的广泛型侵袭性
牙周炎患者比不吸烟的患者患牙数多、破坏程度也重。口腔卫生的好坏也对疾病有影响。
临床表现
根据患牙的分布可将侵袭性
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
1.快速进展的牙周组织破坏
快速的牙周附着丧失和骨吸收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特点。
2.年龄与性别
本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发病可开始于青春期前后,因早期无明显征兆,患者就诊时常已20岁左右。有学者报告,广泛型的平均年龄大于局限型患者,一般在30岁以下,但也可发生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也有人报告年幼者以女性为主,稍长后性别无差异。
3.口腔卫生情况
本病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局限型患者的菌斑、
牙石量很少,牙龈表面的炎症轻微,但却已有深牙周袋,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牙龈表面虽然无明细炎症,实际上在深袋部位是有龈下菌斑的,而且袋壁也有炎症和探诊后出血。广泛型的菌斑
牙石量因人而异,多数患者有大量的菌斑和
牙石,也可很少;牙龈有明显的炎症,呈鲜红色,并可伴有龈缘区肉芽性增殖,易出血,可有溢脓,晚期还可以发生牙周
脓肿。
4.好发牙位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特征是“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个恒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其他患牙不超过两个”。
广泛型的特征为“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也就是说,侵犯全口大多数牙。
5.家族聚集性
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患病机会。临床上并非每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均有家族史。
6.全身情况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一般全身健康,无明显的系统性疾病,但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及(和)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多数患者对对常规治疗如刮治和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但也有少数患者经任何治疗都效果不佳,病情迅速加重直至牙齿丧失。
疾病诊断
本病应抓住早期诊断这一环,因患者初起时无明显症状,待就诊时多已为晚期。
临床上常以年龄(35岁以下)和全口大多数牙的重度牙周破坏,作为诊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标准,也就是说牙周破坏程度与年龄不相称。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年龄患者的重度牙周炎均可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应先排除一些明显的局部和全身因素。如:
1.是否有严重的牙排列不齐,导致
咬合创伤,加速了牙周炎的病程;
2.是否曾接受过不正规的正畸治疗,或在正畸治疗前未认真治疗已存在的
牙周病;
3.有无
食物嵌塞、邻面龋、牙髓及
根尖周病、不良修复体等局部促进因素,加重了菌斑堆积,造成牙龈的炎症和快速的附着丧失;
4.有无伴随的全身疾病,如未经控制的
糖尿病、HIV感染等。
疾病治疗
1.早期治疗,防止复发
本病常导致患者早年失牙,因此特别强调早期、彻底的治疗,主要是彻底消除感染。治疗原则基本同慢性牙周炎,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多数患者对此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后病变转入静止期。但因为细菌可入侵牙周组织,单靠机械刮治不易彻底消除入侵的细菌,有的患者还需用翻瓣手术清除组织内的细菌。本病治疗后较易复发,因此应加强定期的复查和必要地后续治疗。根据每位患者菌斑和炎症的控制情况,确定复查的间隔期。开始时约为每1-2个月一次,半年后若病情稳定,可逐渐延长。
2.抗菌药物的应用
本病单纯用刮治术不能消除入侵牙龈中的细菌,残存的细菌容易重新在牙根面定植,使病变复发。因此主张全身服用抗生素作为洁治和刮治的辅助疗法。近年来主张在龈下刮治后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二者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3.调整机体防御功能
吸烟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患者应戒烟。
4.综合治疗
在病情不太重而有牙移位的患者,可在炎症控制后,用正畸的方法将移位的牙复位排齐,但正畸过程中务必加强菌斑控制和
牙周病情的监控,加力也宜轻缓。
如前所述,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需要强化的、综合的治疗,更要强调积极治疗阶段后的定时维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