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棹歌法,诗词技巧之一,名称源于
刘铁冷《
作诗百法》。
名词解释
棹歌如渔家唱晚之歌,大旨与竹枝词相近。惟须婉约,须轻倩,下字似倚声,琢句似风谣。斯有真趣,斯有挚情,盖小儿女临波狎水与咿哑之声相酬答,较之采桑歌采茶歌,尤有一种丰韵,是在文人善为摹写耳。
由于棹歌源出于民间,为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谣,因此《棹歌》在创作上很注意汲取、采纳形象生动的民间口语,并运用了“双关”、“谐音”等民歌创作手法,琅琅上口,易于记诵,雅俗共赏,是对刘禹锡革新民歌竹枝词的继承和发展,为当时的诗坛吹来了一缕清风。
诗歌举证
一、升平湖棹歌(六首) 丁立诚
紫光赤色扫纤埃,今日升平湖自开。红煞桃花青煞柳,春风无数峭帆来。
赤鸟天玺瑞征多,小石灵函字细摩。乐府重翻宝鼎见,压他水调竹枝歌。
邱丹羽化賸荒祠,杉柏阴遮碧一池。敲破竹扉童不应,小眠惊起白鸥儿。
阿兄舒国绾朝绯,阿弟禅关割亡机。谁继放生团社约,鱼苗如蚁绿初肥。
广岩清梵歇枯龛,春水门前记浴蚕。唤起鲜于旧诗老,护伽蓝礼褚河南。
安平七字艳坡仙,摹勒贞珉又百年。且采本山茶叶好,一瓯雪沸宝幢泉。
此六诗清词丽句,风雅绝伦,第一首述湖上风景,第二首述湖上古迹,第三首写鸥,第四首写鱼,第五首写蚕,第六首写到茶叶,而满湖画本,都在诗中,又未可移作他题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