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正院是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当代高僧弘一法师授意创办,是一所以培养佛教主持僧宝为主的院校,与闽南佛学院同附属于南普陀寺,院址均设在南普陀寺内,最初是各自独立的两个院校。1985年,养正院归并闽南佛学院,作为学院附设的初级文化班,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僧、尼入学,学制两年。
佛教养正院概述
佛教养正院是一所以培养佛教主持僧宝为主的院校,与闽院同附属于南普陀寺,院址均设在南普陀寺内,最初是各自独立的两个院校。
佛教养正院(以下简称“养正院”)创办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招收的对象几乎全是闽南籍的学僧。原来闽院创办以来,所招收学僧基本上都是来自江、浙、川、鲁等地的外省人,如民国十八年,在全院60多名学僧中,本省籍只有1名,闽南本地籍的一个都没有。至民国二十三年,竟连一个福建籍的学僧都没有。全院44名学僧中,最多的是江苏籍23人,其次是浙江籍6人,四川籍4人,台湾、山东、河北各2人,其余5名分别是云、贵、湘、豫等省籍。办在闽南的佛学院,却没有一个闽籍的学僧,不能不说是中国佛教教育史上的一大奇事,造成这一怪现象的原因是复杂而又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闽南一般僧人文化水平较低,由于语言不通,听课和学习交流都有困难,此外,有些思想比较守旧的寺僧,不愿意送自己的门徒进宣扬佛教革新的学院就学。由此种种原因,使许多有志向学的闽南僧人,只好对着近在咫尺的闽院,望门兴叹。养正院创办的动机,完全出于解决闽南僧人就学难的问题。
养正院是在当代高僧弘一法师的关怀授意下创办的。民国二十二年冬,弘一第三次卓锡厦门,正赶上参加常惺就任第四届南普陀寺方丈兼闽院院长的升座典礼。在与常惺的谈话中,得知多年来闽院一直没有闽南学僧的情况,当即授意常惺,能不能在南普陀寺另设一所专为培养闽南籍初级学僧的院校。事后,常惺将弘一的建议,与觉斌、瑞今、广义相议,得到瑞今等师的赞同,随即开始筹备。翌年4月,常惺偕瑞今到晋江草庵,向弘一汇报创办初级院校的筹备情况,受到弘一的嘉许,并由弘一亲自书匾题名为“佛教养正院”。
养正院于民国二十三年7月正式开学,推举瑞今主持院务,慧云、广义、本觉等为佛学教师,广洽为监学,并聘请厦门大学高文显居士、刘锡亨等兼任语文、历史教学课程,首届招收闽南学僧40多人,分甲、乙两个班级上课。由于师生都是闽南籍人,彼此相处,融洽无间。弘一每次来厦门,都要到养正院巡视,并多次为院生讲学,如民国二十五年1月,在养正院开讲《青年佛徒应注意事项》,勉励学僧要“惜福、习劳、持戒、自尊”。弘一曾就倡办佛教养正院的用意,写信给释瑞今,谓:“弘一提倡办小学(养正院)之意,决非为养成法师之材……弘一提倡之本意,在令学者深信佛菩萨之灵威;深信善恶报应因果之理;深知为何出家及出家以后作何事,以造成品行端方、知风纯正之学僧。至于文理等在其次也。”养正院根据弘一的指导思想,始终把佛学教育放在首位,而以世学的文史为辅。
养正院和闽院共处南普陀寺内,在寺院常住的统一管理下,两院教师之间互相尊重,往来无间,彼此院规严肃谨密,平日颇能和洽相处。民国二十五年冬,常惺辞南普陀寺方丈兼院长职务返沪,公推会泉和尚任第五届方丈,会泉因其他事务未能到任,以性愿法师为代理方丈兼闽院院长。性愿上任后对两院进行整顿,充实教学力量,加强领导,提高学僧津贴,整顿院规院风,使两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发展和提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养正院首届学僧毕业,续招新生入学,全院学僧数增至60余人。不久因
抗日战争爆发,大部分学僧纷纷疏散内地,养正院由是停办。抗战期间一度在养正院的基础上开设佛化小学,后又并入闽院。
抗战胜利后,广心、广义分别从漳州、泉州复员来厦门,对南普陀寺进行整顿,广心被推选为方丈,养正院也即随之复办。宏宽任副院长兼教务主任。教师有慧童、贤悟等。初期招学僧40多人,后发展至60多人。分高、低两个班级。高年级除以佛学为主外,兼授教育部部颁初中课本,英文和社会学科均聘请厦门大学学生兼任。
新中国成立后,养正院再次停办,时有思想比较开放的寺僧,认为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佛教徒必须顺应时代的进步,发扬佛教“利乐众生”的精神,多做一些对人民有实惠的公益事业,因而接受郑梦星(普雪)居士的倡议就养正院的设备开办养正义务小学,免费招收附近儿童入学。此举得到南普陀寺常住和佛教界人士的赞同,乃报请市教育局批准,于1950年春季开始招生,正式开办,设初小、高小两个学段4个班级,校长由南普陀寺提名郑梦星居士担任,报请教育部门正式任命,教师大部分聘请社会人士和厦大学生兼任。1951年,厦门大学附属小学停办,附小大部分生员并入,但经费却由于南普陀寺供应不足而产生困难。教育局批示组织校董向社会募资(教育局部分补助)。至1951年,原倡办学校负责人离开后,养正义务小学即由教育局接办,改称东沃小学,并与南普陀寺脱钩。
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东沃小学从南普陀寺迁出,佛教养正院随即复办,至1985年,养正院归并闽院,作为学院附设的初级文化班,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僧、尼入学,学制两年,学习成绩特优的可跳级超前升入学院预科班学习。
养正院社会文化课分设中文、中国史、哲学、外语等科目,以中文为主课,采用普通初中课本。佛学理论课教材由闽院自行编选,有《佛教入门手册》、《佛教三字经》、《唯识三字经》、《佛遗教三经》、《劝发菩提心文》、《法苑丛谈》、《佛典选读》、《早晚课诵》、《十善业道经》、《沙弥律》、《戒律学讲座》等。
创建背景
弘一法师在闽南弘法十四年中,极力推动促进闽南的僧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佛教人才。1932年、1934年,大师两次受常闽南佛学院惺院长之请,帮助整顿闽南佛学院学风,并现身说法,教导青年学僧要“习劳、惜福、持戒、自尊”。后终因学僧纪律松弛,不受约束,而无从入手。因此,大师取《易经》“蒙以养正”之义,创造佛教养正院于南普陀寺。
另外,弘一法师在厦门,除了讲经说法之外,也极力提倡蒙养教育,当他居南普陀寺时,寺内僧人多数无中学文化程度,因而不能上闽甫佛学院(即闽南佛学院),而只能早晚学学功课,替人念经拜忏,虚二度了光阴。弘一法师就请瑞今法师克服种种困难,在南普陀寺内,创办了佛教养正院,由瑞今法师任院长,广治法师为学监,自己担任训育课程。并且,每星期在养正院为学僧讲经一小.时。弘一法师时常勉励学僧应该惜福、习劳、持戒、自尊,并鼓励他们精读《高僧传》、《嘉言录》、《格言联璧》等。这就.使寺内僧人象久早逢甘雨似的得到求学机会。
在佛教养正院,弘一法师曾对学僧们说:“……要晓得,我们出家人,有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品行进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又说: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坚定地修持,他的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高起来。”
成立缘起
一九三四年二月,弘一大师第四次回到南普陀寺,是应常惺法师之邀来整顿僧教育,大师谈了对僧教育的两点意见:
1、要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要深信佛菩萨的灵感,对此深信不疑,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
大师鉴于漳泉厦一带刚出家的年轻佛子很多,入闽院读书程度又不够,只有学点经忏,替人念经拜忏,并得几元忏资。大师对这种情形,心中非常难过。于是与瑞今法师,召集闽南诸山长老会议,创办佛教养正院。参加会议的诸山长老对大师的这一提议,无不双手赞同。如此一些被拒在佛学院门外的小和尚们,有了求学的机会,真是久早逢甘霖。并得国内外所推崇的大德弘一大师为导师,无不雀跃欢喜。
佛教养正院是弘一大师命名的,为什么用这个名呢,他写道:
不名佛教小学者,因此乃是特殊教育,不依小学制也。又不论年长年幼,皆可入学,受此特殊教育,不限儿重也。
养正者,《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在这短短的几行字里,大师明确规定僧教育的目的,乃在培养青年一代具有一股正气,在世间要堂堂正正的做人,不卑污、不猥葸、不邪门,出世做一名自律未 艾律人的比丘,不带香火气,不落贪欲里,另外这所学院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从十三、四岁到三,四十岁的僧人,都可在这里学习。养正者,应教育青年,于方寸之间,养吾浩然之气。于一九三四年三月间,便正式开学。
学制与宗旨
1.入学文化程度:粗识文字(不限年龄)
2、学制:三年。毕业僧的成绩:品行端方,知见纯正,精进耐苦,朴实无华。
3、教育宗旨:深信佛菩萨灵感之事,深信善恶报应不爽,深知为何出家及出家后应作何事等等。
从上述内容可知,弘一大师的僧教育思想,注重德育,将培养学僧信仰摆在第一位。信仰的内容,主要是“灵感。和“报应”。这正是现代佛学院所缺少的东西,结果毕业出来的学僧只知道一点似是而非的“唯识所现”,或“缘起性空”的道理,感到前途渺茫,思想空虚。说明弘一大师的僧教育思想是切中时弊,是十分正确的。
后来养正院根据弘一大师的教育宗旨提出十点要求。
1、充足的信仰:信为道源功德母,信仰是僧人唯一的条件。礼敬三宝,发无上心,深入经藏,统理大众,无邪知邪见,不稍犹疑。唯有信仰能解除人生之苦恼,能度一切苦厄。
2、纯洁的思想:不谄不骄,无杂无垢,四弘誓愿,正念思维。报四思,资三有。不作一切妄想,唯佛教是任务。
3、坚定的意志:一心不乱,意无二志。趣向菩提,勇猛精进。不受利诱,不为名惑。不半途而废,不自暴自弃,彼即丈夫我亦尔。
4,渊博的知识:智慧无量,我愿无穷。闻思熏修,体解悟入。切忌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当求二谛融通,得智慧三昧。
5,善美的德行:持一切善,戒一切恶,身口意业,不枉造作。勤修十善,广行四摄,方便善巧,不变随缘,养成一切善美的德行。
6,周备的威仪:行住坐卧,视听言动,于一切时,于一切处,举足下足,入众出众,待人接物,态度表情,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7、健康的身体:世尊苦修,居山六年,玄奘求法,行脚万里。非有金刚不坏之身,怎成千古不朽之业。
8、劳苦的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弘一大师在《常随佛学》一文中列举佛自扫地、佛自汲水,佛为病比丘洗身浣衣。佛自为比丘裁衣,穿针,为我们树立劳动榜样。
9、真诚的感情:无缘慈悲,同体大悲,等视一切众生,犹为己子。
10、朴素的生活:一麻一麦,佛能受之,少欲知足,我何不可了应做到“不欠来生债,不用造孽钱,不羡人世浮,常守僧家朴”。
课程设置第一学年
1、每日读诵:
《二时课诵》、《
地藏菩萨本愿经》,《格言联璧》(选读)
2、佛学课程;
《佛教问答》、《到光明之路》、《学佛浅说》、《助觉管见》、《学佛摘要》、《格言联璧》、《初机净业指南》、《法味》、《谈因》、《学佛篇》(选讲),《了凡四训》、《阳复斋诗偈》(选讲)、《印光法师嘉言录》、《
地藏菩萨本愿经》。
3、国文:
国文课本:由教师从佛学著作中选编之,不可用普通学校的语文教材,以其内容唯谈世俗的事情。
4、书法
写字但求工整,不须求精
5、劳动
院中一切劳役,如打扫、挑水、烧饭等等皆由学僧担任,不请工友。
第二学年
1,每日诵读
《
普门品》、《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西方发愿文》、《念佛伽陀》、《佛教初学课本》。
2、佛学课程
《普门品图证》、《遗敦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饬终津梁》、《省庵劝发菩提心文》、《西方发愿文》、《佛法导论》、《二时课诵》、《十善业道经》。
国文、书法、劳动要求,同第一学年第三学年
1、每日读诵
2、佛学课程
《念佛伽陀》、《佛教初学课文》、《三字颂》、《大悲心咒行法》、《小止观》、《寒笳集》、《净心诫规法》、《梵网经戒本》。
国文、书法、劳动要求,同第一学年。
三年中每日有训话二小时以上,训话内容教师可参考以下各书:
《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摘要》、《故事丛书》、《发心学佛因缘》一二篇、《观音灵感录》、《
观音灵感近闻录》一、二、三、四篇,《地藏本迹灵感录》、《文珠大士灵感录》、《净土圣贤录》、《劝戒录类编》、《倏游浪语摘要》、《安士全书》、《慈护编》、《看破世界》、《寅畏室笔录》、《果根类编》、《
历史感应统纪》、《死后之审判》、《六道轮回录》、《高僧传》一、二、三、四集,《法苑珠林》、《经律异相》,这里略举二十二种,教师也可参考其他书籍。通过训话,使学僧深信灵感,深信因果。
此外,如僧中威仪,行坐进退,言语、饮食、礼拜,乃至课诵健椎等,皆由教师于训话时,随宜授之。
佛教养正院院训
一九三六年正月,弘一大师于佛教养正院,作《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的讲话,提出惜福、习劳、持戒、自尊四项要求,被养正院师生奉为院训。
1、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吾人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掉。于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如不加以爱惜,将这点很微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说“乐极生悲”就是这个意思。
弘一大师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是一九二O年在杭州打佛七时,一位出家人送的,巳穿了十五年还是很新的。到他的房间的人,看到他的棉被的被面,还是出家以前用的,已有二十年了,还要用下去。
他有一把旧洋伞,是民国初年买的,即使坏了,修补一下,乃旧同新的一样。他所穿的小衫袴和罗汉鞋,也要五、六年才更换。
弘一大师又举印光大师惜福的事例,一次鼓浪屿一位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印老见他碗里剩下了—瞬两粒米饭,于是就不客气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槽踏饭粒,你得把他吃光!”
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后生享受,如能将自己的福气布施给众生,共同享受,那就更好了。
2、习劳;我们身体的双手双足,原为劳动而生的。假如不劳动,不但对不起两手两足,对身体也是有害无益的。要常常劳动,身体才能健康。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唯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热爱劳动,即使到了佛的果位,也离不开劳动。
如释迦牟尼看到地不清洁,就拿起扫帚扫地。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就动手去修补。我们应该以佛陀为榜样,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要依赖别人。
3、持戒: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且不说修到菩萨或佛的地位,就是想来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戒中最重要的,不用说是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饮酒。食肉,也易惹人讥嫌。至于吸烟,在律中虽无明文,但在我国习惯上,也很容易受人讥嫌的,总以不吸为是。
4、自尊: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方说我想做一位大菩萨,就依经中说的菩萨行,随力行去,这就是自尊。
身教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弘一大师对佛教养正院全体师生,做最后的讲话。
在讲话中他严格地解剖了自己,使师生们思想上受到巨大的震动,令人终生难忘。
它讲话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1、一天比一天堕落:弘一大师自称出家二十多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了。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昏愤糊涂,一天比一天厉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弘一次师说:“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长,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需客气也无需谦让了。”
2、应酬和尚:他的朋友说他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度,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肘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
啊!应酬的和尚这五个字,近来倒很有几分相像。
近来得到永春一个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劝他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静养用功。自从得到小孩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了。
从上述三点来看,能像弘一大师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应酬和尚和冒充善知识,在出家人中,不知凡几。弘一大师以此来进行自我批评,身教胜于言教,对学僧是终生受用不尽的。
历史意义
由弘一大师为佛教养正院,制定的教育宗旨、课程设置、院训几方面来考察,他的僧教育思想,主要培养有高尚道德的僧宝。怎样才能成为僧宝?唯有深信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人,其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高起来,才具有僧宝的资格。例如有的出家人的言行和生活上很随便,就是由于不信因果和灵感的缘故。倘如我们对此能够真正生信,信得十分坚定,就是砍掉你的脑袋,也不肯随便了。
弘一大师说:“我出家二十多年,天天看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书,从中汲取力量。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改过迁善,做一个好人。”
佛学院大多办得不够理想,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对学僧经常进行因果和灵感教育。我们要深入学习弘一大师的僧教育思想,总结经验教训,为培养出当代的僧宝而努力奋斗。
发展历程
1937年,“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厦门相继沦陷,寺遭日机轰炸,迫于局势紧张,佛教养正院停办。大部分教师、学僧或远渡南洋,或避居内地,少数留寺者处境艰难。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于种种原因,又告停办。此后40年中,再也没有复办过。
1985年,停办多年的佛教养正院又得到了恢复。十多年来与风雨同行的日子,它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顿提高。
复办后的佛教养正院与闽南佛学院兼溶一体(1989年春,女众部在天界寺增设养正院1班)。由妙湛老法师亲任院长,见性法师、圆拙法师、蔡吉堂居士任副院长。正、副院长共同负责学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院设教务处,具体主管教学业务。这一阶段,先后担任教务长的有梦参、圆智、了法、海如诸位法师。副教务长为惠庄、修文、了法、诚信、慧然、明禅、浩宇、法源等法师。教务主任则先后由修文、法清、仁慈等法师担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佛学课程的讲授除聘请佛学造诣精深的老法师及学者担任外,还放手使用才德兼备的年轻法师。社会文化学科则主要由厦门大学的教师来讲授。
在学制上,定养正院为2年、预科2年、本科2年。报考时可自愿选考养正院或预科。养正院结业或预科毕业后,若想继续升学,还需参加考试,择优录取。1995年,院方改学制、为养正院2年、本科4年,取消预科。应试者可随愿选考养正院或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