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药蕴藏量大,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法的
药物,应进一步地进行开发研究,搞好临床观察和剂型改革。侗族医药在历史上曾对侗族的生存、繁衍作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侗药人员在侗族地区不但语言相通,而且了解民情,医药收费低廉,甚至不收费,是侗族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医疗力量。
基本简介
侗医聚居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较多,而且
侗族有绿化部境的传统美德,因此侗族居住地区植物品种多,药源丰富。据1986年药物资源普查结果,药用植物达千余种。目前调查搜集的侗药有687个品种,整理出书的有134个科属294个品种。这些药物绝大部分是野生植物,对一些贵重或稀有的植物药也进行家种,外来药比较少。
侗药蕴藏量大,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法的药物,应进一步地进行开发研究,搞好临床观察和剂型改革。侗族医药在历史上曾对侗族的生存、繁衍作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侗药人员在侗族地区不但语言相通,而且了解民情,医药收费低廉,甚至不收费,是侗族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医疗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侗药知识得到不断积累,由单方发展为复方,酒药、膏药、丹药、散药均有,从药物组成配伍制剂方面看,已能适应临床需要,药物与医疗共同得到了发展。
医药特点
侗族医药不分家,行医的人既行医又采药,所用药物多数是自采、自制、自用,而且所用药物多为鲜品。这是气候温和、药源丰富的侗族地区的特点。侗族居住地区的大多数药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采集,花类药物在开花季节采集,果实及种子多在成熟时采集,树皮及根茎类药物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医药制法
侗药的加工炮制方法简单,用药疗效高,而且具有能降低药物毒性,发挥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一般对根茎、叶类药物洗净、晒干、切片备用;果实、种子类药物临用时打碎使用;花类药物不作加工。但有下述几种制剂,其加工方法如下:
丹药
丹药炼制的基本操作与中药方法大致相似,一般侗医不会
炼丹术,只有少数侗族名医世家才会炼丹,如榕江县老侗医
杨希荣提炼的一种丹药,治疗颈淋巴结核,疗效非常好。
膏药
膏药可根据用药的不同目的进行提炼,如风湿药膏、跌打药膏、疱疮药膏等。药膏的基质是桐油或菜油。配制时,将油置于火上熬至起青烟,再熬至药成暗红色时,离火过滤除去药渣,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加入所需要的药物,搅拌均匀,冷后放入器皿中备用。
酒药
酒药是将配方药物备齐,切片称量后,加入高度白酒,5~7天后,作内服或外用。侗药以酒提取的方法使用比较普遍。用55%白酒浸泡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比较科学,在设备困难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对能溶于水并溶于乙醇的有效成分,都能提取出来。
粉剂(散剂)
粉剂是将药物先切成饮片,碾成细粉,根据处方将各种药粉配伍制成各种散剂,如疳积粉(散)打刀烟打刀烟多用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八角枫,博落回,雷公藤等药物。其制法是将药物的根茎枝条切片约60cm长,一端置于火中燃烧,待其将呈炭时把未烧的一端置于柴刀背上,烧过的一端向上,茎中流出黄黑色糊状液体,再将其平放于火上收汗(蒸发一部分水分),将糊状物收集于瓶中备用。此类药物多作外用。
打刀烟
打刀烟多用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八角枫,博落回,雷公藤等药物。其制法是将药物的根茎枝条切片约60cm长,一端置于火中燃烧,待其将呈炭时把未烧的一端置于柴刀背上,烧过的一端向上,茎上流出黄黑色糊状液体,再将其平放于火上收汗(蒸发一部分水分),将糊状物收集于瓶中备用。此类药物多作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