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乐府法,诗歌技巧之一,名称源于刘铁冷所著《
作诗百法》。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乐府为乐官官肄业之乐章。汉初有之,但须泽以古雅。发以峭劲,使修然苍老之色,溢于词句间,或能仿佛一二。若一涉议论便失本旨矣,袁随园注意汉之君马黄。临高台两调 ,以为虚传,而谓魏之龟虽寿善哉行两调为近古。至唐以后,名称繁冗,音节又不能相合,未足学也,兹示作法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