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群体结构
作物生物量(根、茎、叶、植株、品种等)的空间分布
作物群体结构(crop colony structure),是指作物生物量(根、茎、叶、植株、品种等)的空间分布
划分方法
1953年,日本的门司正三和佐伯敏郎从物质生产的角度,给作物群体结构以定量的描述。他们把一定面积田块中的全部植株,从高到低按一定间隔,分层刈割,并将同化系统(即光合系统,如叶片和穗)和非同化系统(即非光合系统,如根和茎),分别称量,求出各层物质数量的垂直分布,叫做分层刈割法或大田切片法。
分析方法
后来,日本的角田(1960)用研究物质生产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了同化系统的想法,把个体或群体的叶层叫做叶系统。他对叶系统分析的方法是:
①分析叶的角度,即每片叶是平展的还是直立的;
②分析叶片面积的重量比率(比叶面积),即叶厚还是薄;
③分析叶片的面积大小;
④分析叶的配置状态 (分为疏散型和密集型等)。
这个方法,虽然在定量研究上跨进了一步,甚至从物质生产的研究来看,有较多可取之处,但它尚未涉及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 后来苏联学者罗斯等人于1966年提出了作物茎、叶、穗等器官在空间分布的几何特征。
在正常发育的作物群体中,作物器官在水平方向上,是随机排列的 (生育初期例外),因而对作物各器官的分布,只需考虑垂直方向的变化,即只要求出茎、叶、穗等器官的表面积密度函数(在讨论群体中的透光问题时,叶的表面积,一般取叶的一面的表面积,而茎和穗等则取其截面积),及其空间配置函数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2 10:46
目录
概述
划分方法
分析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