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台语
壮侗语的别称
侗台语,也称台-卡岱语,是由中国语言学家李方桂先生提出并命名的,又被称为壮侗语族、侗傣语族等。外国学者一般称侗台语族为“台—卡岱语系”(Tai-Kadai Languages),也有学者用“Kra-Dai”来取代台—卡岱。据世界民族语言网(Ethnologue)的报告显示,侗台语族共有91种语言和方言,主要分布在东起中国广东、广西、海南,西至印度阿萨姆,北达四川金沙江,南抵泰国南部的区域。《中国的语言》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将侗台语族分为壮傣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仡央语支
汉代以后,岭南地区的西瓯或骆越族逐渐分化,先后有乌浒、俚、僚等族群或称谓。隋唐时期,乌浒、俚人称“僚人”。宋代以后,前期的僚人族群逐步分化和重组成若干个支系,居住在不同的地区,逐步形成不同的人们共同体,包括壮族、侗族、毛南族、布依族、仫佬族、水族等壮侗语诸民族,都是宋代以后从前期的俚僚人分化出来,并融合一些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侗台语族是中国华南至东南亚地带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共同体,这一地区史前人群的频繁接触和流动导致了语言交错、文化交融的复杂景观。壮侗语族与周围的苗瑶语族、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在地理分布上毗邻而接,语言与文化上互相交织,为判断其源流带来困难。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对侗台语族的起源、迁徙和分化进行过诸多探索与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多学科共同对话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参考。
民族学家认为,侗台语族人群是中国南方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他们生活在2000年前的上海和河内之间的沿海地区,随着汉人南下,一部分侗台语族人群向西迁徙,另一部分则分批迁徙至海南岛和东南亚地区。百越民族的南迁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人群不仅有遗传贡献,他们在语言上也有很强的共性和历史亲缘关系,在风俗习惯上也具有传承性和共同性,如住干栏屋、拔牙习俗、铜鼓文化等。
尽管侗台语族人群分布广,但各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上仍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尤其是基本词汇,在历史的沉淀中保持了其稳定性和延续性。语言学家罗美珍对比研究了壮族、傣族和境外泰族的2000多个共同基本词汇,发现三个族群相同的词汇达500多个,而傣语和泰语则高达1500多个,由此可判断壮语人群最早分离,而傣语和泰语关系更为密切。语言学证据显示侗台语族先民的原居地有霜无雪,且非靠近赤道的热带。
李锦芳根据各语支的共有词推测侗台语族先民住在亚热带地区。仡央语和黎语、临高语存在特有的同源词,具有密切关系,仡央语人群先是与其他侗台先民共居岭南,随后才西迁贵州。邓晓华用词源统计分析法对壮侗语进行数理分类和亲缘关系判定,推算出百越—南岛集团在4000年前形成于中国东南部,壮侗语族的黎族在海南土著的基础上于2700年前左右独立出来,所得结论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李壬癸根据语言最分歧的地方是语言起源地这一点,推测侗台语族的祖居地在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一带。语言是见证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侗台语族先民早期在华南地区居住生活的痕迹还可以从古地名中得以窥见,见证了当地先民在这一区域的传承和延续。
参考资料
民族介绍--仫佬族.广西职工保障互助协会.
侗台语研究的过去和未来.上海外国语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20:2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