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吹转炉
钢铁料消耗低的转炉炼钢方法
侧吹转炉侧吹转炉炼钢(sicle blown converter steel making)是指从转炉炉身侧面吹入空气或氧气以氧化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元素并提供热量而获得钢水的转炉炼钢方法。
技术介绍
侧吹转炉侧吹转炉炼钢(sicle blown converter steel making)是从从转炉炉身侧面吹入空气或氧气以氧化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元素并提供热量而获得钢水的转炉炼钢方法。根据转炉炉衬材料和吹入的氧化性气体的不同,侧吹转炉炼钢法有:空气侧吹酸性转炉炼钢法,即小型贝塞麦法,空气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法和氧气侧吹转炉炼钢法3种。
炉体构造
侧吹转炉炉型可分为直筒型和涡鼓型两类,如图1所示。
侧吹转炉是由炉子的一侧供风(空气),因此,炉子的一侧耳轴是空心的,与风管相联。风机鼓入的空气通过风管进入空心耳轴,再经过托圈进入风箱,最后通过风眼吹入熔池。
侧吹转炉主要是靠风眼供风,因此风眼面积与风速及作用在炉液面上的压力有关。一般风限面积与公称吨位的关系是30~50厘米2/吨。风眼的倾斜角为7°~8°。 ‘
为了提高侧吹转炉的热效率,减少喷溅,在较大的转炉上采用三排风眼,或二排风眼。
为了便于操作,侧吹转炉炉帽采用偏口式。炉衬是用焦油白云石砖。由于风眼砖工作条件恶劣,可以用焦油镁砂砖、卤水镁砂砖或烧成镁砖等砌筑。
侧吹转炉操作过程
侧吹转炉的操作过程与顶吹转炉有相似之处,各元素的氧化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侧吹转炉是通过炉身的前后倾动来调肖风眼与炉液面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控制冶炼的目的。
兑入铁水后,风眼下沿与金属液面相接触时炉子的倾斜角,也就是兑铁水时炉子中心线与地面垂线的夹角称为装入角,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装入角加上风眼原设计倾斜角,就是开始面吹时风眼与炉液面的夹角,通常称为吹炼角。
随着吹炼过程的进行,炉液面不断下降,就需要倾动转炉以保持风眼与炉液面的相对位置。转炉在冶炼各期应该保持多大角度,就是侧吹转炉的摇炉制度。
根据全国转炉炼钢会议规定,风眼上沿低于铁水面60毫米以上时为深吹;低于铁水面60毫米以内时为浅吹;当风眼下沿高出铁水液面20毫米以内时为面吹;大于20毫米为吊吹。
吹炼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吹炼温度、化渣及喷溅情况,并据此对吹炼深度给予必要的调整。一般操作过程大致如下:出钢、出渣完毕,检查风眼砖和炉衬的损坏情况后兑入铁水,并加入第一批渣料,确定吹炼角以后,开始吹炼。若采用双渣操作时,吹炼一定时间后,倒炉停风倒渣或扒渣,加入第二批渣料,给风摇炉继续吹炼,直到终点。出钢过程中在盛钢桶内脱氧合金化。
装入量
氧气侧吹转炉炼钢对装入量的要求可以不如空气侧吹转炉炼钢那样严格。但也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对装入量不加注意是不对的。装入量过多,化渣困难,特别是当熔池温度低时,炉渣往往结成大块;装入量过少容易造成大喷,脱碳速度慢,吹炼时间长,此时应补足铁水再继续吹炼。
和其他炼钢方法一样,氧气侧吹转炉炼钢采用分阶段定量的装入方法。 合适的装入量应该根据喷溅情况、吹炼角度以及吹氧时间的变化来确定。
氧气侧吹转炉炼钢法
空气侧吹转炉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风眼砖寿命很低,热效率低,同时钢中含氮量也较高,
由于氧气顶吹转炉的诞生,实现了氧气炼铜。特别是氧气底吹转炉炼钢的发展,解决-厂氧枪的冷却问题,也促进了侧吹转炉的改革,我国于1973年开始将氧气底吹转炉所用氧枪,装在空气侧吹转炉上,进行氧气侧吹转炉炼钢的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并于1974年先后在上海、哈尔滨、唐山等地改造了一些炉子,实现了侧吹转炉用氧气炼钢。它与空气侧吹转炉相比有如下特点。
1)钢铁料消耗低。由于吹炼平稳,喷溅少,渣中氧化铁低,因而吹损少。
2)炉龄高。空气侧吹转炉的风眼砖损坏严重,并且无法热修补,因此最高炉龄只有200炉左右;改用氧气侧吹转炉后,炉龄高达3000多炉。
3)热量有富余。由于用氧后,废气量大大减少,因而热效率有所提高。在开炉后的第五炉就可以加入10~25%的废钢。节省了大量提温剂。
4)产量高。由于冶炼时间缩短,再加上炉龄的提高,所以钢产量也比原来增加20~30%。
5)钢中含氢量较高。由于氧枪用燃料油做冷却剂,所以钢中含氢量高,由此造成的废品较多。
6)污染严重。由于吹炼过程中炉子不断的倾动,所以烟气的净化比较困难,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3 15:38
目录
概述
技术介绍
炉体构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