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是2017年由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峥
内容简介
你不必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因为人生不是一道证明题。
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求不得的痛苦之中。欲望激发了向上攀爬的动力,却也限制和折磨着我们,让我们被房子拴住脚步,被网红抓住眼球。置身于这个纷乱的时代,每一个努力追寻意义价值的个体,究竟当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上帝,也没有资格控制别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权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那就是你自己。因此,你不必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不必相信“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暗黑鸡汤。人生不是证明题,你想为之做出证明的女孩,等你成功时早已嫁作人妇;你想为之做出证明的对手,等你成功时早已相忘江湖或相逢一笑。唯一可以把握的,便是信此良知,毫不动摇地去做。
目录
序言: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第一章 :见自己
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他的内心
成功,就是按自己的意思过一生
人生就是装装样子吗?
人为什么会恐惧自由?
一切心法
凛冬将至,磨砖作镜
人是不是多余的?
当我谈王阳明时,其实我在谈去私欲
被误读的“知行合一”
欲望是把双刃剑
第二章 :见天地
信息简史:我与十方世界
人类文明的所有价值,在于人相信他有自由意志
人就是人,人不是流量
知行合一是检验互联网思维的唯一标准
网红时代与消费主义
当自由市场上的面包不好吃了
黑手党风云
海森堡与波尔的历史公案
为什么国营企业在晚清办不下去
第三章 :见众生
力与命相持:第一公民梁启超
卡夫卡的眼泪
列夫·托尔斯泰之死
不死的中国人
汪生苦短,及时行乐(注:“汪生”者,狗的一生)
互联网创业大潮里的一朵浪花
极权诱惑:袁世凯的独裁之路
内容节选
人生永远追着幻光
三十岁的我,一度陷入对人性的怀疑之中。
好多人一过而立之年,灵魂就一点一点被蛀空,变得恐惧和驯服起来。历史上有很多活得纵横捭阖、汪洋恣睢的先贤,他们有的年纪轻轻便创造了灿烂的成果,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被消费主义异化的我们却在随波逐流中,浪费掉了宝贵的生命。
很多人通过一本关于王阳明的书认识我,向我求解。虽然这些年我受邀在北京、广州、台北、洛阳、开封、抚州、余姚等地的高校与企业讲授心学,但论人生经验,我并不比我的听众和读者更丰富。
阳明心学很简单,就是凭着良知去视、听、言、动,不必再安插什么玄妙的理论。它的基础是“诚意”,就是真诚地对待自己的良知,不要自我欺骗。
看上去无甚高论,王阳明却说是“百死千回中得来”的。大家都知道“龙场悟道”的故事,用“信仰崩溃,只欠一死”来形容当时的王阳明,并不夸张。
我们在书和电影里看别人的故事觉得很励志,但生活中,痛苦并不会成就一个人。痛苦就是痛苦,大部分时候毫无意义,甚至会摧毁一个人。你阳光明媚充满热情,为世界和平、民主自由、
男女平等在网上大声疾呼,只因为你没有被生活怼过。有的人被命运教育过一次,就要靠嗑药来寻找生活的意义了。
现实世界不是文艺作品,很少有人能从打击中完好无损地站起来。他们要么用恶和狡猾来对抗世界,要么选择“乡愿”,要么干脆沉默。真正能从痛苦中涅槃成圣的,屈指可数。破碎的灵魂就算全部拼回来,也不完整了,得不到救赎,宛如余华笔下的《活着》,就是活着。
曹雪芹看透了痛楚才是人生的真相,所以写下“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红楼梦》,字里行间都是幻灭,绝不教你热爱生活,只是告诉世人,那些权力、财富和爱情全是空的,恍恍惚惚,如梦似幻,一触即破。
世间万物,好便是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然而放下和看穿谈何容易?机关算尽才是人生常态。明知是空,依旧妄执,一定要撞得粉身碎骨才肯散场。所以有情皆孽,每个人的一生都被欲望牵着走,在苦海里翻滚挣扎。
人被构造出来是为了给基因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哪怕清楚地知道体重直线上升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还是无法抗拒甜食的诱惑,这是基因主人布下的陷阱,让你拼命储存能量繁衍后代,确保它自己可以复制和延续下去。
大自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完成了交配使命的动物自动死去,给后代腾挪空间与资源。只有人类创造了科学、艺术和爱情,填补了造人之余的漫漫人生。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动力都是力比多,即性欲,而这也是爱情的本质和创造力的源泉。
所以,明星前赴后继地出轨——这个时代看上去礼崩乐坏,兵荒马乱,其实不是人性沦丧了。人性自古如此,人是基因的奴隶。全部形而上学的胡扯,都抵不过一句“身体很诚实”。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追求永生不死是徒劳的。因为人的观念同人的身体一样,并没有永存的价值,扬弃是必要的,也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由之路。
但这种扬弃和个体的生存欲望之间又存在着矛盾,于是只好交给“死亡”来强制解决,抛弃无用的记忆,传承精华的知识。毕竟,陈旧的意识会阻碍人类发展进步。
这么说好像很残酷,但正如马克·吐温所言:“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真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很大,可想一想三百万年的人类历史,多少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对这个世界而言又有什么意义?一切都化作黄土,随风而散;再想一想脚下的大地,埋葬了多少嬉戏的恐龙,深思的古人,我们又何曾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人类算什么?太阳系算什么?一切又都算什么?最后不过是一颗颗游离的粒子,什么也没有。这个世界多你不多,少我不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和悟道前躺在石棺里的王阳明想到一块去了——真正的希望,往往是从最绝望的地方找到的。即使人间阴暗污浊,千疮百孔,即使黑暗广阔无边,可这世上依旧有纯真的笑泪和动人的感情,那是一切教条和权威都污染不了遮蔽不住的芬芳,是鲜活生动的人性之光。
人的一生都在同生命的虚无对抗,同逐渐逼近、亮出獠牙、逃无可逃的死亡对抗。那些你所珍视的东西,无可避免地一一走向终结,可它们毕竟实打实地存在过。如果说生命毫无意义,那它们的存在就是意义。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明末有个叫张岱的纨绔子弟,喜欢鲜衣怒马,梨园歌舞;喜欢眼波流转的丫鬟,紫檀架上的古物。
喜欢所有的热闹与红火。
崇祯五年,他住在西湖边上。大雪三日,人鸟俱绝,张岱乘舟来到湖心亭,发现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在旁煮酒。看见张岱,亭中人大喜道:“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意即没想到这一片白茫茫的天地间竟会有访客。
张岱被拉入席中喝酒,强饮三大白而别。回到岸上,船夫喃喃道:“本以为您痴,没想到还有跟您一样痴的。”
多年后,满清入关,神州易主,张岱写下记叙此事的《湖心亭看雪》。不到二百字的短文看上去没头没脑,波澜不惊,但了解到明亡之后的张岱目睹山河破碎,故交零落,自己避居山野,穷困潦倒,再回想起当年这恬淡平静的一幕,一种淡淡的哀愁便不自禁地弥漫开来。就像他的诗中所写的那样: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明知是梦,还是要追,只为了那雪泥鸿爪,吉光片羽。就像让沈三白再活一次,他也不会选择另一种人生,而宁愿继续同缱绻情深的妻子芸娘过粗茶淡饭却志趣不凡、琴瑟和鸣的生活,虽然这条路的尽头是颠沛流离,天人永隔。
这让我想起了动画大师今敏的《千年女优》。
主人公藤原千代子小时候遇见一个负伤逃难的画家。对方匆忙之中撞倒了她,千代子毫无防备地跌落在雪地上,也跌入了让她沉溺一生的爱情。
画家的帽檐压得很低,千代子甚至没有看清他的脸,只听见他温柔的低语,感到他手掌的温热,就从懵懂的少女一瞬间觉醒为一个女人。
千代子对他一无所知。他是如此神秘,却又如此美好,独一无二,坚不可摧。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在那间躲避追兵的仓库里,千代子同他勾了勾手指,定下誓言:“我一定要和你重逢!”
画家逃跑了,不知所踪。千代子从此变了一个人,不再懦弱地蜷缩于当时社会禁锢女性思想的樊笼之中。她勇敢地踏上了追爱的旅程,只因画家说会去满洲,她便跟着剧组来到中国。作为演员,她扮演过公主、忍者、妓女和科学家。在所有的作品里,她永远是那个不顾一切,追逐爱情的女人。
追逐的过程中,她也会迷茫、恐惧和退缩。这时,她总会看见一个手抚命运纺车的老人,诅咒她道:“你会永世遭到爱恋之火的焚烧。我对你恨之入骨,又爱之入髓。”
命运之轮碾过她的身体,编织着不可预知也无法改变的命运。千代子不停地追寻,不停地落空,最后已经和爱情无关了。她心里清楚,画家或许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捕遇害了,甚至根本没有实实在在地存在过,只是一个不可触碰的幻影。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如此。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出生,但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追逐幻光的道路。那个命运纺车旁的老婆婆,就是生命终点的千代子。她不断地出现,暗示了千代子矛盾的心情。
她爱着自己一直追寻的幻象,即使所爱已成泡影也在所不惜。然而,她又为此消耗了太多的年华,代价高昂到要爱恨交加地扪心自问:这一切到底值得吗?
所有的理想主义者或多或少都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临终的千代子给出了她的答案:即使毫无意义,还是要追。因为她真正爱的,其实是那个奔跑着的自己。
真实绚丽,无所畏惧。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价值观,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两种:王道和霸道。或者说,人性和兽性。
《一代宗师》里,叶问说:“我见过了高山,才发现最难过的原来是生活。”绝世高手,也逃不过一日三餐;理想再远,还得老老实实吃饭。于是,在庸常的现实日复一日的打磨下,大部分人都成了基因的载具,欲望的奴婢。
事实上,我们都是兽性的产物。远古时期,智人将尼安德特人屠戮殆尽。为了生存,人类内部也自相残杀,活下来的都是人性最少的那一拨。故《三体》有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我也一直在两种价值观之间摇摆,直到去了中东,看见凯撒利亚的遗址被地中海上吹来的风腐蚀,佩特拉古城与红褐色的岩石峡谷融为一体,而耶路撒冷哭墙前的犹太人依然吟诵着千年未变的教义,虔诚到五体投地热泪盈眶。于是,在经历了九百九十九次黑暗之后,第一千次我选择相信光明。因为毛姆说过,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上,无法躲避的邪恶始终包围着我们,从摇篮直到坟墓。对此,善虽然算不上是什么挑战或者回应,但却是我们自身独立的一种证明。它是幽默感对命运悲剧性和荒诞性所作出的反驳。
仅以这本随笔集,与诸君共勉,给自己三十年的人生做个总结。
作者简介
吕峥,1986年生于成都,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
明朝一哥王阳明》《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