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1905.6—1995.1),别名余建本,广东台山人。擅长油画、中国画。1928年考入加拿大盛尼美术学校,1931年毕业于多伦多省立安德里奥艺术学院。1935年回到香港。1956年9月举家回国定居。1957年余本的油画艺术就进入一个新阶段。他力图做一个半路出家的中国画家,通过墨画的尝试去了解民族的绘画传统,以便在油画创作上民族化有所借鉴。余本一贯辛勤的艺术劳动,获得了丰富的艺术成果,代表作品有《拉琴者》、《黄河渡口》、《万里长城》,中国画《江上卧青山》。出版有《余本画集》等。历任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人物简介
余本(1905.6—1995.1)别名
余建本,广东台山人。擅长油画、中国画。1928年考入加拿大盛尼美术学校,1931年毕业于多伦多省立安
德里奥艺术学院,当时创作的画《拉琴者》曾参加渥太华加拿大全国美术展览和世界博览会。1935年回到香港。曾和
徐悲鸿、
李铁夫、黄少陵等去广西写生。多次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56年9月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举家回国定居。从1957年开始,余本的油画艺术就进入一个新阶段。他力图做一个半路出家的中国画家,通过墨画的尝试去了解民族的绘画传统,以便在油画创作上民族化有所借鉴。余本一贯辛勤的艺术劳动,获得了丰富的艺术成果,其代表作品有油画《拉琴者》、《黄河渡口》、《万里长城》、《延安》、《三峡俯瞰》,中国画《江上卧青山》。出版有《余本画集》等。历任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作品评论
《拉胡琴者》
底层悲欢
画作:《拉胡琴者》(后改名《奏出人间的辛酸》)
创作年代:1931年(中国美术馆藏)
长期以来,加拿大一直以欧洲文化为中心,加拿大画家深受英法的影响,较少反映加拿大的现实生活。到了1914年,加拿大“
七人画派”诞生了,强调冲破欧洲绘画传统的束缚,以加拿大人的眼光来观察加拿大,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格。余本于1929年到安德里奥艺术学院深造,在“
七人画派”的著名画家Macdonald、Beaty和JohnSton的指导下习画,得到很大的启发,开始了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
《拉琴者》是余本26岁时的作品。该画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海外华工动人的形象———他裸露着健壮而又疲惫的胳膊,粗糙的手指紧紧压在二胡的琴弦上,用整个身心在拉着琴,奏出如泣如诉的琴声。他虽然低垂着头,看不到五官,但他那极富内在激情的形体动作,淋漓尽致地表露了内心的悲伤和愤怒。褐色的画面深沉雄伟,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
余本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观察中国人,出色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气质。
《妻子》
贤淑之美
画作:《妻子》
创作年代:1939年(余家后人藏)
评画人:
陈继春(澳门美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出生于越南的陈玉珠与余本于台山新婚数月后丈夫重去加拿大习画,家里就由她撑持。余氏作画请不起模特儿,就以夫人代替其角色。后来多幅肖像画被卖去,此画是唯一留存的作品。
此画中,画家妻子端坐桌边,身穿深褐色的短袖外衣,右臂的袖口因外面的光线折射而呈墨绿,细长的手臂显现出能干的本色,手上没有饰物;夫人极目远方,苍茫的目光不乏生活的诗情。身后墙上的油画,似是暗示她的身份;桌上小盘上是6颗荔枝,已剥去外壳,另一颗被置于花瓶之旁;两朵白莲花插在米黄色而又带褐斑的花瓶上,其一含苞待放,另一绽放出绿黄色的花蕊和浅绿色的莲房。单看这两组物件已可见画家过人的静物画造诣。该画成于香港,在内涵与用色,甚至写实能力上堪称精品。
白莲出现在妻子的画像上,崇尚以“脑”作画的余本并不似随意地以家中的物件作画材,当中真挚地表现出对妻子的感恩和敬重,而这一真情回眸又不止于“像”,更是美学上所探求的美。1989年,因白内障双目失明而被迫放下画笔的余本曾对来访的黄大德说,如果还可以画画的话,还要画一张妻子的肖像,足见余本对妻子的深情。
《黄河渡口》
黄河之恋
画作:《黄河渡口》
创作年代:1965年
评画人:
梁照堂(国家一级美术师,
广州画院理论部主任)
《黄河渡口》这幅作品是余本留洋归来后,游历大江名山处处留画的其中一幅重要的作品。这幅作品的主色调是棕黄色,作者通过这种近乎于土地的颜色表达对黄河母亲的爱,从而延伸到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在这幅作品中,作者的笔触十分沉实、浑厚,用色浓烈而沉着,棕黄中略带金色,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深沉的爱。
此外,在人物的刻画方面,尽管画面上人物不多,但每一条飘荡于骇浪中的渡船,每一个奋力划船的渔夫,都充满着力量。通过黄河渡口的场景描绘,使人联想到船只络绎不绝的河面,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便跃然纸上。余本所画的风景画的力量在于,通过无形表现有形,不一定把每一样事物都画出来。他吸收了西方油画的技巧,并结合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以一当十的意境。《黄河渡口》这幅画便是这种风景画的代表作。
小兴安岭气象站
简洁之美
画作:《小兴安岭气象站》
创作年代:1963年
评画人:区广安(《广州美术》主编)
曾两度受国外多位著名画家指导的余本,画风显得十分地道,绝非半路出家者所能做到。无论是用色还是作画技巧,均显示出他深厚的基本功与别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从静物的印象派演绎,到后期温馨的米勒风格,可看出余本的画工博而精。
师承最为正宗的西洋画传统,与在国内学画的画家不同,余本完美结合了传统西画的风格与中国民间的题材。风景画是余本在后期最为突出的一环。在游历大江南北后,题材不再局限在珠江两岸的水陆人文风景,而转变为更大气与朴实的大自然风光。在此类风景画中,人物往往只是简单地勾勒,却成了整幅画的点睛之笔。即使人物缺席,仍然能从细节中流露处处生机,或许是孤独而温馨的小村庄,或许是淡淡的炊烟,或许就如这幅画一般,两个风向标,一排厂房,却生机盎然。
与中国山水画不同,在余本笔下,西方油彩笔法描绘的大自然别有一番风情。少了一点缥缈,却多了一份灵动。正如本届奥运会开幕式,
张艺谋用中国的方式演绎世界的文明,余本则是用西方的油画,表现中国山河之美。
后人访谈
在他身上,“纯粹”两字体现到极致
采访对象:余锦森(余本第三子)
出国本为务工,背着父亲偷偷学画
记者:回忆你父亲时,你最先浮出脑海的一个词是什么?
余锦森:佩服。父亲是我最佩服的人。父亲一生认真,无论是画画,还是做人,都教导我们要认真。记得小时候我们做家务,父亲跟我们说:“洗脸盆,不要看盆面干不干净,而是要看盆底干不干净。”这句话让我一生受用。我父亲13岁就去加拿大务工、帮忙,他深深明白要想成功,讲的就是认真。
记者:他当时出国务工是为了学画勤工俭学而去的么?
余锦森:当时台山人的传统是,出去打工,赚美金,然后回来娶老婆、造大屋。我爷爷把我父亲送出去时,是让他沿袭这个传统的,本来就没想让他画画,觉得没什么出息。但我父亲从小就爱画画,连我爷爷的记账本上都画了不少公仔,父亲在加拿大那边根本无心去赚钱,而是跑去学画画。我爷爷知道了大为震怒,叫在加拿大的叔伯兄弟们都不要把钱给我父亲,断绝他的生活来源。最后,还是靠我母亲,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去支持我父亲学画。我父亲第一年半工半读交学费,第二年开始就获得了可以免费读书的奖学金。
记者:所以你父亲很感念你母亲?
余锦森:是的。我母亲不但变卖首饰支持我父亲,平常家务、家里的事情也主要是我母亲在操持,我父亲不怎么管我们,甚至连几个子女在哪工作都搞不清楚。(笑)
人物画以中下层为主,模特常请家人或街坊
记者:听说你母亲还亲自为你父亲做模特?
余锦森:我母亲,还有我两个姐妹,以及我的弟弟们都做过他的模特。儿子们比较皮,坐不住,妹妹经常做模特(笑)。当时请
人体模特太贵。常常便是我母亲到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去问问那些市民、街坊愿不愿意来做模特,十块、八块一个人,请不到,便以母亲和妹妹们做模特,很多是穿古装的,都卖了,只留下一幅1939年的《妻子》,只有这幅画是真正画我母亲这个人,表达父亲对妻子这个人的感情的。但以妻女做模特的比例不大,还是以去街上请人为主,那些人体油画也是请专业模特画的。
记者:余本先生笔下人物,常以中下层人物为主,如你所说,很多还是业余模特,这是因为费用限制的关系吗?
余锦森:我觉得,父亲画作中,渔民、苦力这些形象很多,不是因为经费,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阶层比较能够反映自己的艺术观念。例如那幅著名的《奏出人间的辛酸》,拉琴者也是一个亲戚,他在国外白天洗碗碟,晚上没什么娱乐,就拉琴,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
其实回到香港后,我们家的生活已经好过加拿大那时。父亲在香港开画展,一幅画能卖五六百元,最贵的甚至有一千多元,而当时其他画家普遍在100元左右,父亲的画卖的价格是很高的。回国之后,国家给我父亲每个月360元工资,在当时也很高,已经不太担心生活了。但是我父亲这个人,花大量的钱来买颜料、相框。一箱颜料,大约相当于我的半年学费,而父亲作画很认真,画作不行时常常重新又画一次,颜料消耗很大。
有个逸事,那时候
李铁夫比我们家的状况差,没有自己的画室,在香港时都是借用我父亲的画室,画画用的也是我父亲买的颜料;所以李铁夫也会去画水彩画,颜料真的很贵。
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抓紧做事
记者:就是说,余本先生虽然卖画颇丰,但是花在油画上了。他没有考虑过其他投资、理财吗?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余锦森:父亲考虑问题,是完全只关注在艺术上的。父亲曾说,人生的时间不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抓紧做事。他一天到晚都在画画,不讲究吃什么,不去买屋,不去投资,也不喜欢应酬,甚至连朋友约吃饭也不大愿意,原因是不希望影响了工作。以前香港的富商胡文虎,“虎标万金油”创建人那个,出巨资让我父亲画肖像,我父亲看看他的相貌不适合,就婉拒说没时间画。我父亲遇到一个犹太人,棱角突出、很适合入画的,便主动提出说:“来,我给你画幅画像。”
记者:但是学者
杨小彦曾说,他晚年到余先生家探访时,因为画人常常陷入贫困,余本先生对绘画“甚至是恨之入骨”的。听说你当初曾有意继承父业,报考美术学校,也被你父亲制止了?
余锦森:(大笑)恨之入骨肯定没有。当时他听到我报考美院的消息,就跟我说了一句,“在巴黎画画的人有10万人,但成功的不够一打。你自己把握有没有这个本事。”他不是不希望子女去学,而是叫你要懂得知难而退。我自己衡量了一下,就转报了建筑设计。
当然,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做建筑师肯定比做画家效益要大。我父亲一生画画,都不能买房,一直都在租房,在香港的时候搬了三四次,澳门的时候搬了4次,回国后在这个华侨新村里面也搬了4次,一直租房,一直到1982年建这栋房子以后才安定下来;这栋房子还是我自己设计的。画人要养家,还是很困难的。
延伸阅读
黄渭渔:《余本及其油画艺术》(1995年第1期《广州美术研究》)。
黄蒙田:《余本的探索》,文章收于《艺苑交游录》,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
王璜生:《余本艺术的本土文化精神》,1995年7月14日(华侨报)
关山月:《我喜欢余本其人其画———参观(余本画展)有感》,文章收于《乡心无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代表作品
余本作品欣赏