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山位于
安徽省太湖县寺前镇境内,地处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北岸,亦名大尖山,又称嵯峨寨。山高险峻,苍松覆盖,翠竹参天,景色奇异,景区摩崖石刻众多。清代内阁中书、直隶清河道鲁之裕在《佛图山记》中云:“太湖之胜,非司空也……则必以佛图山为最”。
风景区
寺庙
佛图寺,东晋元帝大兴年间天竺高僧
佛图澄建,故名佛图寺。佛图寺位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寺前镇,又名大尖山,亦称嵯峨寨。寺前镇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故乡。佛图寺不但是外来僧人在太湖县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县乃至江淮地区有文字记载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图寺的建设,标志着
佛教文化在晋代就正式传入太湖县,传入江淮地区。佛图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跻身名山之列,素有“小蓬莱”之誉。
八景
佛图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飞来泉、天就门、披云石、八正桥、生白洞、一线天、祖师洞。
山下的小溪边,一石平面如削,宛如一块屏风,人称“屏风石”。石上有明万历元年(1573年)秋太湖知县王大谟题刻的《游佛图寺》五言诗一首,赞曰:“仙桥度迷途,佛塔挺白日。天工结构奇,凿空无斧质。”虽大部分已脱落,但仍有少数字可分辨。
登佛图山,可见寺前两块巨石当寺而峙立,一巨石横架其上,天成石门,俗称“禅门”。明崇祯八年(1635年),知县李盛英题“天就门”篆体3字于石门前额,笔力遒劲,直窥秦汉。门内石壁上有罗汝芳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题刻的“闵狮界陈时范仰山林鹏肝近溪罗汝芳乙卯秋书在石纪游”24个行书大字。史载“罗汝芳,江西南城人,明嘉靖年间任太湖知县,仁政爱民,颇有文才,喜爱山水”,在太湖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石刻。1985年,赵朴初先生给寺前河一位小学教师蔡铸锟的信中对儿时游佛图寺还记忆清楚:“佛图寺,小时曾往一游,犹记‘天就门’三字篆刻,彼时似未逢一僧,寺已濒荒废矣。”
入石门即为古刹佛图禅寺。佛图寺为一进两幢,下幢宽敞,为进香拜佛之所;上幢地势较高,为藏经阐法之地。清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古寺迭经修葺,气宇轩昂,香火鼎盛,“古寺梵钟”,名噪一时。佛图寺香火最盛时房屋达一百多间,可惜在1958年被全部拆毁。有佛门弟子在旧基上幢建造了佛殿和生活用房,但较简陋。
寺东百步,一泉飞悬崖壁间,俗称“飞来泉”,三折三迭,三迭三泻,泉流愈迭愈急,水声愈高愈远,形如玉花缤纷, 声若春雷滚动。风来泉雾飘飞,风定白练长悬。虽是盛暑,仍凉爽如秋;任凭晴日,却雨雾空蒙。崖壁间镌有“天上来”、“尘襟洗尽”、“且来观瀑”等题刻,将此景装点得益发幽奇。又有“屏风石”,长二丈,高丈余,石面如削,清乾隆太湖知县王大谟题刻长诗于石上,年久难辨。山中又有披云石、屏风石等天成石景以及老树修篁,奇花异草,清溪碧潭,处处显灵露秀,趣若蓬莱仙境。
寺后悬崖顶上高耸着五块岩石风化而叠成的“天柱塔”, 此塔险绝天工,上粗下细,高达十余米,略向外倾斜,造化神工,似书万卷,如柱擎天。旧志载:“塔,仰睇之,帽趣落,风撼云移,虩虩如将下坠者。”崖端镌有清太湖教谕阮裕所书“乾坤一柱”四个繴窠大字。明代陈范明题刻楹联:“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应做状元峰”。明嘉靖太湖县令罗汝芳题刻楷书“天柱塔”。塔底有洞,沿壁有无名氏镌刻颜体“生白”二字;“生白洞”,凉爽幽邃,洞顶石罅中开一线,名“一线天”,洞上飞架“八正桥”。八正桥边有明代陈明范题联“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应作状元峰”。
传说
在佛图寺,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姑砌山门嫂砌塔”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古代有姑嫂二仙到佛图寺游玩,见佛图寺一无山门,二无石塔,便商议建造山门和石塔。姑投机取巧,认为山门好造,就选择了造山门,嫂无法推却只好造塔,二仙相约鸡鸣时完工,结果姑先把山门造好,故意装鸡叫,嫂以为天快亮了,只好将仅差塔顶没造好的石塔弃之而去,故今天的佛图寺石塔无顶。
荣誉
千百年来,佛图寺吸引了无数游人,留下了大量石刻和诗篇。1981年,
佛图寺摩崖石刻收录入《
中国名胜词典》。1982年,太湖县人民政府又将其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
佛图寺摩崖石刻,位于县城北二十公里的大尖山上。这里山清水秀,景致优美,素以“八景”著称。山之西南侧,旧有佛图寺。相传,寺为晋高僧佛图澄所建,1958年毁。今存与“八景”有关的石刻数处。
“屏风石”立于山口,长7.2米,高3米,面平如削,宛若屏风,上刻清人王大谟书“游佛图寺”诗,44句,220字,石刻面积约15平方米,阴刻。
“天就门”为三块巨石二峙一覆天然而成,撑架在进山入寺必经之路上,俗称“禅门”。门额上刻有明末知县李盛英题“天就门”三字,字为阴刻,篆体,石刻面积约1平方米。门 内左壁刻有无名氏行书阴文“洞门深锁”四字,每字长0.3米,宽0.22米。右壁上刻有明嘉靖县令罗汝芳草书“乙卯秋月游”,每字长0.05米,宽0.05米。
天就门北30米处为佛图寺废址。废址后,石级迂回曲折,经“一线天”、“八正门”、“生白洞”、“披云石”,直抵 石室上的天柱塔。生白洞洞口上方石壁上刻有无名氏书楷体“生白”二字。长28厘米、宽23厘米。
“天柱塔”,体成方形,由五块大石天然叠成,高约10米,上大下小,高耸欲倾,塔下石壁上刻有明罗汝芳书楷体阴文“天柱峰”三字,石刻面积0.12平方米,另刻有清人阮裕楷书阴文“乾坤一柱”四个字,石刻面积0.15平方米。
“飞来泉”在塔之左侧石壁上,又曰“飞瀑”,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下直泻谷底,春夏不涸。侧有石刻“天上来”、“飞泉”、“襟洗尽”、“且来观”等。
县志载:“太湖之胜,非司空也,……胜则必以佛图为最”,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游览,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成为县内古文化的精粹。1982年,太湖县人民政府将
佛图寺摩崖石刻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收入《
中国名胜词典》。
诗词古迹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游览佛图寺时,留下了大量
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被能工巧匠雕刻其间,进一步丰富了佛图寺的
佛教文化内涵。
宋
宋人有联:
悬岩撑古塔;峭壁砌山门。
古人有诗赞曰:
载道寻春到佛图,石门不掩几千秋,仙塔层层看欲倒,芳景怡人去复留。
明
明代郡庠生、著名天文学家、邑之名士蔡呈图有诗纪游:
老树修篁曲径开,清幽宛是小蓬莱。空中宝塔擎云出,天上飞泉喷雪来。
明人陈时范有对联:
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应做状元峰。
明代罗汝芳对联:
秋月春花凭领略,晴雷暑雪任奔腾。
清
清初诗人马人龙有《游佛图寺》诗:
群山高拱佛图孤,却望群山万佛图。白白水田低远树,苍苍秋色下平芜。
石门不掩月来寺,竹叶有声泉到厨,仙塔旧传出仙手,至今欹侧玉云扶。
清乾隆太湖知县王大漠有诗赞曰:
仙桥渡迷途,佛塔挺白日。天工结构奇,凿空无斧锧。
这些
诗词歌赋,为我们后人研究佛图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图澄
晋朝时期佛教开始在太湖县流传。据史料记载,东晋时天竺高僧佛图澄到中国宣扬佛法,于大兴二年(319年),路经太湖寺前时,见山势突兀耸拔,一石奇峰异起,大有佛家胜地之相,于是在此修建寺庙,定名为佛图寺。这是我县有文字记载的首座寺庙。
佛图澄(232-348),西晋末后赵高僧,西域人,是天竺罽宾小王的长子。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1年)东来洛阳,讲经 说法,深得君王信赖,被朝廷尊为“大和尚”,“事必先咨而后行”。据有关资料证实,他是汉族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准许向民间传教的外籍僧人,且有广收徒众。因此,可以说佛图澄是西域高僧到达中国传教的第一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开天辟地的人物。佛图澄在中国行化达三十六年,所经之处建寺弘法,全国所建寺庙达八百九十三所,大江南北,以致天竺、康居各地的僧侣多去受学。在安徽所建规模较大的寺庙有太湖佛图寺、潜山太平寺、宿松忠节寺等。佛图澄在传播佛教,推进佛教民族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图澄于公元348年终于邺,年寿116岁。
佛图寺以佛图澄而得名,一千六百多年来,从未易名至今,现在全国所存佛图澄所建寺庙为数不多,但以佛图澄命名的寺庙,。由此可见,佛图寺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相当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