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是一部讲述在佛陀成道不久,大梵天王在佛陀的处所说了经常游行于人世间恼害诸童子的十五种鬼神名类,以及童子受其恼害后身体所表现出异样症状。大梵王与佛一一说了相应的护持童子的陀罗尼,诵持此咒可令诸恶鬼神远离童子,不受惊怖恼害,无有夭折,能得长寿。
佛经原文+白话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9 册 No. 1028A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如来初成正觉。有一大梵天王。来诣佛所敬礼佛足。而作是言。
(这时,世尊刚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不久,有一位大梵天王来到佛陀的处所,恭敬礼拜顶礼佛足,说:)
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我礼佛世尊
照世大法王 在于阎浮提
最初说神咒 甘露净胜法
及礼无著僧 已礼牟尼足
即时说偈言 世尊诸如来
声闻及辟支 诸仙护世王
大力龙天神 如是等诸众
皆于人中生 有夜叉罗刹
常喜啖人胎 非人王境界
强力所不制 能令人无子
伤害于胞胎 男女交会时
使其意迷乱 怀任不成就
或歌罗安浮 无子以伤胎
及生时夺命 皆是诸恶鬼
为其作娆害 我今说彼名
愿佛听我说
第一名弥酬迦。第二名弥伽王。第三名骞陀。第四名阿波悉魔罗。第五名牟致迦。第六名魔致迦。第七名阎弥迦。第八名迦弥尼。第九名黎婆坻。第十名富多那。第十一名曼多难提。第十二名舍究尼。第十三名揵吒波尼尼。第十四名目佉曼荼。第十五名蓝婆。
此十五鬼神。常游行世间。为婴孩小儿。而作于恐怖。我今当说此诸鬼神恐怖形相。以此形相。令诸小儿皆生惊畏。
(这十五种恶鬼神,常游行于世间,形象非常恐怖,专门惊吓小孩儿,令惊慌害怕。我在此说出此类恶鬼神的恐怖相貌。)
弥酬迦者其形如牛。(此恶鬼外形如牛)
弥迦王者其形如师子。(此恶鬼外形如狮子)
骞陀者其形如鸠魔罗天。(此恶鬼外形如长相怪异的童子。)
阿波悉魔罗者其形如野狐。(此恶鬼外形如狐狸)
牟致迦者其形如猕猴。(此恶鬼外形如猕猴)
魔致迦者其形如罗刹女。(此恶鬼外形如吃人的女恶鬼)
阎弥迦者其形如马。(此恶鬼外形如马)
迦弥尼者其形如妇女。(此恶鬼外形如妇女)
黎婆坻者其形如狗。(此恶鬼外形如狗)
富多那者其形如猪。(此恶鬼外形如猪)
曼多难提者其形如猫儿。(此恶鬼外形如猫)
舍究尼者其形如鸟。(此恶鬼外形如鸟)
干吒婆尼尼者其形如雉。(此恶鬼外形如野鸡)
目佉曼荼者其形如獯狐。(此恶鬼外形如狐)
蓝婆者其形如蛇。(此恶鬼外形如蛇)
此十五鬼。神着诸小儿令其惊怖。我今当复说诸小儿怖畏之相。
(这十五种恶鬼,会恼害小孩儿,使其受到惊吓。我此刻再说出这些小孩儿受到这些恶鬼神恼害后的表现。)
弥酬迦鬼者着小儿眼睛回转。(此外形如牛的恶鬼会使小孩儿频繁眨眼睛)
弥迦王鬼者着小儿数数呕吐。(此外形如狮子的恶鬼会使小孩儿经常呕吐)
骞陀鬼者着小儿其两肩动。(此外形如童子面的恶鬼会使小孩儿肩膀抽动)
阿波悉魔罗鬼者着小儿口中沫出。(此外形如狐狸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口吐泡沫)
牟致迦鬼者着小儿把卷不展。(外形如猕猴的恶鬼会使小孩儿紧攥拳头而不伸展)
魔致迦鬼者着小儿自啮其舌。(外形如吃人的女恶鬼会使小孩儿自己咬自己的舌头)
阎弥迦鬼者着小儿喜啼喜笑。(外形如马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哭笑异常)
迦弥尼鬼者着小儿乐着女人。(外形如妇女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只喜欢粘女性)
黎婆坻鬼者着小儿见种种杂相。(外形如狗的恶鬼会使小孩儿见到各种奇怪的东西)
富多那鬼者着小儿眠中惊怖啼哭。(外形如猪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在睡眠中受到惊吓而啼哭)
曼多难提鬼者着小儿喜啼喜笑。(外形如猫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哭笑异常)
金究尼鬼者着小儿不肯饮乳。(外形如鸟的恶鬼会使小孩子不肯喝奶水)
干吒波尼尼鬼者着小儿咽喉声塞。(外形如野鸡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咽喉肿痛声音闭塞)
目佉曼荼鬼者着小儿时气热病下痢。(外形如狐的恶鬼会使小孩儿得湿热痢疾之症)
蓝婆鬼者着小儿数数噫哕。(外形如蛇的恶鬼会使小孩儿不停的打嗝)
此十五鬼神。以如是等形。怖诸小儿。及其小儿惊怖之相。我皆已说。复有大鬼神王。名栴檀乾闼婆于诸鬼神最为上首。当以五色綖。诵此陀罗尼一遍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鬼神名字。使人赍此书綖。语彼使言。汝今疾去急速如风到于四方。随彼十五鬼神所住之处。与栴檀乾闼婆大鬼神王。令以五色线缚彼鬼神勿娆众生。兼以种种美味饮食香华灯明。及以乳粥供养神王。
(这十五种恶鬼神以这些形象恼害小孩儿令受到惊吓,我已一一说出。 又有个名叫栴檀乾闼婆的神王,他是这些恶鬼的首领。取五色线——青黄赤白黑,捻成一条,然后每念诵此咒一遍打一个结,共念108遍,打108个结。并书写这十五个恶鬼的名字,让人带着此书写的鬼神名字和五色线急速如风的前往各处这十五种恶鬼的所在之处——即将这两种东西送到被恼害的小孩儿住处。给乾闼婆神王,他能用这五色线缠缚这十五类恶鬼,使他们不会恼害众生。并且让人用种种美味饮食、香花灯烛和乳粥等供养此乾闼婆神王。——大意是,将书写好的十五个恶鬼的名字和打结的五色线一起放在乾闼婆神王像前,并向其表明请用此五色线缠缚这些小鬼,不让恼害众生,同时用美味饮食等供养此神王。)
尔时。大梵天王。复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坏堕落。或生已夺命。此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长寿者。常当系念修行善法。于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清净洗浴着新净衣。礼十方佛至于中夜。取少芥子置已顶上。诵我所说陀罗尼咒者。令此女人即得如愿。所生童子安隐无患。尽其形寿终不中夭。若有鬼神不顺我咒者。我当令其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即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
(这时,大梵天王又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有女人不能生育,或胎死腹中,或生下夭折,这样的女人如果想要求得子女并不夭折长寿的话,应经常不忘修行善法。在农历每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沐浴后着净衣,礼拜十方诸佛到晚上22:00-2:00,然后取少量白芥子,放到自己的头顶,并念诵我所说的这个咒语,则可令此女人如愿生育。这样生下来孩子不会受这些恶鬼的恼害和疾病的侵扰,直至寿终,不会遭受夭折横死。如果有恶鬼不随顺我的咒语,我会让他头分七分,如阿梨树枝一样。大梵天王即说护持童子咒:)
多[口*絰]他 阿伽罗 伽宁 那伽 伽宁 婆漏隶 只隶 伽婆隶 婆隶 不隶 罗叉祢 修罗俾 遮罗俾 娑尼 波罗呵 沙尼 那易 弥那易 稣婆呵
世尊我今说此陀罗尼咒护诸童子。令得安隐获其长寿故。
(世尊,我所说的此护童子咒可使小孩儿不受这些恶鬼神的恼害,能得长寿。)
尔时世尊一切种智。即说咒曰。
(这时,世尊以佛的无上智慧,宣说神咒:)
多[口*絰]他 菩陀菩陀 菩陀㝹摩帝 菩提菩提 摩隶 式叉夜 婆舍利 婆多祢 婆罗陀 头隶 头隶 婆腊多头隶 舍摩腻 收隶 婆呵腻 陀波腻 稣婆呵 腻婆罗腻 稣婆呵
此十五鬼神常食血肉。以此陀罗尼咒力故。悉皆远离不生恶心。令诸童子离于恐怖安隐无患。处胎初生无诸患难。诵此咒者。或于城邑聚落随其住处。亦能令彼婴孩小儿。长得安隐终保年寿。南无佛陀成就此咒。护诸童子不为诸恶鬼神之所娆害。一切诸难一切恐怖。悉皆远离稣婆呵。时此梵天闻说此经欢欣奉行。
(这十五种恶鬼神经常饮血食肉,此咒的威力能使这些恶鬼神远离小孩儿,不生坏的念头,使小孩儿不受鬼神恼害,远离恐怖和疾病。小孩儿在胎里的时候或是刚生下来的时候不会得病,遭受厄难。念诵此咒的人,在他所在的地方,也能使小孩儿不受恼害,无有疾病,能得长寿。恭敬皈依佛陀圆满此咒,护持小孩儿不被这些恶鬼神所恼害,一切厄难,一切恐怖都将远离而去。大梵天王闻说此经后倍感欢喜,遵照奉行。)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名词注释
以下来源于[佛学大词典]:
【十五鬼神】指恼乱童子之十五鬼神。常游行于世间,惊吓孩童。即弥酬迦(梵Man~juka )、弥迦王(梵Mr!gara^ja)、骞陀(梵Skanda )、阿波悉魔罗(梵Apasma^ra )、牟致迦(梵Mus!t!ika^)、魔致迦(梵Ma^trika^)、阎弥迦(梵Ja^mika^ )、迦弥尼(梵Ka^mini^ )、黎婆坻(梵Revati^)、富多那(梵Pu^tana )、曼多难提(梵Ma^tr!na^nda^)、舍究尼(梵S/akuni^ )、干吒婆尼(梵Kan!t!hapan!ini^)、目佉曼荼(梵Mukhaman!d!itika^)、蓝婆(梵Alamba^)。对治此十五鬼神之法,据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载,若有人结五色之綖,口诵乾闼婆神王之陀罗尼,每诵念一遍,手编一结,如是作一百零八结,则乾闼婆神王可前往缚之,以守护童子。[佛学大词典]
【八戒 】(术语)同八戒斋。[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八戒斋 】(术语)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淫不同)。四虚诳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坐卧于高广严丽之床上也。八食非时食,食非时之食(午后之食)也。离此八种之非法为八戒,然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犹如八正道中惟正见是正道,遂通谓之八正道也。依萨婆多论及成实论,智度论等之说则分涂饰香鬘与舞歌观听为二,总有九戒,此中前八者为戒,后一者为斋,故戒斋合而名八戒斋也。申言之,即依俱舍论,则八戒即八戒斋。依他论则八戒与斋法合为八戒斋也。但八戒必具斋法(不过中食),此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智度论十三曰: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大床上,七不着华璎珞,不香油涂身,不着香薰衣,八不自歌舞作乐、不往观听,九一日一夜不过中食。’十善戒经曰:‘八戒斋者:是过去在这里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薰衣,八者不过中食。’[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夭 】又作中殃、夭命、横死。谓定命不全,中途而亡。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列举中夭九大原因:(一)知食不安而反食之,(二)多食,(三)宿食不消而复更食,(四)大小便利不随时节,(五)病时不随医教,(六)不随瞻病教敕,(七)强耐不吐,(八)夜行遭恶鬼打,(九)房事过度。[佛学大词典]
参考资料
佛教辞典.佛教辞典 在线查询.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0 16:54
目录
概述
佛经原文+白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